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做到“三结合一转变” 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

发布时间: 2022-12-09 发布来源:半月谈网

26
1243

       作者:张绍秋(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校长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按照省市教育工委、市委和学校党委的部署,我逐字逐句的学习了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原文及相关文件和系列讲话精神,认真学习了孙春兰副总理所做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辅导材料,认真聆听了怀进鹏部长在全国教育系统中所做的辅导报告,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思考了很多问题,感觉很受启发,收获很大。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校长,如何让二十大精神人人尽知、人人通晓,事事遵循、事事体现,形成凝聚人心、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当前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要做到“三结合一转变”。

       一、要结合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在二十大报告中,虽然没有提及职业教育这个字眼,但通读全篇都与职业教育息息相关。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点改革领域,近期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系列文件,比如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等部委《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新版《职业教育法》、中办国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还有山东省一系列职教高地建设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与二十大精神一脉相承,逻辑相通。我们在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这些政策法规进行系统的学习、反复的认证、深刻的体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才能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在更高理论结晶的指导下建设好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比如,通过二十大精神学习,我们坚定了信心,进一步确认学校正在开展 “高水平专业群”“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校”“实体化职教集团建设”“理实一体、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方向是正确的,路径是正确的,下一步继续全力推进。同时,我们也在二十大学习中体悟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职业教育的有力支撑,职业院校服务功能的强化和拓展,将成为我们办学质量的增长点和办学方向的发力点。

       二、要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职业教育生长的“沃土”在地方,“养分”在产业,我们的职业教育就应该厚植在地方的沃土上汲取产业的养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精髓,一个职业院校不和产业深度融合,不和企业紧密合作,这所学校就办不出质量、办不出特色,终将丧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我们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同时,一定要研究区域经济,掌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建立专业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逐步优化专业结构,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一是我们是在诸城这片热土上土生土长的大学,首先我们要感恩诸城、融入诸城、服务诸城,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想更好地服务诸城,我们首先就要深入研究诸城,在文化层面,铺就一条“红黄蓝”共舞的文化大道,我们要深挖以王尽美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红)、以中华道德鼻祖虞舜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黄)、以诸城模式为代表的海洋文化(蓝),大力传承诸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好诸城文化生产、供给基地;在产业层面,锻造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深入研究诸城的产业基础和发展趋势,研究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的“3+2+3”产业布局,在企业人力资本建设大显身手、大有作为,成为诸城技能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建设主力军,尤其是在直播带货等新兴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在感情层面,内蕴人文培植“育人”新生态,主动融入诸城人文社会,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等社会建设方面,做到唇齿相连、休戚与共。二是作为潍坊高职教育的一员,要深入研究潍坊市委、市政府重点抓的 “2+4”六个产业集群、四新经济、元宇宙产业,争取融入其中、有所作为,以服务赢得支持,以贡献获取价值和尊严。三是围绕山东省 “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布局,实施专业调整优化,全力对接省域产业发展。

       三、要结合我校发展的新实际。应该说近几年来,在省厅、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各项工作全面起势,全校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党建、教学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好成效、成果。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既有挑战,又有机遇。所以,我们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同时,一定要结合我校发展的新情况、新实际,认真学习研究,进一步设计好学校3-5年的规划,进一步明确思路、目标、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提振士气,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只有这样,我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的效果才更有针对性、时效性、指导性。

       四、要积极做好一个“转变”。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当前学校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是关键。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教职工特别是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要持续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练就解决实际问题的真本领。学校没有“官”,基层需要身先士卒、内心光明的实干家,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都是事业发展的“绊脚石”。课堂就是岗位、问题就是命令,涉及学生的一切活动就是我们的使命所依、职责所系、任务所在,要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注重倾听师生呼声,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出了问题不在场、不清楚、不及时处置本身就是错误,就是失责,就是没作为。要当亲力亲为的好干部,不当“甩手掌柜式”的“二大爷”。要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敢于人先,“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实干担当”,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