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新型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研究开发

新型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研究开发

发布时间: 2022-07-01

来源: 试点城市(园区)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新兴行业
成果介绍

本项目获2015年中国专利金奖,2015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展了益生菌的大规模分离和筛选,得到了20多株具有重要益生功能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菌株。课题组应用以上优良菌种和核心技术,陆续研发了畅优发酵乳、畅优ST-III乳酸菌饮料、莫斯利安常温酸奶等新型发酵乳制品,市场增长率达到50%,实现销售收入120多亿元,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树立了科技创新、引领中国乳业健康成长的标杆。

成果的技术指标、创新性与先进性

(1)系统评价了26株专利菌株及其发酵乳的保健功能,植物乳杆菌ST-III对胆固醇的去除率为45.17%,乳酸片球菌P9对李斯特菌的抑制率达48.2%;对15株典型益生菌菌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精细图谱绘制,覆盖率达到260倍以上,完成10株典型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ST-III的耐酸和耐盐的分子机制等。

(2)开发氢氧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细胞微囊固定化高密度培养技术,活菌数分别达到1.0×1011 cfu/mL和2.7×1011cfu/g以上,开发陶瓷微滤膜浓缩装置,浓缩倍率达50倍以上。

(3)开发新型液氮深冷发酵剂,实现超浓缩发酵剂的瞬时造粒,菌体存活率达99%;液芯包囊新型发酵剂,4℃保藏一年菌体浓度达1011-1012cfu/g;生物膜载体新型发酵剂,热风干燥的菌浓度达1010 cfu/g。

(4)开发高剪切粘度损失控制和二次巴杀技术,打破酸奶无法长期常温存放的难题,实现酸奶常温下5个月以上的货架期;开发益生菌协同发酵技术,首创了国内植物乳杆菌发酵乳制品,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植物乳杆菌发酵乳制品。

针对优良菌株进行了系统的功能评价和二次开发,解析了专利菌的益生性状、生理特性、遗传背景及环境因子作用规律。基于终产物抑制解除、损伤修复、生物膜培养和胶囊化保护等机制开发了载体保护、反馈抑制解除、抗环境胁迫等高密度培养技术,并开发了液氮深冷、液芯包囊、生物膜载体等新型发酵剂产品。以产业化生产为导向,攻克了益生菌协同发酵、低温长时发酵、高剪切粘度控制及质构保持、二次巴氏杀菌等新型发酵技术及生产工艺。形成了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系统生产技术体系,开发出了系列新型益生菌发酵乳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

应用情况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南大学及南京农业大学就开始了益生菌资源的挖掘与收集工作。到本世纪初,包括光明乳业、南京卫岗乳业等成果完成单位加入进来,展开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特别是在国家、省市各项科研计划的支持下:如江南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合作承担了2个有关发酵剂研发的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2004、2007);江南大学和光明乳业合作承担了2个有关益生菌酸奶的国家农转资金(2006、2010)和4个国家十一五、十二五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卫岗乳业合作承担了国家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有关高活性乳品发酵剂及南方奶业发展的课题;特别是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乳制品深加工”专项中,由江南大学主持,南京农大、光明乳业、卫岗乳业和扬大等参加的“新型酸奶及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研究”课题取得了重要进展。

本成果的完成单位长期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各方分工明确,共同攻克了新型益生菌发酵乳的功能开发和生产关键技术,形成了三个既互相关联又相对独立的核心技术成果:一是新型益生菌的功能开发与评价技术,获得了一系列具有突出功能性质的新型益生乳酸菌,在国际领域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二是益生乳酸菌发酵剂的高效制备技术,开发了不同剂型的发酵剂产品,不仅活性高,而且成本降低50%以上;三是新型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了系列化的新型益生菌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综合集成应用以上益生菌乳酸菌菌种与应用关键技术,实现了新型益生乳酸菌发酵乳制品和发酵乳饮料等产品中的应用,建立了相关产品的生产线,形成了一系列高品质的乳酸菌产品,已在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市扬大康源乳业有限公司等实现稳定应用三年。

项目组发明的专利“一种具有排镉功能的植物乳杆菌及其用途”,首次发现了一种具有生物减除镉功能的益生菌,并开发了相关具有缓解镉毒性功能的益生菌发酵食品。该菌株对重金属镉的耐受能力达到其它测试菌株的20倍以上;吸附能力也远超过常见的商用益生菌;可有效去除食品中的镉污染,抑制宿主肠道对镉的吸收,降低组织中的镉含量,缓解镉对机体造成的毒性损伤,并恢复镉暴露影响的肠道菌群结构与组成。目前专利菌株已多家乳品及生物科技企业实现生产应用。基于本专利的核心技术,对上下游产业技术进行延伸,已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并在本核心专利的基础上,围绕“益生菌减除重金属”形成了从国内到国际较为完整的专利保护网。

授权专利:

一种具有排镉功能的植物乳杆菌及其用途  201210322124.2

一种能够缓解铅毒性的植物乳杆菌及其用途    201210046323.5

完成人:陈卫  电话:0510-85919096 

邮箱   weichen@jiangnan.edu.cn

联系人:王刚  电话:0510-85912155 

邮箱:wanggang@jiangnan.edu.cn

成果亮点
团队介绍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