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能源产业集群系列五丨第四章 北海市加快能源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目标与思路

发布时间: 2022-11-10

29
363

第四章  北海市加快能源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目标与思路

(一)总体思路

北海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广西自治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抓住绿色革命引发的新机遇,直面绿色革命带来的新挑战,科学合理定位能源产业在碳达峰碳中和中新角色,全面统筹布局能源领域新产业,遵循-线-面-网的立体化发展路径,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争取政策链和制度链,配套资金链和人才链,合力打造集群网络协作生态。

(二)发展目标

北海市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主要分三个阶段,分别是到2025年、2035年以及2060年,为此,北海市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发展目标。在三个阶段目标指导下,进一步阐述北海市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预设的基本目标和分目标。

第一阶段:2021-2025

“十四五”期间,北海市通过能源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促使北海市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初步形成。力争到2025年,能源产业产值规模突破400亿元,建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能源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链稳步布局。重点打造风电和光伏设备制造、智能运维、咨询服务等传统领域产业链,产业附加值明显提高,产业集群效益显著提升。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突破200亿元。

——氢能全景产业链初步建立。初步建立起“制储输用”的氢能全景产业链条,主要是初步建成“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石化副产氢提氢”的氢源保障体系;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车、重卡、港口车辆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争取推广1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并建设18座加氢站。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突破150亿元。

——炼化产业价值链逐步延伸。重点依托现有乙烯、丙烯等基础化工产品,以丙烷脱氢、电子级特种树脂、绿色橡胶等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继续推进炼化产业链向上游、下游延伸,促进北海市炼化产业向园区化、规模化、清洁化、高端化、一体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同时减少炼化产业能耗,减少化石能源占比,提高电能占比。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计入绿色化工产业集群)。

——新型储能产业逐步拓展。积极推进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模式,重点培育储能电池应用场景,研究探索发展电池级硫酸镍、硫酸钴、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等关键新材料产业。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突破50亿元。

——能源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主要体现为能源产业基地全部建成,如北海市炼化产业基地、光伏装备制造业基地、海上风电运营基地、生物质耦合发电示范基地、垃圾发电示范基地、煤电耦合生物质发展基地、新型储能产业零碳化技术示范应用基地等,促使能源产业集群化雏形基本形成。

第二阶段:2026-2035

“十五五”和“十六五”期间,北海市将通过能源产业集聚、联动、协同发展,积极促使能源产业增速更快、产业价值链更长、产业体系更全、产业集群效应更强,实现能源资源与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35年,能源产业产值在2025年的基础上翻2番,建成区域竞争力强、全国影响力大的能源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持续增强。依托优势光伏资源,引导光伏制造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打造以硅料加工、晶硅切片、光伏玻璃、光伏组件等为重点的光伏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形成材料生产、零部件加工、成套设备制造的全景光伏产业链。积极围绕新型高效晶硅电池和组件、薄膜及其他新型光伏电池及组件、新一代光伏逆变器及系统集成设备、主要光伏电池制造设备开展科技攻关。

——氢能产业全面升级。积极推进氢能产业升级,重点推进高压气态输氢,同时开展纯氢管道、天然气掺氢输送研究;引进制氢、储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电堆等设备核心零部件企业与技术,兼顾基础材料的发展,初步形成氢产业装备链条。

——炼化产业全面智能化。基于云计算、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化工品市场需求预测、产业链协同一体化、碳排放管控、炼化生产过程优化分析、炼化装置质量预测预警等主要攻关方向取得重大突破,北海市炼化产业将会实现低碳排放、工艺技术一流为主要特征的炼化业务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化全面发展。

——新型储能产业提质发展。依托储能产业基础,加快发展镍及镍基合金、钴基合金等有色金属材料,带动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材料等产业发展。鼓励开展储能产业示范,建设一批移动式或固定式商业储能电站,推动储能商业模式创新。支持组建新型储能发展创新联盟,打造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研发储能优化控制的安全智能运维系统。推动重力压缩空气储能等储能技术开展商业化示范应用。

——能源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增强。主要体现在能源产业集群的特征全面突出,即能源产业的基础全面敦实、产业潜力全面释放、产业区域影响力凸显、产业竞争力增强。光伏装备制造业、海上风电、氢能、生物质发电、新型储能等能源产业集群全面壮大,通过实施“补链成群、迈向高端”的能源产业战略,加强北海市能源产业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应用部署等环节的统筹衔接,能源产业链联动机制基本形成,先进能源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第三阶段:2036-2060

2060年,北海市通过能源产业横向和纵向发展,横向主要通过产业的拓展,纵向主要通过产业链延展,促使产业集群辐射效应逐步体现。力争到2060年,能源产业规模在203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建成全球高质量发展的能源产业集群示范基地。

——能源产业体系全面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煤电为主的传统能源产业得到有效转型升级,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得到壮大,氢能为主的新兴能源得到培育发展,以风电、光伏、氢能、生物质等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

——产业链竞争力全面提升。能源产业集群内部,通过骨干企业对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带动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构建丰富完善的应用场景,提升供给对需求的适应变化能力和匹配能力。在提升中高端供给和基础供给中主动作为,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场景应用示范,为集群内企业捕捉新需求、发展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推广新应用、创造新模式、拓展新空间等提供良好“土壤”。

——能源产业集群全面创新。北海市立足北部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着眼全球能源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推动能源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促使能源产业集群主动嵌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成为区域产业循环与国际产业循环高效衔接的战略节点。

(三)发展路径

在近期,一是要着力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保障性电源的建设;二是要提升火电机组自身的节能降耗水平,要以高效清洁灵活为基本原则;三是火电机组需开展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的工程示范;四是要加大可再生能源的跨越式发展,提升新能源技术水平;五是要加强能源产业的智慧化建设;六是要推广氢能在交通、工业、石化等领域的应用。

在中远期,一是要逐步淘汰能耗高的煤电机组,存留极少一部分煤电机组作为灵活性调峰和应急备用电源;二是存留的煤电机组、燃气机组要进行灵活性改造和碳捕集工程应用,以符合零碳的要求;三是要加强风电、光伏、储能和氢能的发展,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要达到80%以上。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