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河口水环境中纳米二氧化钛与其氧缺失形态对微生物的生态毒理

河口水环境中纳米二氧化钛与其氧缺失形态对微生物的生态毒理

发布时间: 2022-10-13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新技术
行业领域: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成果介绍
河口水体作为咸淡水交界区域是众多污染物的汇,环境相对更复杂,因此纳米二氧化钛的毒理研究对于河口水环境生态的安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研究对象纳米二氧化钛(Nanoparticles of titanium dioxide,TiO2-NPs)因具有较高的白度和催化性能,广泛应用于造纸、化妆品、墙体涂料、催化剂等,且产量逐年增加。Ti02-NPs主要有三种晶体结构,分别是金红石型(rutile,Ru),锐钛矿型(anatase,An)和板钛矿型(Brookite),尤以前两种应用广泛。由锐钛矿和金红石按照80:20的比例混合的P25应用也比较广泛。三种TiO2-NPs(An、Ru和P25)经过高温处理后由于部分氧原子的缺失变成相应的氧缺失(oxygen deficient)状态(An-OD、Ru-OD和P25-OD),相对于其前体物具有更高的活性和潜在的应用前景。Ti02-NPs的大规模使用也增加了其进入环境水体的机会,由于形态较稳定不易降解,从而使TiO2-NPs在水环境中聚集造成水环境污染,同时对水生生物和微生物具有潜在危害。
成果亮点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到小颗粒的纳米二氧化钛可以吸附在大肠杆菌的表面,盐度虽然有助于纳米材料的团聚,但是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纳米材料不会发生减少,其产生的ROS可以更直接地作用于细菌。因此会出现盐度增加虽然使得ROS的含量逐渐降低,但是E.coli的存活率依然逐渐下降。利用P25和P25-OD在不同盐度的环境水体(QYK:0.15‰;CY:2.89‰;DH:6.2‰)中进行验证实验发现,除了 P25-OD在CY中的毒性略高于人工配制水体之外,其他结果均和人工模拟实验结果一致,从而进一步确认了盐度很可能对纳米二氧化钛在河口水体中的毒理作用起主导作用。
团队介绍
秦玉坤 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生命科学与健康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毒理学会) 评价时间:2022-10-27

李国君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

所长

综合评价

专家组认真审核了相关材料,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质询了有关项目情况,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项目组提供的资料齐全、规范,符合验收要求。 二、本研究模型训练完成后,为保证模型对语料具备较好的泛化能力,应从错误率、精度、准确率、精确度、召回率等方面进行评估。 三、项目完成了合同中规定的考核指标。 四、项目经费使用合理,符合相关要求。 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立题正确,设计科学,创新性强,资料可靠,结论可信;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原始和应用创新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