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14个木薯新品种(系)在云南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应性研究

14个木薯新品种(系)在云南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 2022-10-18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咨询
成果类型: 著作权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农业
成果介绍
多年来,木薯生产一直未受重视,主要种植的品种仍然是三、四十年代从南洋等地引进的南洋红和印尼细叶,木薯生产行业中存在品种单一,产量不高,品种退化严重的问题。云南省种植木薯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主栽品种华南205、南植199 及南植188、华南124的产量和品质均不理想。为筛选出适宜于云南不同生态区域栽培的优良木薯品种,本试验以14个木薯新品种(系)为材料,SC205作为对照,分别在保山、畹町、元谋3个试验点进行不同生态区域适应性研究,通过对各品种(系)的鲜薯产量、鲜薯条数、茎叶鲜重、茎粗、株高、第一分枝高、淀粉含量及收获指数8个性状观测,结果表明:在云南不同生态区,有不同适应的木薯新品种(系),适应各试验点(干热区和湿热区的生长环境)木薯品种(系)F520、H867、GR5、新选048、GR911;适应保山点和畹町点木薯品种(系)GR4、H609;适应保山点和元谋点木薯品种SC124、SC8;适应畹町点和元谋点木薯品系H873、H360;仅适应保山点木薯品种SC201、SC5
成果亮点
该成果通过引进国内优良品种进行株高、茎粗、产量等多项农艺性状的比较,筛选出适宜云南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木薯品种,试验方法得当,数据可靠,行文规范,结论可信。该研究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良种的推广也将提高保山市乃至云南木薯的单产,进而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增加薯农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持续发展,带来积极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
团队介绍
该科技成果领头人李月仙具有副研究员职称,主要从事木薯、甘薯、牧草等饲用植物资源与育种的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参与各类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奖1项,优秀论文奖3项;以副主编出版专著1部,参编4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多篇,参与发表50余篇;品种鉴定14个,登记1个;获授权专利6项;参与制定标准6项。研发团队人数20人,高级人员占比35%以上,团队开展5个学科方向研究:热带牧草优良新品种选育、热带牧草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饲用植物生态循环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特色饲用植物资源研究、木薯粮饲化专用优良新品种选育。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草畜一体化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评价时间:2022-10-26

严炜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副所长

综合评价

该成果通过引进国内优良品种进行株高、茎粗、产量等多项农艺性状的比较,筛选出适宜云南种植的木薯品种,试验方法得当,数据可靠,行文规范,结论可信。该研究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良种的推广也将提高保山市乃至云南木薯的单产,进而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增加薯农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持续发展,带来积极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 总体而言,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加大资金的投入及产业链开发力度。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