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宁夏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与建议

发布时间: 2023-09-12

33
2684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了实施产业振兴战略,打造现代产业基地的部署安排,提出发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其中新材料位居“六新”产业首位。

一、宁夏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新材料产业是宁夏重要产业之一,同时也是高新技术的先导和基础。多年来宁夏重点围绕光伏材料、半导体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碳基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等,通过科技创新推进主导产业升级、新产品开发和深加工拓展,形成上、中、下游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全区新材料企业数量由2015年的13家增至2021年的109家,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实现总产值1289.4亿元,近两年平均增长30%以上,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20.1%。2021年全区新材料产业总利润220.6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利润的47.7%。初步形成了银川市光伏及锂离子电池材料,石嘴山市高性能金属、碳基及电池新材料,中卫市铝基新材料,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基化工材料、特种纤维及高端电子化学品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目前,宁夏新材料产业技术中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已居世界前列,铝镁及碳基材料技术已居国内领先地位,光伏和半导体材料技术已初露锋芒,新材料产业整体已形成较大的发展规模和优势。其中,部分新材料产品可直接作为新基建、航天航空等高端应用领域的基础原料使用。目前,我区已建立新材料领域10个国家或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20个自治区级技术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此外,我区新材料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能力明显提升,企业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宁夏新材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配套能力偏弱。部分产业链横向匹配度较低,上下游配套不足,企业各自为战,甚至低层次竞争,集群效应不明显。大部分行业原材料、市场两头在外,不仅限制了我区新材料产业发展进度,降低新材料产业利润,也使我区在新材料产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能通过形成产业集群和集聚地发挥综合优势。

二是产业链条较短、产品档次偏低。全区新材料产业以基础材料或产品为主,资源性特征明显,产品档次偏低,下游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不足,精深加工企业少、占比低,集群带动作用不明显。在先进基础材料领域仍处于起步或追赶状态,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项目较少。补链、延链、强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短期用能增长压力较大。我区新材料产业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面临扩规与降耗的双重矛盾。随着国家推进“双碳”任务落实、能耗强度考核趋紧,能耗指标将会在近几年内成为制约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国际市场对我国新材料产品生产中所用新能源电力占比强制要求逐年提高,造成新材料产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四是高科技、高技能人才缺乏,创新能力急需提升。整体而言,受地域、科教水平等多种因素限制,宁夏技术创新水平方面与东部相对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自治区只设生产加工厂,地方高校和科研部门可产业化的科研成果供给不足,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检验检测、评价、计量等支撑体系不健全。科研人才、高职称专业人才相对缺乏,一线操作人员,高技能人才也极为紧缺。

五是信息技术应用不足、数字化水平低。新材料产业相关企业大多仍处于信息化应用起步阶段,信息化应用集中在财务和办公系统,生产、购销环节信息化应用程度相对较低。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关键能力发展滞后,智能制造就绪率、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型制造发展能力滞后。

三、宁夏关键新材料产业发展对策

(一)光伏材料

1.壮大规模,构建光伏全产业链体系。适当增加单晶硅片、电池片、光伏玻璃生产规模,配套中上流产品;补齐光伏组件、逆变器生产企业,构建光伏全产业链。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幅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加强配套,促进全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引进保温材料、金刚线、银浆、铝浆、EVA胶膜、背板、铝边框、焊带等配套辅材、辅料等产品制造企业。扩大/炭复合材料热场、石英坩埚、高纯气体、高温扩散炉管现有配套产业生产规模。

3.力争突破,促进工艺利润双提升。对投资少、能耗低、成本小、安全、绿色环保的物理冶金法继续开展科研攻关和中试。鼓励企业继续加大投入研发大尺寸单晶硅拉制关键技术以及硅片薄片化细线化切割工艺。支持TOPCon、异质结、背接触等新型晶硅太阳能电池研发及产业化。

(二)半导体材料

1.壮大中间,发展两头。总体上看,我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布局标准高,可扩大中端现有产业规模,并利用生产高纯材料的天然气候优势,向产业链前端延伸引进高纯材料企业,吸引后端分立器件制造企业落户。

2.深挖潜力,培育行业小巨人。在现有半导体级单晶硅棒、切片产业的基础上,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抛光片、退火片、外延片、节隔离片、SOI片等半导体硅片制造衍生环节布局。推动盾圆聚芯、高创特等企业扩大规模,大力发展硅部件、硅靶材产业,在细分领域打造“单项冠军”。

3.做大优势产业,吸引周边产业聚集。做大做强本地重点企业,大力引进半导体材料产业配套缺项。布局第三代、第四代半导体材料产业。招引分立器件、传感器、封装测试等产业链后端头部企业,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三)高性能金属材料

1.稀有金属材料产业高端化发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重大工程需求,重点研发钽铌铍增材制造技术,发展高纯钽铌靶材、超导高纯铌及铌钛合金、铍铝合金等高端材料。

2.铝镁合金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面向乘用车、高铁、电子产品等重大装备与智能终端高端制造领域,重点发展轨道交通用大型铝合金型材、汽车车身用铝合金材料及锻件、高纯高压电子铝箔等高端材料,新型轻量化镁合金产品。

3.特殊合金材料产业规模化发展。重点开发生产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飞机起落架、火箭壳体、核能电力装置等领域的耐高温、高强度、高耐蚀等特殊合金材料,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壮大特殊合金材料产业规模。

四、推动宁夏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扩大产业整体规模。深入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制定新材料细分行业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清单,找准重点产业链断层和关键短板加快补链,立足重点产业链比较优势加快强链。但不能盲目补链强链延链,要招引与宁夏自身资源相匹配的产业链环节,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在突出主业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技术、业务、品牌和渠道等重点要素的整合优化,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向大型化、集团化、现代化发展。提高领军企业行业整合力,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格局。

(二)建立科技创新生态。坚持创新驱动,完善创新链条,贯通产学研用,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全过程无缝衔接,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实施创新型示范企业培育行动。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围绕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布局新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平台与新型研发机构。聚焦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发展需求,制定实施材料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清单,并通过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择优支持。建设新材料产业中试基地,成立新材料专业化众创空间,负责创建专业化研发服务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三)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加大政策支持和推进力度,加快新材料企业实施结构改造、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技术改造“四大改造”行动,推进设备换芯、机器换人、生产换线、产品换代。鼓励新材料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包括产品研发设计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市场营销电子化和软件及信息系统服务集成化等。加快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推动新材料企业智能化改造,引导企业更新数字化装备或利用智能化技术改造非数字化装备。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材料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新材料产业与“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

(四)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能耗“双控”和“双碳”目标任务,提升企业能耗管控水平,分批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建设“绿电园区”,建成新材料绿色制造示范园区,支持园区新增产业配套建设新能源项目等政策。支持新材料企业实施绿色改造,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大幅度降低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水耗水平。推动新材料产业节能降耗协同增效的绿色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发展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加强固废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构建资源循环型新材料材料产业体系,实现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和产业循环衔接。

(五)加强人才支撑保障。探索采取新材料产业项目“人才+资金+项目+团队的招商选资与招才引智,引进一批新材料领域高端人才,提高宁夏新材料产业人才的整体水平。制定具有延续性、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服务体系及优惠政策。加快宁夏新型材料与清洁能源产业学院建设,支持企业建立新材料教学实习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鼓励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大学等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新材料产业高级人才。支持引导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积极与企业对接,加强新材料专业建设,实施订单式、现代学徒制等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衔接、融合发展。

 

(来源:宁夏科协     课题负责人:杨少林  北方民族大学博士 宁夏材料研究学会理事    供稿银川市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联盟)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