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盐碱地利用农业废弃物种植夏季草莓的设施与方法

盐碱地利用农业废弃物种植夏季草莓的设施与方法

发布时间: 2022-03-02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
成果类型: 新技术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
成果介绍

1、双孢菇菇渣发酵熟化处理

(1)将双孢菇菇渣采用条垛式堆肥,条垛形状为梯形,其中,下底宽为1.3m,上底宽为1.1 m,高1.2m,长度不限。

(2)分层建堆,每20 cm为一层,上边均匀撒一层市售腐熟菌剂,直至高度达到1.2m。

(3)堆制后及时测定温度,每当距堆料表面深度40cm温度达到60℃左右时,即可翻堆;每次翻堆时都要测量pH 值和水分,要求pH 值为6.0左右,含水量为60%~65%;连续翻堆6次,发酵完成后,静置陈化10~15天,备用。

2、隔盐透气排水基质栽培槽设计与安装

(1)栽培槽两侧挡板材质主要采用彩釉瓦,其高度为30cm,宽度为30 cm 安装时将DN1 cm的钢筋制半口形状,从槽体下部穿过,在槽体上部采用DN1cm钢筋两端制环钩挂固定。

(2)栽培槽内下部填充砂土或砂石,厚度约为5 cm,在砂土或砂石沿槽体纵向中部设置凹形小槽,深约3cm,宽约10cm,凹形小槽沿纵向设置坡降,根据长度可将坡降设置为0.5~1.5度,在砂石上边铺设塑料布一层,塑料部宽为120cm,两边搭出两侧挡板外沿各15 cm左右。

(3)再将包有无纺布的DN32渗水管铺入凹沟内,渗水管一头朝上,另一头平放并进行固定后备用。

(4)栽培槽长度可以根据地形设置,一般为60-80m。

3、抗大风塑料拱棚设计与安装

根据北方地区冬春季会经常性遇到大风,且有时瞬时风力达到八级的特征,设计具有抵抗八级大风的塑料拱棚。设计方案为:拱棚长60m,宽8m,脊高3m,肩高1.2m,钢管入地面下深度为0.6m,地面风口下方设0.4m挡水面,风口宽设0.8m宽,拱架钢管间距1m,枝柱间距5m,棚内两端设置斜拉杆2根,棚内钢管材质采用热镀锌DN20钢管,两端采用推拉门,门宽2m。拱棚在草莓生长季,根据需要配套遮阳网。

4、草莓栽培基质配制及填装

将腐熟的双孢菇菇渣按照双孢菇菇渣:珍珠岩=2:1(体积比)混合配制,使用搅拌机将二种物料混合搅拌均匀,在搅拌时,边搅拌边加水,使混合出料含水量在40%左右为宜,将配制好的栽培基质填装到安装好的栽培槽内,填装厚度为25~27cm,栽培基质中部垄起,略高于两边3~5cm。

5、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设计与安装

(1)滴管带敷设。60m长×8m宽的拱棚每栋可设置基质栽培槽8组,每组敷设2根滴管带,滴孔流量为1.2升/s,孔距为10cm。

(2)水泵流量的确定。输水管道主管道采用PVC管,各棚支管采用PE管,每棚长度为60 m,滴管带16条,每棚需水量为5.76方/h,若采用单棚灌溉,水泵流量应选用8方/h。

(3)主管道管径的确定。d=(4Q/πV)1/2式中:d—管道直径,mm;v—管道内水的流速,PVC管取1.2 m/s;Q—计算管段的设计流量,主管道取6m3/h(0.0017m3/s)。经计算d=0.0424m,选定适宜的输水干管管径为d=50mm。

(4)水肥控制间。以轻钢结构为主,面积约12-15 m2,高度为2.8-3m,地面采用水泥硬化,水肥控制间内需配置A、B肥桶,单桶容积≧200L;控时电子控制柜;主管道上需配套水表1个、叠片式过滤器2组,网式滤器1组。

(5)水源。设置≧20吨水罐1个,并将外来水源接入水罐。

(6)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设计与安装示意如下图


6、夏季草莓主栽品种选择

主选品种为蒙特瑞。

7、夏季草莓基质栽培管理技术

(1)基质洗盐处理

在草莓定植前,要对基质进行洗盐处理。利用配套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通过控制灌溉时间,测定排水管出水口回液EC值,当其降到0.6ms/cm以下时即可移栽定植草莓苗。

(2)草莓定植

定植时间:4月20日-30日。

定植温度:基质温度在10℃以上。

定植方法:采取双行“之”字形交错定植,植株距槽边5cm,株距20cm;弓背朝向外,根系顺直,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定植后要及时浇定根水,利于植株成活,前3天每天给水1次,以后根据墒情适当给水,保持土壤湿度在80%。缓苗期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8度左右,4月份早上棚内温度在0度以下,及时关闭棚门及通风口(卷膜器),注意保温。做好补苗、修垄、去除杂草等工作。

(3)水肥管理

①配方:A桶:硝酸钙、Fe、微量

        B桶: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硝酸钾

②浇水、施肥方法:

 A.苗期。4叶前不浇肥,使用原水,根据基质含水量确定浇水量,使基质含水量不低于70%,基质EC值控制在0.7ms/cm以下。

 B.花期。始花期,开始少量给肥,叶面喷施硼肥一次,基质EC控制在0.9ms/cm左右。

 C.果期。第一茬果:原水+肥EC:1.0ms/cm。第二茬果:原水+肥EC:1.2ms/cm。根宝定期10-15天/次,5kg/棚。浇肥根据定期测定基质EC值决定浇肥时期,基质EC值控制在0.4-0.8ms/cm之间,不得超过0.8ms/cm。

 D.注意事项。一是施3次肥一次大水洗盐 ,降低基质EC值。二是及时测量基质pH、EC值,合理控制生理指标。三是根据棚内温度情况以及植株长势调整水肥管理。

(4)植株管理

苗期:植株4片叶前第一茬花全部疏除,以利于植株营养生长。

花期:4叶一心开始留花,每级花序留花2—3朵花,及时疏除弱小及高级序花,及时去除老叶、病叶、匍匐茎、棚内棚外杂草。

果期:在植株生长期间,及时剥去植株匍匐茎和老残叶,保证养分集中供应果实和减少病害的发生,植株叶片保持10-15张功能叶;根据草莓长势对植株花果进行适当疏除,幼果期及时疏除病虫果、畸形果,一般每株苗留2-3个花序,每花序留3-5个果,及时疏除弱小及高级序花;根据植株长势适当疏除侧芽,一般为3-5个即可;定期去除棚内、棚外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来源。

后期:做好去除老残叶、侧芽、匍匐茎及杂草,疏花疏果等管理工作。摘除的病叶、烂果及病株要及时清理出棚外,集中处理,减少病原的滋生及传播。

(5)棚内温度管理

夏季草莓栽培期,棚内温度较高。因此,需要根据棚内温度及时并启大棚两端的大门和风口。在定植初期及收获末期,需要于傍晚将大棚两端大门及风口关闭保温,次日上午10点左右,将大棚风口开启降温。在6月中旬到10月上旬,需要将大棚两端大门及风口一直开启以通风降温。

(6)病虫害综合防控

①清除大棚周边杂草及垃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②物理防治:粘虫板、诱捕器、糖醋诱杀液、杀虫灯等 。

粘虫板:定植后3周(3叶1心)开始使用,黄篮板各20张/棚。

糖醋诱杀液:6月底开始在大棚周围布置,诱杀蛾类成虫。

③生物防治

捕食螨:4叶1心开始使用,捕食螨类虫卵。使用捕食螨前应该先进行药物防治后次日再释放捕食螨。释放量根据植株叶面进行及虫卵情况进行释放。建议第一次释放时按照36只/株进行计算使用量。

④化学防治

 泡苗杀菌:25%醚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浸泡植株15分钟。

 定植后2片叶子后使用广谱性杀菌剂灌根预防根部病害:代森锰锌1000倍。

 3叶1心时,叶面喷雾使用广谱性杀菌剂加杀螨剂、杀虫剂防止病虫害: 

  杀螨类:噻螨酮1500倍+联苯肼酯3000倍。

  杀虫: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

  杀菌剂:醚菌酯3000倍 或 宁南霉素1000倍。

 针对花果期蓟马、蚜虫用药:交替使用每个产品使用2次/季:氟啶虫酰胺1500倍、噻虫嗪3000倍、螺虫-噻虫啉1500倍、乙基多杀菌素1500倍。

 针对7月初出现的菜青虫:茚虫威3000倍、氯虫苯甲酰胺1500倍。

 8月开始白粉病的防治:醚菌酯1500倍、宁南霉素1000倍、吡唑嘧菌酯1000倍。

(7)采收

鲜食果通常以草莓果面红色达到70%以上时即可采收,着色85%左右时最适宜。加工果汁饮料、果酱等,要求果实充分成熟后采收,可提高果实的糖分和香味,果汁也多。草莓浆果成熟期不一致,必须间隔1-2天采收一次,盛果期应每天采收一次,每次采摘时必须将适度成熟果全部采净,以免延至下次采收时由于过熟而造成腐烂。草莓采收应于清晨露水已干至午间高温来到之前,或傍晚天气转凉时进行。

(8)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技术集成了“双孢菇渣好氧堆肥快速腐熟技术、基质配制技术、隔盐透气排水基质栽培槽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草莓基质化栽培管理技术”等,形成“盐碱地利用双孢菇渣双孢菇渣种植夏季草莓的设施及方法”,是中重度盐碱地高效利用的一种有益探索,同时也是填补了我国北方地区夏季草莓基质化生产空白,并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

(9)技术的成熟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该技术连续三年在山阴县半道地农业园区实施,研究了不同配方、水肥管理对夏季草莓的生产影响,先后进行了配方的初筛、优化、验证等试验,筛选出了适宜的基于双孢菇渣原料夏季草莓栽培基质配方,获得了配套水肥一体化灌溉及管理方法,技术成熟可行,适宜在我省北部中重度盐碱地等非等地上应用。技术实施过程中安全可靠,具有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生产优质夏季草莓的优点。

(10)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①应用情况。目前该技术已完成了全部试验内容,并集成构建了技术体系,目前正在朔州市骏宝宸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用。

②存在的问题。以双孢菇渣配制成的夏季草莓栽培基质,具有容重高、EC高等特点,使用前需要进行有效的淋洗以降低EC值,因此,如何能够科学的降低农业废弃物腐熟物料EC值,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成果亮点
团队介绍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