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输送机用柔性导轨组件

输送机用柔性导轨组件

发布时间: 2022-06-18

来源: 试点城市(园区)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作价入股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行业领域: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制造业
成果介绍

输送机用柔性导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机用柔性导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及个性化定制的发展,商品的多样性越来越丰富,这也对仓储物流带来了新的挑战。

与传统的批量存储及批量装货不同,如今每一辆车要装载若干种小批量的货物,进而带来了仓库存储方式的变化。货物不再是批量定点放置,而是多种类小批量货物按需放置。这就造成了传统的固定式的运货轨道无法铺设,也意味着传统的自动装货设备难以使用。

由于载货种类繁多,车辆装货时需要从若干不同的货堆按单取货,使得固定式的仓储设备难以使用,给仓储物流的自动化带来的极大的难度。

公开号为CN107521926A的专利提出了一种柔性输送线,采用侧弯链条承载货物并实现柔性轨迹。由于链条即要承载货物又要实现传输,造成了除了两端的链轮位置外,链条上没有任何一点可以用来固定,所以其传输轨迹无法按需求任意弯曲。况且侧弯链条在垂直方向上的承载能力有限,限制了货物运送的重量。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机用柔性导轨组件,通过上下平行设置的两条柔性轨,且两柔性轨之间连接有若干支撑柱;柔性轨可在水平方向上按需求进行弯曲,同时配合支撑柱使其在垂直方向上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将任意一个或几个支撑柱固定,从而实现预设的弯曲轨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强大可用于制造柔性输送机或输送线,实现小批量多种类装/卸货的自动化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机用柔性导轨组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可在水平方向上任意弯曲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承载能力的两条柔性轨,且两柔性轨之间连接有若干支撑柱;

所述柔性轨为预定直径的钢丝绳、树脂棒或橡胶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用柔性导轨组件,所述支撑柱为等间距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用柔性导轨组件,所述柔性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半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用柔性导轨组件,所述柔性轨具有凸起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用柔性导轨组件,相邻两支撑柱的间距为0.5-1米。

本实用新型通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机用柔性导轨组件,通过上下平行设置的两条柔性轨,且两柔性轨之间连接有若干支撑柱;柔性轨可在水平方向上按需求进行弯曲,同时配合支撑柱使其在垂直方向上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将任意一个或几个支撑柱固定,从而实现预设的弯曲轨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强大可用于制造柔性输送机或输送线,实现小批量多种类装/卸货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部分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部分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轨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换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轨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工作状态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工作状态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部分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载物组件,11-载物板,12-载物架体,121-辅助支撑,122-滚动轮;13-移动辊,14-限位辊;2-导轨组件,21-柔性轨,211-链条,212-塑性层,213-导入结构,214-凸起结构;22-支撑柱;3-换向轮,31-卡槽;4-移动组件,41-支架,42-滚轮;5-货堆,6-货车,7-机械抓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提到的上、下、左、右等方向或位置关系,是为更好的结合附图描述技术方案,以便读者理解,实际实施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此描述。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送机用柔性导轨组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两条柔性轨21,且两柔性轨21之间连接有若干支撑柱22;柔性轨21可在水平方向上按需求进行弯曲。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任意一个或几个支撑柱22固定,从而实现预设的弯曲轨迹。

柔性轨21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圆形。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做出相应的变化,如图7所示的半圆形或者如图8所示的形状。

参见图15,更好的,柔性轨21具有凸起结构214;载物架体12上对应设有辅助支撑121,辅助支撑121抵接凸起结构214,使得载物组件1更加稳定,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出现倾斜。参见图16,进一步的,辅助支撑121具有滚动轮122,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使其便于沿凸起结构214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轨21需要在水平面上具备良好的弯曲性能,同时在垂直方向上还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而支撑柱22的存在,使载荷承受能力进一步增强。更好的,支撑柱22为等间距设置。根据柔性轨21的结构以及承载要求的不同,相邻两支撑柱22的间距也不同。本实用新型的间距为0.5-2米。

做为一种实施例,柔性轨21可以为直径符合要求的钢丝绳、树脂棒或橡胶棒;由于垂直方向上的承载能力稍弱,相邻两支撑柱22的间距可以设计的小一些如0.5-1米。

做为一种实施例,参见图9,柔性轨21包括支撑骨以及包覆在支撑骨外部的塑性层212;塑性层212为树脂或橡胶,在保证承载强度的同时增加与移动辊13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打滑。

支撑骨可以是在钢丝绳,与单独采用钢丝绳相比,该实施例在保持了水平方向弯曲角度大的同时增强了垂直方向的承载能力。相应的,相邻两支撑柱22的间距可以设置为0.5-1.5米。

进一步的,支撑骨优选为链条211;再结合图10,使用时链条211实现柔性轨21在水平方向上的弯曲,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优良的承载能力。相应的,相邻两支撑柱22的间距可以设计的大一些,如1-2米。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用现有技术实现塑性层212的包覆;如将熔融状态的树脂或橡胶包覆在支撑骨外面,并使其外形达到预定要求,冷却后形成柔性轨2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导轨组件2用于柔性输送机,包括导轨组件2上设置若干可循环移动的载物组件1,且相邻两载物组件1之间采用柔性绳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绳优选细钢丝绳。

更好的,导轨组件2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换向轮3,用于驱动载物组件1的移动并且实现其在上、下柔性轨21之间的切换。换向轮3可以采用电机做动力驱动其转动。

参见图3,载物组件1包覆在柔性轨21上,并且可以沿柔性轨21的轨迹在两条柔性轨21之间循环移动。

再参见图4,导轨组件2上还设置有若干移动组件4;移动组件4包括固接在支撑柱22上的支架41。更好的,支架4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42,使输送机可移动,增加其机动性和灵活性。同时,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将某一个或几个支架41固定住,便于实现柔性轨21的打弯使之呈现预定的轨迹。

参见图5,载物组件1包括载物架体12,载物架体12上设置有载物板11,还设置有可在柔性轨21上滚动且与柔性轨21呈面接触的移动辊13;更好的,移动辊13具有凹形表面与柔性轨21的表面形状契合,增加了输送时的稳定性。为避免载物组件1沿柔性轨21移动时出现倾斜导致货物掉落,载物架体12上还设置有限位辊组,限位辊组包括对称设置在柔性轨21两侧的限位辊14。

再结合图3,限位辊组与移动辊13共同作用,即保证了载物组件1在上层的柔性轨21上的平稳移动输送货物,又避免了在其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倾斜,还避免了回程时载物组件1从下层柔性轨21上脱落。

参见图6,为增加载物组件1移动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载物组件1具有两组限位辊组。

参见图11,换向轮3上具有用于卡接移动辊13的卡槽31,将载物组件1带离原柔性轨21并将其换至另一层柔性轨21,同时通过载物组件1之间连接的柔性绳的传递作用带动其他载物组件1的移动。

参见图12,为使载物组件1顺利的脱离或返回,柔性轨21的端部设有导入结构213。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用柔性导轨组件在使用时,将两端分别固定在货车6和目标货堆5处,导轨组件2弯曲绕过其他货堆5,形成输送轨迹,完成货物的输送。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变换目标货堆5和装货地点,导轨组件2也可以很方便的变换输送轨迹,具有较好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机用柔性导轨组件还可以根据需要做大角度的转弯。还可以配合现有仓储设备如机械抓手7等实现装/卸货的自动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送机用柔性导轨组件,通过上下平行设置的两条柔性轨,且两柔性轨之间连接有若干支撑柱;柔性轨可在水平方向上按需求进行弯曲,同时配合支撑柱使其在垂直方向上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将任意一个或几个支撑柱固定,从而实现预设的弯曲轨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强大可用于制造柔性输送机或输送线,实现小批量多种类装/卸货的自动化程度。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是“一种用于输送机的柔性导轨组件”,申请日:20190927,申请号:201921629921.9的分案申请。

成果亮点
团队介绍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