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羊肚菌菇菜轮作高产栽培技术

羊肚菌菇菜轮作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 2022-03-02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
成果类型: 新技术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
成果介绍

技术详情:

羊肚菌菇菜轮作是指在同一个设施大棚内冬天种羊肚菌夏天种蔬菜的一种新的栽培模式。由于羊肚菌是一种低温型珍稀菇类,冬天可以耐受零下20-30℃的温度,栽培时间为当年的十一月份至翌年三、四月份,季节上可以与蔬菜种植很好地衔接。在冬天3-4个月时间段每亩大棚可产羊肚菌700-800斤,增加3-4万元的效益,这种模式对于山西几个大的蔬菜产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羊肚菌菇菜轮作模式是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根据长子本地的气候与产业特点所创造的一种生产模式,这种模式经过初步验证取得成功:2019年12月5日宋村乡东堡村蔬菜大棚播种羊肚菌6亩,2020年3月12日收获,平均亩产600余斤,亩均效益3万元;2020年4月在大棚内进行西葫芦轮作,西葫芦长势良好,无常见病害,亩产7000斤,效益2万余元。总结2019-2020年菇菜轮作模式试验,亩均效益达到5万余元。另外,我们还发现大量繁殖的羊肚菌菌丝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控制许多病害,如立枯病、根腐病等,对于克服蔬菜重茬障碍,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很有帮助。目前关于羊肚菌与蔬菜两者的相互影响还不是十分清楚,在大规模推广前,需要立项进行深入的研究。

我们山西省有很大规模的设施大棚,具有推广羊肚菌菇菜轮作的广泛基础。这些设施大棚中,塑料大棚(冷棚)冬季全部闲置,日光温室(暖棚)也有部分闲置,在11月至翌年4月可以利用来种羊肚菌的面积可达20万亩左右,如果以每亩3万元的收益计算,利用冬闲大棚四个月内可产生60亿元的效益,前景非常广阔。

成果亮点
团队介绍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