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中国天眼”揭示球状星团脉冲星演化新路径

发布时间: 05月09日 发布来源:科创中国

26
2588

中国科学家通过发展基于快速折叠算法的搜索方案,系统分析了“中国天眼”FAST公开观测数据,在球状星团M15中发现了两颗长周期脉冲星,揭示球状星团脉冲星演化新路径。该论文日前发表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据介绍,球状星团是一种受自引力束缚的高密度恒星集群,其演化年龄一般超过百亿年,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天体系统之一。球状星团中的恒星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存在着大量脉冲星,通过了解其性质,可获取球状星团的动力学演化过程、星族合成路径等信息。目前在银河系内41个球状星团中已发现的317颗脉冲星,大多是自转周期在数十毫秒范围内的毫秒脉冲星,其中179颗处于双星系统。

  之江实验室天文计算研究中心周登科博士、国家天文台王培副研究员等人在球状星团M15中发现了两颗长周期脉冲星,分别是自转周期约为1.9秒的M15K和自转周期约为3.9秒的M15L,其中M15L是目前球状星团中已知自转周期最长的脉冲星。

  基于观测数据,研究团队进一步研究认为,M15K和M15L在早期可能处于双星系统中,并经历了短暂的吸积过程,随后就与其他天体相遇并被破坏了双星系统,从而导致失去伴星后的脉冲星逐渐演化成了长周期脉冲星。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说:“这一发现揭示了球状星团脉冲星的一种新的演化路径。FAST正在系统性地改变我们对于球状星团脉冲星的认识。”

  论文的第一作者周登科博士表示,射电天文领域数据量巨大,处理起来非常耗时。本次研究利用智能计算技术,显著提高脉冲星的搜寻与证认速度,让研究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理解数据背后的物理图像中,大大提高了科研效率。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朱涵)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