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基于菌群-肠-脑轴途径探讨纳米氧化锌致神经行为损伤的机制研究

基于菌群-肠-脑轴途径探讨纳米氧化锌致神经行为损伤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 2022-10-13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新技术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成果介绍
本研究行为学结果显示,ZnONPs灌胃处理可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和自主活动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16 s测序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代谢物30种,其中18种代谢产物属于脂类和类脂分子;两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15个细菌支的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处理组放线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H&E染色结果显示,处理组小鼠海马、皮层组织神经元数量减少,肠组织黏膜断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HT合成限速酶TPH1的含量显著增加。ELISA结果显示,5-HT在小肠和脑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小肠组织中SERT、CLDN3和肠神经元标志物Tuj1和HuC/D表达显著增加。qPCR结果显示,脑组织、小肠组织中5-HT3A和5-HT3B表达明显升高,而5-HT4R无显著变化。
成果亮点
将30只4周龄雄性C57BL/6J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ZnONPs处理组,每组各15只。其中,处理组给予26 mg·kg-1ZnONPs灌胃染毒,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处理30天。通过Morris水迷宫和旷场实验评估神经功能改变;16s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H&E染色观察脑组织和小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5-羟色胺(5-HT)合成限速酶TPH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肠和脑组织中5-HT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5-HT转运蛋白SERT、紧密连接蛋白CLDN3的表达;qPCR法测定小肠、脑组织组织5-HT受体(5-HT3A、5-HT3B、5-HT4R)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肠神经元标志物Tuj1和HuC/D表达。
团队介绍
张姗姗,研究员,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教研室 邹镇,研究员,重庆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院 陈承志,研究员 重庆医科大学东生肺-脑疾病联合实验室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生命科学与健康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毒理学会) 评价时间:2022-10-27

邝少松

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

副主任

综合评价

专家组认真审核了相关材料,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质询了有关项目情况,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项目组提供的资料齐全、规范,符合验收要求。 二、本研究模型训练完成后,为保证模型对语料具备较好的泛化能力,应从错误率、精度、准确率、精确度、召回率等方面进行评估。 三、项目完成了合同中规定的考核指标。 四、项目经费使用合理,符合相关要求。 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立题正确,设计科学,创新性强,资料可靠,结论可信;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原始和应用创新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