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藏药炮制原理解析(上)

发布时间: 2022-05-23

25
3091

藏族药物(以下简称藏药)炮制是藏民族在藏族医学(以下简称藏医)临床实践中,基于临床经验,并根据藏族医药学理论,对某一药材进行单纯性或加以辅料后煅、炒、蒸、煮、酿等特定加工,或根据治疗目的将不同药材进行配伍组合,以达到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方法,是实现藏医个性化用药、提高藏医临床疗效和确保藏药安全性的基本方法和关键环节[1-2]。藏药炮制方法源自藏族生活实践,基于藏医药理论,并与其社会生产力息息相关,因此,藏药炮制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藏医临床和藏药理论指导下,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3]。

藏药炮制的概念

炮制在藏药中称为“堆炯”,“堆”为调和、制伏之意,即调制,“炯”为净化、清除和减弱之意,即除制或净制。顾名思义,藏药炮制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综合手段,调和和改变药材的味、性、效,清除药材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可直译为藏药“调除”法。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治疗目的,有些药材只需要调制,有些药材则只需要除制,而另一些药材既需要调制,又需要除制,故称为“堆炯”,即“调除”或炮制。

藏药炮制的本质

藏药炮制的本质是通过单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手段或以上综合手段,使组成药材的土、水、火、风、空等5种基本要素即“五源”发生改变来改变药材的味、性、效。藏医学认为,药材的组成以及依赖于药材的味、性、效都取决于“五源”,因此“五源”是藏药材和藏药药性理论的物质基础,而藏药炮制的本质则是通过不同手段来人为改变某一或某几种组成药材的物质基础即“五源”来改变其药性。藏族医药典籍《四部医典》[4]曰:“药物之本为五源,土固水湿火供热,风供动能空供空,源比不同而味异。”表明根据藏医药理论,包括植物、矿物和动物药在内的所有药物都由“五源”按不同比例构成。

  • 在此过程中由“五源”中的土源提供固化和支撑作用,

  • “水源”提供湿润和凝聚作用,

  • “火源”提供热能和成熟作用,

  • “风源”提供运动和成长作用,

  • “空源”提供空间作用。

在“五源”相互协同作用下形成不同的药物,且由于各“源”在形成某一药物时所占比例不同而形成不同形色和功能的药物。藏药炮制的本质是通过净化、火煅、水煮、发酵、配伍调和等方法,使组成药材的固有“五源”发生增、减改变,从而生成新的具有不同药味、药性和药效的不同药材,用于治疗不同疾病。

图片

中间同心圆中的诃子(A)、斑蝥(B)和寒水石(C)分别代表藏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材。

图为藏药学理论中关于“五源”构成药物的模式

藏药炮制的理论原则

藏药炮制的理论原则是根据临床需要,通过改变药物的“五源”组成来改变或转化正反作用和显隐作用,以实现其正(治疗)作用最大化、反作用(不良反应)最小化和对机体的损害程度最低化。

藏药学认为,所有药物都具有正反作用和显隐作用。正反作用是指药物的正作用和反作用,也称为有利作用和有害作用,是针对目标疾病而言。

药物的正反作用有2层含义,一是指药物的同一作用对不同疾病的影响,如冰片具有很强的“凉”性,这一药性对“赤巴”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即正作用,但对“培根”病具有很强的致病作用即反作用,此情况下药物的正作用同时也是其反作用,最终的界定取决于治疗哪一种疾病;二是指某一药物的不同作用对同一疾病的影响,即某一药物的众多作用中有些作用对目标疾病有利,称为药物的有利作用或正作用,相反,有些作用对目标疾病有害,这类作用被称为有害作用或反作用,如冰片不但有很强的“凉”性,而且还有很强的“糙”性,由于冰片兼具“凉”“糙”二性,也兼具治疗“赤巴”(热)病(正作用或治疗作用)和加重恶化“赤巴”病(反作用或致病作用)的双重作用,此情况下药物的正作用和反作用是不同的,可区分的。虽然此时的正反作用同时存在,不可避免,但可通过人为加工方法来改变。这一正、反作用即双重作用现象不仅存在于某一药物(材)中,也存在于某一药源(五源)、药味(六味)、药性(八性)和药效(十七效)之中,药源即“五源”药中的土药由于其沉、稳、钝、润、腻等药性而治疗隆病(正作用)的同时能致培根病(反作用);六味中的甘味具有沉、腻、钝、凉、稀、稳、腻、润、柔等药性和药效,其中沉、腻二性可治疗隆病(正作用),凉、钝二性可治疗赤巴病(正作用),但以上药性恰巧也能致培根病(反作用);八性中的沉、腻二性虽然能治隆病(正作用),但其中的沉性能致培根病(反作用)、腻性能致培根病和赤巴病(反作用)。以上现象进一步说明某一药源、药材以及依赖于药材的某一药味、药性和药效都具有双重作用,即正作用和反作用[1]。

综上,药物的正反作用有时是相同的,有时是不同的,但二者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和可转化的。根据藏医临床治疗需要,可对药物的正反作用进行人为加工来改变和相互转化,以达到增强正作用,减弱或消除反作用,保护机体组织器官及其功能的目的,这一加工过程和理论分别是藏药炮制工艺和理论,相应地这一目的就是藏药炮制的基本目的。

藏药的显隐作用即显作用和隐作用,是指客观存在于药物体内,但由于物质基础(五源)的量的多少和治疗作用的强弱,而表现出来的在某一阶段对人体和疾病显效的作用和不显效的作用,这2种作用分别称为药物的显性作用和隐性作用,也被称为主要作用和次要作用[2]。根据藏药性味理论,药物的显效和隐效由组成药物的“五源”比例而决定。

藏药学认为“五源”中的土、水、火、风这“四源”通过土-水、火-土、水-火、水-风、火-风、土-风两两为主组合分别生成甘、酸、咸、苦、辛和涩6种基本药味,即藏药性味理论中的“六味”[5]。但在现实过程中,每一种药物都由“五源”协同生成,缺一不可,因此现实中很少有单纯的甘、酸、咸、苦、辛和涩味药材,而更多的是具有甘酸和甘酸咸等2种或2种以上的药味,只是其中某一药味占主要比例,而其余药味占次要或较少比例而已。具有这一特征的药材在藏药学中被称为“复味”药材,其中占主要比例的药味被称为“显味”或“主味”,而将占次要比例的药味称为“隐味”或“次味”。由于“复味”的存在,便有了“复性”和“复效”的存在,且其中有些药性和药效对目标疾病和人体有明显的正或反作用,称为显性和显效,而有些药性和药效对目标疾病和机体则没有明显的正或反作用,则称为隐性和隐效。

藏医临床用药时,由于个性化需求,需要将药物的显性和显效中的正作用最大化、反作用最小化,或者需要将药物的隐性作用显性化和显性作用隐性化,有时还需要根据目标疾病的轻重缓急而改变药物的显性作用,这一原则便是藏药炮制的基本依据,即理论原则。

相关阅读

 

[参考文献]

[ 1 ]钟凌云, 崔美娜, 杨明,等. 炮制影响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9, 44(23):5.

[ 2 ]钟凌云, 叶协滔, 杨明,等. 中药炮制“三适” 理论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 26(10):6.

[ 3 ]崔美娜, 钟凌云, 张大永,等. 中药半夏复制法炮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20, 45(6):1304.

[ 4 ]玉多·云登贡布. 四部医典[ M].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62.

[ 5 ]郭肖,赵成周,孙胜男,等. 藏药日官孜玛的性味及性质考证[J]. 中药材, 2019, 42(9): 2196.

 

图文及封面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作者李啟恩、袁发荣、完地高、黄先菊、东知多杰、郭肖、多杰、李先加、尼玛次仁

执编:阮洁娟;责编:周海艳;总编:牛豫娟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