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高校信息素养水平智能评估分析系统V1.0

高校信息素养水平智能评估分析系统V1.0

发布时间: 2022-06-24

来源: 试点城市(园区)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软件著作权
行业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成果介绍

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是信息素养研究领域中的关键问题,是培养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和分析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软件的形式进行开发,让学生和老师能直观的看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各项指数以及自己的得分情况,对于信息化社会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系统能够建立有效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和权重分配,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信息素养智能评价指标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行为方式。

本系统首先结合对国内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对比分析,构建了包含五项一级指标、十三项二级指标的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信息意识信息的价值认识
信息的反映意识
信息知识信息的基础知识
信息的工具知识
信息能力信息获取能力
信息评价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创造能力
信息应用能力
信息安全信息的合法性
信息的安全性
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自我创新能力

 

 

1)信息的价值认识认识到信息对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价值和重要作用;认识到信息对社会、国家发展的价值和重要作用;认识到信息是做出决策、解决问题的基础和依据。

2)信息的反映意识:能积极、主动的关注各类信息;能发现被他人忽略的有价值信息;能对挖掘出有用信息具有信息储备意识;具有不断的更新信息意识。

3)信息的基础知识:信息(术语)内容相关的知识;外语语言能力(能看懂外文文献);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知识;掌握基本的自动化办公操作;会使用搜索引擎、浏览、上传、下载等);信息相关的政策 法律、道德规范等知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网络版权自律公约》等)。

4)信息的工具知识:了解各种信息源及信息服务机构(期刊网、信息咨询公司、专业信息中心、图书馆等);掌握获取信息的检索策略与方法。

5)信息获取能力:能辨别各种信息源;能选择适当的检索策略和方法。

6)信息评价能力:对获取的信息及其信息源、检索方式进行批判地评价。

7)信息处理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地分析、整合与储存。

8)信息创造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组织与创造,将其融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

9)信息应用能力:能有效地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传播;能将信息应用到实际中,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一具体任务。

10)信息的合法性:遵守与信息及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知识成果,引用信息时声明出处。

11)信息的安全性:了解信息安全问题;防止黑客、计算机病毒攻击,维护好信息安全。

14)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化时代,要求具备信息素养的人,依靠自主学习来获取大量新知识。

15)自我创新能力 :要求具备信息素养的人,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本系统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权重,并建立了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进行评价,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调整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成果亮点
团队介绍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