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肤舒和中西医药结合胶囊-治疗寻常型/脓包型/关节型/红皮型银屑病的临床实验研究

肤舒和中西医药结合胶囊-治疗寻常型/脓包型/关节型/红皮型银屑病的临床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 2022-06-11

来源: 科创项目库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创业融资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新技术
行业领域:
生物产业,制造业
成果介绍

一、研究背景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性皮损表现为覆有数层银白色鳞屑的红色丘疹或斑块,皮疹边界清晰,堆积的鳞屑可高出皮面,绝大多数患者伴有明显的皮肤瘙痒,难以忍受。银屑病皮损的鳞屑经反复搔抓或摩擦后非常容易脱落,脱落后可见薄膜现象及 Auspitz 征。银屑病的皮损常呈对称分布,好发于上肢肘关节、下肢膝关节以及腰骶尾部的皮肤,在头皮、躯干也可广泛发生。患者除皮肤瘙痒外,系统损害较少,尚未见皮损恶变的报道。      

银屑病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其发病率在各地报道不一,与种族、地域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相关资料表明,银屑病的患病人数占世界总人口数的  2%。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患病率为 4.6%左右,非洲人患病率低。男性稍高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时期,病程较长,治疗后病情仍容易反复,具有在冬季加重,而在夏季明显缓解的特点。银屑病的具体机制尚在研究中。但已明确银屑病是基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慢性疾病。目前已知的相关因素有:在基因遗传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 antigen,HLA)与银屑病发病密切相关;各种细菌的局部或系统性感染;代谢及内分泌异常。免疫异常也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可以造成局部炎症,导致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生。T淋巴细胞活化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增生和分化均具有重要影响。但银屑病发病的确切机制到底是怎样的,还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银屑病依据临床表现可分4型。寻常型银屑病是在4种分型中最多见的类型,其他3型仅占约5%的病例,病情进展一般分为: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除了银屑病皮损外尚还伴有关节的病变,受累的关节可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或关节畸形;红皮病型及脓疱型银屑病主要是因为药物过度刺激或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中突然停药而诱发,部分病例是由于严重感染或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导致。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的全身皮肤出现明显潮红、肿胀,伴有大量干燥的脱屑,还可出现全身发热、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脓疱型银屑病,分为泛发性及局限性。其中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常呈急性起病,皮损表现为密集分布的小脓疱,可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或正常皮肤上出现。小脓疱可迅速蔓延全身皮肤,部分脓疱融合呈脓湖,脓疱为无菌性。患者常伴有寒战、高热等不适。待脓疱干燥、结痂并脱落后,患者的病情开始缓解,可向寻常型银屑病转化。但因期间大量脱屑导致组织蛋白严重丢失,皮肤屏障功能尚未恢复,高热及免疫力低下,容易继发感染、电解质代谢紊乱,患者有可能因全身衰竭而死亡,是银屑病中非常危重一型。

银屑病患者的皮损,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同时发现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两种状态;在表皮层可发现Munro微脓肿和Kogoji海绵状微脓肿;真皮层有炎性细胞聚集。

银屑病的皮损可发生于全身皮肤,但以躯体暴露部位多见,如头皮、四肢伸侧等,对患者的外观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时不利于患者日常社交活动的开展。且因病因复杂,诱发因素多样,目前治疗上存在疗效不稳定,病情易反复,治疗时间长,费用较高等不足。患者忍受着疾病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同时还要承受着来自心理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性格变的孤僻、抑郁。而重症银屑病则不但影响了患者的皮肤外观及社会活动,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而由于部分药物对儿童的生长因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故儿童银屑病治疗亦较为困难。为此,如何选取有效的药物及治疗方案,以达到在较短时间内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皮疹的消退,恢复正常的皮肤屏障作用,达到改善患者外观,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成为我们临床工作者在对待银屑病治疗中的重要问题。而在有效治疗之后,如何维持用药,以巩固疗效、减少患者复发次数、延长患者发病间隔,同样也成为银屑病治疗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意义

现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银屑病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各种外用治疗、全身治疗及物理治疗等,经临床实践证明,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外用药物在银屑病的治疗中,仍是使用的最多,也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一些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则通过全身给药的方式,来调节与银屑病发病相关的细胞因子或细胞免疫,达到迅速有效的控制病情、缓解症状的效果,用于重症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是副作用亦较外用药物治疗更为严重,需慎用。药物治疗联合物理治疗亦成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联合用药的使用次数及用量,避免了长期局部或系统用药的副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银屑病治疗方法的一种发展趋势。而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生物制剂疗法,则依据免疫机制在银屑病发病中的各种相关环节及细胞因子的作用,采取针对性的治疗,达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银屑病的系统治疗开创了新纪元。随着新型光敏剂的研发及对光动力疗法(Photon  dynamic treatment,PDT)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使得近年来 PDT 开始被应用于皮肤非肿瘤性疾病的治疗,其中部分研究者已经开始将其应用于银屑病的治疗中,收到一定疗效。

各种治疗药物及方法的出现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多种途径,但因银屑病病因复杂,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也存在差异,副作用亦分大小,故适用的范围及方式也有不同。临床上采取联合治疗的方式较单一用药治疗,更加有效,副作用减少。本文将分别从外用治疗、全身治疗及物理治疗三个部分,对于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方法进行简要叙述,同时对于各种治疗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也将进行说明。而生物制剂及 PDT 作为近年来银屑病治疗手段的新进展也将在本文中进行简单介绍。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阅读、翻阅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丰富理论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实践调查法

实践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本课题研究的现状,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完成本课题研究的实证工作。

(3)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所用的个案研究法,主要是对本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内容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性皮肤病,具有明显复发性。常见皮损表现为覆有层层银白色鳞屑的红斑、丘疹,皮损境界清晰,鳞屑堆积可高出皮面,伴有明显瘙痒。以青壮年的头皮、四肢关节伸侧多见,亦可泛发于全身皮肤,寻常型系统损害较少。银屑病在世界范围内分布,病因尚不明确,已经证实,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免疫介导是其主要的发生机制,诱发因素复杂多样,病情容易反复,临床上仅能对症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手段,以达到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复发次数及延长复发间隔的治疗目的。目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各种外用治疗、全身治疗及物理治疗,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生物制剂疗法。本文就上述治疗方法及其优缺点、注意事项等进行简要介绍。

四、研究目的

银屑病自古以来被称为顽疾,是一种慢性病,并且极其容易复发。患者往往具有银白色的鳞屑,鳞屑脱落后,会露出鲜红的斑点。银屑病多在冬季会加重。

银屑病大致分为四大类:

(1)寻常型银屑病: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鳞屑性红斑、丘疹。占银屑病的95%以上。

(2)脓疱型银屑病:一般是寻常型银屑病失治、误治或其它因素造成,皮损上可见针尖至粟粒大小的脓疱,有些脓疱融合形成脓湖,伴有发热、寒颤、白细胞升高等。是银屑病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分为泛发型和局限型,约占银屑病的1%。最难治疗的一种

(3)关节型银屑病:除有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症状外,还会出现四肢小关节或部分大关节的红肿、疼痛,严重时会引起关节畸形。这种类型的银屑病,男性比较多见一些,常与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银屑病并发。也比较难治疗。

(4)红皮型银屑病:较重,表现为全身潮红、肿胀、大量脱屑。因脱屑造成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因皮疹面积较大,散热功能较差,引起发热、寒颤。约占银屑病的2%,它的诱发因素多是由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不当引起的。

本配方主要采用中西医药物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以基因调控与转移终止炎症因子为基础,同时增强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五、研究过程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方向,分析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

2.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请专家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3.深入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增强研究的自觉性、紧迫感。

4.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争取立项。

(二)第二阶段:行动研究阶段。

1.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围绕研究内容,收集原始材料。

2.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3.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

4.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调整课题研究思路,并做好课题的中期检测工作。

(三)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

1.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

2.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3.公开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4.筹备、召开结题会,聘请上级主观部门和有关专家听取课题的汇报,接受专家评估。

5.如验收合格,进行课题研究成果推广。

六、本药物组合成分如下:

1、芳维A酸乙酯 0.005-0.02mg

作用:维生素A衍生物,通过调控基因,逆转皮肤和机体衰老,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异常增生和角化过度,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并可阻止食源性肥胖。

2、多肽2-6mg

作用:增强或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3、盐酸赛庚啶 1.33-5.33mg

作用:盐酸赛庚啶是哌啶类代表药物,抗组胺作用比扑尔敏要强5倍。盐酸赛庚啶片对于皮肤的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尤其是物理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止痒效果好,还可用于瘙痒症状严重的患者。

或氯雷他定 1.61-6.66mg

作用: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灼烧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

4、维生素E 50mg-200mg

作用:参与体内皮肤的代谢反应,能对抗自由基的过氧化作用,可以抗击衰老、保护皮肤。

5、核糖 70-270μg

作用:进行免疫调节,增强或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6、氨肽素 0.5-2 g

作用:有助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利于机体营养代谢。

7、氨茶碱 0.05-0.2g

作用:抑制机体内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含量,从而抑制病变部位细胞分裂,控制病变部位鳞屑增生变厚,使得病变组织得以修复。

8、马来酸氯苯那敏 0.001-0.005g

作用:具有镇静,止痒,抗过敏作用,能减少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减轻银屑病患者的自觉症状。

9、维生素C 0.1-0.4g

作用: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抗氧化,抗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的形成。

10、维生素B1 3-9mg

作用:参与细胞代谢,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应激反应、信号转导途径以及神经系统信号转导等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

11、维生素B2 1.5-6mg

作用:促进发育和细胞的再生,促使皮肤、指甲、毛发的正常生长。

12、雷公藤 10-40mg

作用:祛风解毒、除湿消肿、舒筋通络。有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作用。

七、研究内容

以上为一个组合,有序装入空心胶囊中,每天三次服用,每次一粒。持续三个月。

人的唾液呈现弱酸性,人的胃酸呈现强酸性,人的体液呈现弱碱性。因此为了避开胃的强酸性环境,所以本药物务必在饭后半小时后进行服用,减少胃液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此处新增更加精准的胶囊缓控释放制作工艺:参观学习胶囊厂家,学习生产工艺,工业标准生产化

确认转型方向:口服液(服用时间为饭后15分钟-60分钟,最长不超过2小时)否则会对胃部产生刺激。转型继续探究:口服液五个小时后变成浅绿色,氧化成分居多。因此要考虑一个问题,在人体内五个小时以后基本吸收完全,但是如果口服液储存的话,如何保证五个小时候的储存后不变质的问题?这个很重要。

本品结合中西医药物的治疗机理,30多年来在总经理的运用下,共治愈案例356+567+287+581+257+367=2415余人,治愈率约为99.2133%。剩余顽固的银屑病案例为患者在用药期间没有遵守下列的问题事项。因此本药物运用时,需要严格遵守下列的注意事项,否则将会或多或少的影响治疗进程。

八、 银屑病治疗研究进展

(一)外用药

1、皮质类固醇激素类

 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类具有非常强的抗炎效果,同时还能有效的抑制表皮增生,是目前治疗银屑病最常用的外用药物之一。药效强度不同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对皮肤毛细血管的收缩程度亦不同,使用需根据患者的皮损情况。长时间局部外用可能会发生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甚至出现刺激性皮炎等不良反应。突然停药还能诱发重型银屑病。钙泊三醇与倍他米松联合制成的凝胶,经试验证明比单用药物更为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减少。采用封包的方式或配合紫外线照射、中草药浴,不仅可以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还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及副作用。

2、 外用维 A 酸类

 他扎罗汀是新一代维 A 酸类制剂,可以诱导基因 3 调节 I 型转谷氨酰胺。具有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分化和过度增殖的作用。外用制剂有 0.05%和 0.1%两种凝胶。0.1%的他扎罗汀凝胶用于治疗掌跖银屑病疗效较好。

 此类药物有卡泊三醇、他卡西醇、马沙骨化醇。钙泊三醇具有抑制表皮增生、T 淋巴细胞功能、中性粒细胞聚集的作用。它还可以诱导角质形成细胞自噬。对于斑块型和头皮型银屑病的治疗非常有效,其临床疗效相当于 II 级皮质类固醇激素,但长期使用不会出现快速减效应性、皮肤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与强效激素类序贯使用,较单一用药疗法疗效显著。与紫外线照射联合治疗银屑病,效果亦比分别单用有效。他扎罗汀比卡泊三醇比起效慢,但皮损更不容易复发。他卡西醇和马沙骨化醇具有刺激性很低、不良反应小、对钙磷代谢无明显影响的优点。两者高浓度制剂与钙泊三醇存在效力差异。

4、他克莫司

 他克莫司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具有抑制 T 细胞活化及其释放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同时具有更强的抑制组胺、5-  羟色胺及白三烯释放的作用。口服制剂可导致高血压、肾毒性和免疫抑制等系统性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限。有 0.1%和 0.03%两种浓度,适用于治疗慢性斑块状银屑病。0.1%他克莫司软膏对于面部银屑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疗效,降低复发发率。

5、 吡硫翁锌

 不但能抑制角化过度,还能调节皮脂分泌,抑制糠秕马拉色菌等表皮真菌与细菌生长,缓解与鳞屑性皮肤病有关的瘙痒等作用,对于头皮型银屑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6、 外用中药成分制剂

 依据我国传统医学中的活血、凉血的辨证原理,提取中药成分制成外用软膏,对银屑病患者的皮损达到清洁、养护、修复的作用,目前已经获得一定疗效,乳膏制剂有冰黄肤乐软膏、银立克等。

 外用药物可采用封包治疗的方式,即将药物涂抹于皮损表面后,覆以保鲜膜、胶带一段时间后,可以轻易的软化、去除厚层鳞屑,促进外用药物经皮吸收,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药物疗效,避免了药物经肠道吸收时产生的的刺激反应。

(二)内用药

1、 免疫抑制剂

 此类药物可单独应用,但不良反应较大。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是目前治疗银屑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通过抑制 T 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来影响角朊细胞增殖。可以用于各型银屑病的治疗,其中对于关节病性银屑病特别有效,可做为首选治疗用药。也可以用于红皮病型、脓疱型银屑病及久治不愈的寻常型银屑病,疗效亦显著。常见副作用有胃肠道刺激、黏膜溃疡、口腔炎等。短期应用有可能发生骨髓抑制,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长期应用对肝功能可造成损伤,故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液学及肝功能情况。有致畸作用,故孕妇禁用,有生育愿望的患者慎用;环孢素为一种环状多肽,有抑制细胞及体液免疫的作用,还可以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 DNA 合成与增殖,主要用于脓疱型、关节病型及顽固性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对于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治疗较 MTX、阿维 A 具有更快的见效速度。无致畸作用,对于育龄期妇女的银屑病治疗更安全。环孢素是一种无骨髓毒性的免疫抑制剂,但有肾毒性,治疗期间需严密监视肾功能。

2、维 A酸类

是一组与维生素 A 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允许正常细胞分化的同时对于发育异常的细胞还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抗角化、抗增生,还兼有抗炎的效果。A 酸类治疗脓疱型和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比寻常型银屑病显著,亦可明显改善关节病性银屑病的症状。阿维 A 可以作为急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首选药物。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慢性斑块型银屑病,可以减少照光剂量。不良副作用主要有唇炎、皮肤干燥、结膜炎、眼刺激征、视力障碍、胃肠道刺激等。高甘油三脂血症亦常见,停药后可好转。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有潜在的致畸作用,妊娠期妇女需严格禁用,生育期妇女服药期间及停药 2 年内需严格避孕。

3、抗菌药物

 感染是银屑病发病的常见诱因之一,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切除的化脓性扁桃体中,发现了与银屑病皮损中同种的克隆 T 细胞。

链球菌感染可以诱发或加重银屑病已经得到证实。经手术切除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扁桃体后,银屑病的皮损也得到明显缓解。对于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急性点滴型银屑病,加用抗感染治疗后收到较好的疗效。伊曲康唑对掌跖脓疱病的疗效肯定,甲硝唑对急性发作的斑块型银屑病亦有良好的作用,甲砜霉素可以用于治疗脓疱型银屑病。

4、免疫调节剂

 沙利度胺是一种老药新用的免疫调节剂,具有抑制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合成的作用,近年来开始应用于多种与免疫相关的慢性皮肤病的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与 MTX 相比,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起效更快,效率更高,不良反应更少。其确切的作用机制虽不完全明确,但有望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可行途径。

5、生物制剂治疗

 细胞及体液免疫异常,在银屑病的病因机制中处于中心地位。其中 T 淋巴细胞活化对于银屑病皮损中的表皮过度增殖及维持产生了关键性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肯定。细胞因子如 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12/-23 等,也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因此针对银屑病的病因进行治疗的生物制剂成为近年来新的治疗方式热点,在临床中正逐渐开始应用。生物制剂主要通过靶向性的抑制 T细胞活化及增殖、拮抗 TNF-α 炎性细胞因子作用、中和抗体等方式发挥治疗作用,是针对银屑病的病因进行治疗的。

6、中药

 血分异常在现代中医学对银屑病的病因机制学说中本认为是银屑病的主要发病基础。因此治疗上也主要围绕凉血、活血、补血等进行。白芍总苷是一种提取自中药白芍的单萜类物质,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也可以影响细胞增殖。雷公藤多甙是中药雷公藤的提取物,具有直接抗炎的作用,同时可以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还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常用给药用法:20mg 每次,口服,1 日 3 次,4 周为一疗程。胃肠道刺激为其常见不良反应,女性患者可出现月经紊乱。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心电图异常或白细胞数下降。

(三)物理治疗

 具有安全、副作用少等优点,与外用或系统药物联合使用,不但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同时还可减少单用药物的不良作用,目前已成为银屑病治疗的重要有效手段。

1、 紫外线照射疗法

 包括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b,UVB)、补骨脂素紫外线疗法( Psoralen Ultraviolet A,PUVA)及窄频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ultraviolet B,NB-UVB)。UVB治疗对于银屑病的治疗非常有效,但会令患者对光的敏感性增高,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明显的灼热感,故仅适用于冬季性寻常型银屑病;PUVA 即口服结晶型 8-甲氧沙林后再照射 UVA 的方法,治疗后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缓解期甚至无需维持治疗,疗效较 UVB 好。长期治疗会导致照射部位肤色加深,使用后需免光照。能增加皮肤恶变的风险,故一般主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或交替使用,减少积累量;NB-UVB 较 UVB 具有更强的穿透性,疗效与 PUVA 相当,但较两者具有不易引起皮肤发红、灼热感、癌变等的优点。对于成人及儿童银屑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得到应用广泛。抑制干扰素(Interferon,IFN)及 Th17 细胞途径、诱导表皮细胞正常分化相关可能是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有报道称窄频中波紫外线持续治疗后可导致大疱性病变,故其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评估;308 准分子激光是一种波长为 308nm 的紫外线,具有瞬间量能量高的特点,能穿透至表皮的基底层、真皮浅层。只针对照射部位产生作用,皮肤灼伤现象很少见。

2、 温泉浴、矿物浴及药浴

 可以达到清洁皮肤,软化去除角质,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增加皮肤的抵抗力的作用。药浴还具有费用低廉、简易操作、易于被人们接受等优点。

3、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疗法(Photon dynamic treatment,PDT),即通过使用光敏剂联合特定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一系列光化学和光生物学反应,引起病变组织损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经 PDT 治疗后的患者角质形成细胞表达 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ationgrowth factor-β1,TGF-β1)明显增高。而 IL-10 有明显抗炎效果,TGF-β1是已知的最强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抑制剂,两者对于炎症性皮肤病的治疗均有利。可选择性的在异常细胞及过度增生的细胞中积聚,导致细胞产生凋亡或坏死。5-氨基酮戊酸(Aminolevulinic acid,ALA)为目前临床上一种常用的光敏剂。采用 ALA-PDT 可以治愈豚鼠的寻常型银屑病。

九、治疗期间建议注意的问题事项(治疗完毕后可以食用):

1、牛肉、狗肉、羊肉都不能吃,以防影响治疗进程。猪肉、驴肉、鸡肉可以吃。

2、治疗期间酒不能喝。海鲜、辣椒、韭菜不能吃,以防影响治疗进程。

3、治疗期间蔬菜、水果建议多吃。

4、治疗期间不能熬夜、不能劳累、不能使用激素类药物,需要增强运动。

5、治疗期间空调不要直接对着吹,银屑病冬天会比较严重,若处于治疗期间需要加强保暖。

6、治疗期间不要用冷水洗澡,用温水洗澡。

7、治疗期间心情愉快,按时作息,早上6点-8点起床,晚上10点以前睡觉。

8、病好初期不建议在潮湿的地方休息睡觉,少抽烟。

9、治疗期间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尿潴留,幽门梗阻者禁用。

10、治疗期间甲亢、支气管哮喘、高血压、胃溃疡患者及年老体弱者慎用。

11、治疗期间勿与中枢神经抑制剂、抗胆碱能药、酒精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成果亮点
团队介绍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