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草原恢复生态袋及其应用

一种草原恢复生态袋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 2022-10-14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著作权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畜牧业
成果介绍
一种草原恢复生态袋,包括生态袋主体,以及所述生态袋主体内填充的种子和混合基质,其中混合基质为土、有机物(牛羊粪便,草粉为当地的枯草磨粉)、缓释肥和草粉的混合物,比例为(65-70):(5-15):(5-10):(15-20);种子和混合基质的质量比为(2-3):(100-150)。生态袋主体由可降解材料编织制成,优选无纺布,长75-85cm,直径为4-8cm,种子和混合基质的装入量为生态袋主体容量的1/2-2/3,对重度退化高寒草原恢复以及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成果亮点
生态袋主体内填充的基质便于收集,以牛羊粪便为有机物,它与缓释肥一起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尤其是生态袋主体内填充的枯草磨粉,可进一步增强基质的保水性,解决了重度退化高寒草原地区蒸发快而导致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低的问题;基质与种子放于草原恢复生态袋中,防止种子飘逸和被破坏,能够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后期高原生态袋主体材料无纺布可降解,不影响植物生长,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重度退化高寒草原退化比较严重,可以直接补播牧草种子使其恢复,但是种子太轻,且高寒草原风比较大,易飘逸;而且当地蒸发较快,若播种后不下雨,种子很快失水变干,发芽率很低。结合操作工艺简单、施工工期短、就地取材方便、投资小、产出比高等优点,尤为适用于重度退化高寒草原,出苗率大于75%,建植率在70%以上,可附着在有着30°-60°坡度的坡面上,克服了现有护坡生态袋所存在的破损问题和位移问题。
团队介绍
团队集合了生态学、草学、畜牧学、土壤学等学科的人才,以各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发表高寒草地适应性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相关论文500余篇,申请相关专利20余件,制定地方技术标准40余项,提交咨询报告3份(国家领导人批示),完成高寒草地区域规划3部。同时建立了高寒草地退化阶段定量评价体系和退化草地分类分级标准2套,并建立了退化草地“一控二补三调”长效恢复技术体系;建立了青藏高原第1个草种质资源库与资源圃,保存种质资源5895份;引进和筛选了高寒地区牧草新品种,研发了高寒地区饲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选育多年生牧草新品种6个,编制6项牧草种子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累计生产良种4350万公斤。团队在加深对高原地区黑土滩植被修复、草地退化机制、高原鼠虫害预防及治理、国家高寒区域生态屏障体系构建关键技术点等问题的理论研究,及加强草地管理与利用问题的实践探索,包括本土牧草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人工草地的建设与维护、草地饲用牧草的高效生产技术等,创新高寒草地适应性管理和绿色发展新范式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草地资源与生态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草学会) 评价时间:2022-11-16

刘贵河

河北北方学院

教授

综合评价

该成果由保水剂、缓释养分等基质加工而成,对草地生态恢复有一定的引领性作用,技术创新性很强,且技术成熟,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由于该技术在成本上较低,结合操作工艺简单、施工工期短、就地取材方便、投资小、产出比高等优点,该技术产品具有很好的竞争优势。 另外,因在肥料添加存在过高和过低的因素,过高会浪费,引起污染,过低达不到养分供给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调整养分配方,以保障养分长期有效供给。 总体而言,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很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强化相应产品开发,加大养分添加研发力度。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