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谷子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谷子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发布时间: 2022-03-02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
成果类型: 新技术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
成果介绍

谷子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关键是立足生态调控,应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理论(IPM),协调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与物理机械防治,将有害生物危害降低到危害水平之下。在生产实践中,我们总结出3-3-2模式,即三早:早调查、早发现、早防治。三早:就是要做好预测预报,摸清往年发生状况与越冬病虫基数,做到心中有数;三治:在常发病虫害田块要治早、治小、治好。要抓好种子消毒,苗期管理每个病害防治关键期;一旦发现虫害,一定要在初卵时期、钻蛀期,进行防治;治好就是协调各种防治措施,用黑光灯、性诱剂等生理与物理机械法,避免单一的化学防治,而用化学防治方法时,应采用先进植保机械,如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二统:即统防统治,统一行动是有效防治谷子病虫害的关键之一。实践证明“四统两分(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购种子、分户种植、分户管理)”的谷子产业的运行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 播种期

(1)配方施肥,清洁田园。推广配方施肥,增强谷子抗病性;及时清除田边、地头杂草,减少病虫源。

(2)选用抗病品种。要根据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和主要病虫为害种类,因地制宜选种抗病、抗虫、抗倒伏、品质好的品种。

(3)种子处理

晒种:播前 7 d 将谷种在太阳下暴晒2 ~3 d。

温汤浸种:用纱布将谷种子包裹,清水浸泡2 h 后,用55 ℃温水浸种15 min,然后用冷水冷却,晒干备用。

药剂拌种:根据病虫害发生种类,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配方的种衣剂。白发病重发区用使用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每50 mL包衣10 kg种子;黑穗病重发区用40%福美双+拌种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白发病、黑穗病混合重发生区用35%精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加40%福美双+拌种灵可湿性粉剂(1:2)混合均匀后按种子重量0.3%拌种;纹枯病重发区用2.5%的咯菌腈悬浮剂按种子量的0.1%拌种;地下害虫重发区在播前用辛硫磷、吡虫啉、噻虫嗪等药剂进行种子处理,如用40%辛硫磷乳油30 mL对水200 mL拌种10 kg。

4)轮作倒茬。与薯类、豆类、玉米高粱等作物实行2~3 a 轮作。

(5)苗前除草。播后苗前,推荐每亩用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谷友)30~40 g,对水40~50 kg均匀喷洒土表,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2. 苗期

1)灯光诱杀。4月初—6月中旬,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按每盏灯控制45亩布灯,灯间距100 m,灯高1.5 m(高度为杀虫灯接虫口处距离地面高度)。每天2000时开灯,次日600时关灯。关灯后用毛刷将灯上的虫垢打扫干净,每星期彻底清一次灯箱,擦灯管一次。每日上午9001000,收集袋内虫体,诱杀的害虫彻底杀死后再深埋。

2)糖醋液诱杀。在每667 m2设置糖醋液诱盆1020个,诱盆直径15 cm20 cm为宜,高度为1.5 m。按糖:醋:酒:水=1.51110的比例配制糖醋液。将配制好的糖醋液倒入诱盆中至盆沿2/3处。定时清除诱集的害虫,每周更换一次糖醋液。糖醋液放置时间为5月中旬至9月下旬,诱杀小地老虎、黏虫、粟叶甲等多种害虫。

3性信息素诱杀技术。自5月中下旬开始,设置玉米螟、粟灰螟等害虫的性诱剂,每亩设置3个。诱捕器之间间隔15~20 m,玉米螟诱捕器高度为诱芯距离地面1.5 m,粟灰螟诱捕器放置地面。每月更换一次诱芯,根据诱捕器内诱虫数量,及时更换粘虫板或添加清水。

4苗后除草。谷苗3~5叶期,播后苗前未施用除草剂的地块,可行苗后化学除草。双子叶杂草重发区每亩用57% 2,4-D丁酯乳油6080 mL,或用56%二甲四氯可溶性粉剂3050 g,对水15 kg喷雾。禾本科杂草重发区每亩用50%的稗草烯乳油300~400 mL,对水15 kg喷雾。

5)苗期病虫防治。粟叶甲成虫迁移期,推荐亩用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4~6 mL+益施帮生物激活剂25 mL,对水15 kg,叶面喷雾,可兼治其它病虫。

3. 拔节期-成熟期防控

1)清除病虫株。谷子孕穗至抽穗期,逐行检查,连根拔除枯心苗、谷子白发病、黑穗病病株,隔7 d10 d再拔除一次,运至谷田外集中烧毁。拔除的病株禁止喂养牲畜。

(2)病虫防治措施。

①粟灰螟:秸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谷子苗期田间安置杀虫灯诱杀越冬代成虫。谷子拔节期,当田间调查500株谷苗有l个及以上卵块时,用毒死蜱拌细土制成毒土,撒在谷苗根际,形成药带,触杀卵及初孵幼虫;当发现枯心株立即拔除,并喷施甲维盐、印楝素等药剂,防止幼虫蛀茎为害。

②粟叶甲:利用溴氰菊酯对水,拌细土,撒施于植株心叶内和叶腋间,防治粟叶甲幼虫,兼治粟灰螟、谷跳甲、粟秆蝇等,或用高效氯氰菊酯喷雾防治。

③粘虫:拔节至孕穗期采用杀虫灯、性诱剂诱杀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幼虫3龄前,选用甲维盐、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苯甲酰胺、灭幼脲等药剂喷雾防治。

④玉米螟:秸秆粉碎还田,深耕灭茬,破坏越冬幼虫适生场所,降低虫源基数;成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诱杀;成虫产卵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初龄幼虫蛀茎前喷施除虫脲、苏云金杆菌或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兼治粘虫、粟叶甲、粟灰螟。

⑤白发病:选用抗病品种。播前采用精甲霜灵、代森铵拌种包衣;拔节至孕穗期拔除灰背、白尖等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⑥谷瘟病:选用抗病品种,采用配方施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在田间初见病斑时,用敌瘟磷、肟菌·戊唑醇、春雷霉素等药剂喷雾。发病严重时,抽穗前可再喷1次。

⑦黑穗病:选用抗病品种。播前用福美双、咯菌腈等药剂进行种子处理。成株期拔除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

纹枯病:病株达5%时,选用井冈霉素A等生物农药,或菌核净、烯唑醇、代森锰锌等药剂在谷子茎基部喷施,7~10天后补防一次。

生理性病害:加强农业栽培管理措施,保肥保水

病毒病:以防控昆虫媒介(上述)为主,可增施病毒钝化剂、抑制剂及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

4. 抽穗期

1)防治病虫。前期病虫防治效果不好时,推荐再喷一次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50 mL+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70 mL+益施帮生物激活剂25 mL,对水15 kg,喷雾防治。

5. 收获后

1)清洁田园 谷子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杂草、谷草及根茬等,集中处理或深埋,消灭田间主要越冬虫菌源。

2)深翻旋耕土地 秋季对全田深翻,或采用机械旋耕,破坏虫菌源越冬场所,减少病虫越冬基数。

6. 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

示范基地的病虫防治施药全部依托病虫专业化防治组织实行统防统治。施药机械要求:前期统一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悬挂式喷杆喷雾机、牵引式喷杆喷雾机等,中后期统一使用植保无人机。所用机械要是正规植保机械生产厂家生产,并通过国家“3C”认证,质量有保证,雾化效果好,喷施均匀,农药用量少。病虫防治中要做到“六统一”,即:统一配药、统一时间、统一机械、统一用量、统一技术、统一实施,以保障施药质量,确保防治效果。

成果亮点
团队介绍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