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一种电梯轿厢缓冲装置

一种电梯轿厢缓冲装置

发布时间: 2022-06-02

来源: 试点城市(园区)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
成果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行业领域:
新基建
成果介绍

  1.一种电梯轿厢缓冲装置,电梯包括轿厢(1)和电梯通道,其特征在于,本轿厢(1)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轿厢(1)底部的缓冲板(2),所述缓冲板(2)与轿厢(1)底部之间设置有若干气阀(3),所述气阀(3)包括推杆(31)和阀体(32),所述阀体(32)的下端固定在缓冲板(2)上,所述推杆(31)的上端固定在轿厢(1)的底部,所述阀体(32)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孔(33)和进气孔(34),各所述气阀(3)的进气孔(34)均连接一支气管,各支气管并联后与一主气管相连,所述主气管上设置有一电动阀,所述主气管与一稳压气泵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梯轿厢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2)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缓冲块一(35),所述推杆(3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块二(3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电梯轿厢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通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压板(41)、导向杆(42)、导向筒(43)、定位盒(44)和弹簧柱(45),所述导向杆(42)固定在上述压板(41)的下端面,所述导向筒(43)固定在电梯通道的底部,所述导向杆(42)插设在所述导向筒(43)内,所述定位盒(44)内具有若干隔板(46),各隔板(46)将盒体分隔为若干个定位槽,每个定位槽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弹簧柱(45),所述弹簧柱(45)的中部向导向筒(43)的方向弯折形成曲状。

  说明书

  一种电梯轿厢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电梯使用率越来越高,电梯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电梯系统对电梯失电后或电梯牵引线断裂后电梯急速下降时梯内人员的保护还有待加强,本发明重点进行安全升级改进。

  现有电梯系统中,电梯底部有两种形式的缓冲器,两种缓冲器分别为蓄能型缓冲器和耗能型缓冲器,一般单独使用,用于缓冲电梯自由下落时对梯内人员造成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梯轿厢缓冲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轿厢底部设置若干个气阀,对轿厢停车时进行缓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梯轿厢缓冲装置,电梯包括轿厢和电梯通道,其特征在于,本轿厢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轿厢底部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轿厢底部之间设置有若干气阀,所述气阀包括推杆和阀体,所述阀体的下端固定在缓冲板上,所述推杆的上端固定在轿厢的底部,所述阀体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孔和进气孔,各所述气阀的进气孔均连接一支气管,各支气管并联后与一主气管相连,所述主气管上设置有一电动阀,所述主气管与一稳压气泵相连。

  曳引机停车时,轿厢止停,受惯性力作用缓冲板与轿厢底部之间受冲击,稳压气泵始终对阀体内充注温度压力的气压,推杆挤压阀体内腔,对轿厢进行缓冲,通过溢流孔排气,冲击力逐渐降低,轿厢在气压和冲击力的抵抗下,下相对缓冲板下移,然后上移至气压与轿厢重力平衡;电梯停机时,电动阀关闭主气管,气泵也通过主电路关闭,防止主气管和支气管内气体回流,造成溢流孔堵塞。

  在上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缓冲装置中,所述阀体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缓冲块一,所述推杆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块二。

  缓冲块一和缓冲块二能够避免冲击力过大而损坏气阀。

  在上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缓冲装置中,所述电梯通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压板、导向杆、导向筒、定位盒和弹簧柱,所述导向杆固定在上述压板的下端面,所述导向筒固定在电梯通道的底部,所述导向杆插设在所述导向筒内,所述定位盒内具有若干隔板,各隔板将盒体分隔为若干个定位槽,每个定位槽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的中部向导向筒的方向弯折形成曲状。

  对于快速电梯而言,轿厢下移至最低位置,骤然停止,缓冲力极大,本缓冲组件利用曲状弹簧柱受压缩预紧力和弯折预紧力两重形变缓冲力,对轿厢进行缓冲,结构简单,能够较大程度上的提高轿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曳引机停车时,轿厢止停,受惯性力作用缓冲板与轿厢底部之间受冲击,稳压气泵始终对阀体内充注温度压力的气压,推杆挤压阀体内腔,对轿厢进行缓冲,通过溢流孔排气,冲击力逐渐降低,轿厢在气压和冲击力的抵抗下,下相对缓冲板下移,然后上移至气压与轿厢重力平衡。

  2、对于快速电梯而言,轿厢下移至最低位置,骤然停止,缓冲力极大,本缓冲组件利用曲状弹簧柱受压缩预紧力和弯折预紧力两重形变缓冲力,对轿厢进行缓冲,结构简单,能够较大程度上的提高轿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成果亮点
团队介绍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