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生产总值占GDP增长到近40%,海洋科创高地正日渐崛起

发布时间: 2022-04-11

27
3163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崭新的海洋科创高地正日渐崛起:引进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一流涉海高校11所,全区高校总量达到20所;引进建设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等“中字头、国字号”涉海科研院所10多家……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由30.2%增长到近40%,占青岛市海洋经济比重由34.4%增长至近40%。

这一组诱人的数字反映了青岛西海岸新区自2016年到2021年底的变化,也是青岛西海岸新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探索“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开放通海、生态养海、统筹陆海”的新路径带来的髙质量发展成果。

青岛西海岸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岛西海岸新区充分发挥海洋特色优势,纵深推进经略海洋,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喷涌勃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海洋开放新通道建设全面提速。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喷涌勃发

背依大珠山,面朝灵山湾,集聚中国科学院13家科研力量的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正从青岛西海岸新区“扬帆启航”。

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联合中科院其他12家研究机构,在古镇口核心区建设的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已经启动。

记者获悉,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将探索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集聚核心科学家团队、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协同攻关的“1+X+N”模式,建立研发中心和转化中心,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实现中科院海洋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创新成果集聚,为新旧动能转换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科技供给。

以船舶海工为特色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对“出海口”的希冀与西海岸新区对涉海“智力”的渴求一拍即合。西海岸新区拿出“顶格协调、顶格推动”的劲头,在政策、土地等资源要素保障上不遗余力。哈尔滨工程大学“牵手”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占地2000亩的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创新发展基地,打造人才高地、海上试验场,推进国际化办学,拓展新兴交叉学科。

如今,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崭新的海洋科创高地正日渐崛起,汇聚起经略海洋的强大智力底气:引进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一流涉海高校11所,全区高校总量达到20所;引进建设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中船海洋装备研究院等“中字头、国字号”涉海科研院所10多家;集聚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实验室、明月海藻活性物质实验室等涉海实验室和创新平台12个……海洋科技优势明显,高端海洋科研平台集聚,海洋科技企业培育加速。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

正大制药BG136药物完成临床用样品生产,启动1期临床试验;明月海藻集团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打破国外垄断,衣康酸、异麦芽酮糖生产规模世界第一……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崛起。

海洋生物医药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重点突破的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针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西海岸新区制订实施了倍增计划,依托明月海藻、聚大洋、华大基因、正大制药等掌握关键技术的骨干企业,推动海洋生物医药向海洋生物精深加工及高值化利用、海洋创新药物及制剂、生物新材料方向发展。

与海洋生物医药一样,船舶海工也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重点突破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由我国自主集成的世界最大吨位级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P70交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和集成的中国最大作业水深FPSO“海洋石油119”交付;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的设备安装和调试全力推进;今年伊始,全国首艘超低温冷藏运输加工船“海洋之星”命名投用;全球首例一体化建造LNG工厂首个核心工艺模块从新区运往加拿大……

一个个世界级海工重器从这里昂扬出海,青岛西海岸新区船舶海工产业悄然实现了从“加工”到“创造”的角色转变。

核心产业集群重点突破的同时,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产业实现了“全面开花”:海洋渔业异军突起,深远海“蓝色粮仓”建设取得新突破,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首批国产深远海三文鱼规模化养殖收鱼成功;海洋冷链产业创新突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实现破题,防波堤、码头等启动建设;青岛国际海洋产业资本配置中心建成启用,设立总规模105亿元的2支海洋产业基金……

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负责人介绍,青岛西海岸新区实施海洋产业突破行动,促进海洋产业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船舶海工产业、航运贸易金融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冷链产业、临港加工产业、海洋科技服务六大海洋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六大海洋产业增长20.3%,与2019年相比增长30.2%,两年平均增长14.1%。

海洋开放新通道建设全面提速

青岛自贸片区海洋领域蓬勃发展,18项试点任务全部实施。东北亚国际船舶交易中心落户,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启用运营,优化生物样本进口“清单式”监管创新模式,成功举办2021年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发起全球“海洋微生物基因组计划”“万种软体动物基因组计划”。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全年进口额突破1800亿元、增长40%以上……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以开放姿态与世界共舞,海洋开放新通道建设全面提速。

山东港口青岛港新增23条航线,航线总数达到190条,完成货物吞吐量6.3亿吨,同比增长4.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71万标箱,同比增长7.8%,实现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双增长,稳居全球前六,东北亚第一。

如今,青岛西海岸新区深度融入胶东半岛经济圈建设,主动拥抱“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强境外投资企业跟踪服务,成为山东省及青岛市“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和董家口港区两大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分列东西,犹如两翼驱动西海岸联通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岛“国际客厅”辐射力日益增强,国际“朋友圈”日益壮大;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青岛跨境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跨境电商企业集聚。

青岛西海岸新区:精细管控筑起“六道防线”

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国有企业平稳应对债务风险事关青岛西海岸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加强债务风险防控是新区国企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关键一招,也是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新区远景规划的必要前提。

2020年底以来,受永煤债券违约事件影响,国内城投类企业融资窗口持续收紧。青岛西海岸新区城投类国企数量多、占比大,存量债务规模大,多数进入还款高峰期,债务风险防控形势严峻。青岛西海岸新区财政局(国资局)始终坚持把防控国企债务风险作为关乎金融稳定大局的首要大事来抓,注重加强源头规范、系统性管控,以风险防控作为核心,坚持追求经济效益和防控风险并重,构筑起六道风险防控防线,全面提升了新区国企系统性抵御风险能力。

规范融资行为,精细管控新增债务规模成本

制定《规范区属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暂行办法》《投资监管管理暂行办法》,实行以预算为核心的投融资计划管理,引导企业做好融资结构与资金安全的平衡、偿债时间与现金流量的匹配,合理控制债务总量及融资成本。实施区属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管理,量化资产负债约束指标,引导企业合理控制投融资增量、减缓增速,严守债务防控红线。选取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试点,落地闲置资金管理平台,借助银行风控逻辑和技术平台,增强资金流动性和使用效率,打造国企体系内资金链生态圈,减少国企对外融资总量,降低系统融资成本,预计该平台每年将为参与企业节省财务成本约1900万元。目前,新区国企年平均融资成本由5.45%降至4.94%,每年节约财务费用约5亿元。

支持企业依托优质信用集群,通过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美元债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解决企业“短借长投”等投融不匹配问题。区属企业直接融资占比有效提升,融资成本显著降低:截至目前,企业债券类直接融资占比由18%提高到33%,增加177.05亿元,同比增加39.48%;平均发行利率为4.4%,同比降低0.17%,发行利率最低为2.80%。近期,城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永旺梦乐城总规模14.5亿元、期限18年的CMBS项目(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获得上交所批文,成为青岛市国企首单以本土物业资产获批的CMBS项目。目前,青岛海洋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ABN项目已上报银行间交易商协会,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ABN项目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完成注册,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的公募REITs项目也在积极推进。

健全应急预警机制,严守债务风险防控底线

建立债务风险提前三个月预警预报机制,逐月跟踪债务还款台账,对风险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应对。实行控股集团及持股公司分级预警,从国资、控股集团及持股公司三个层面分级管控偿债风险,压实主体责任,明晰责权边界,形成防控合力。创新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金融零风险区保障基金”,预防应对突发性偿债违约风险,增强整体风险防控保障,严守风险防控底线。在2021年信贷规模明显收紧、债券募资用途严格限制,特别是隐债平台名单内企业融资环境不利的形势下,青岛西海岸新区国企未出现一笔债务违约问题。

建设“数智化”平台,有效提高数据信息质量

青岛西海岸新区国资在全市率先启动国资国企“数智化”信息平台建设,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提前完成与债务风险防控紧密相关的财务模块及融资管理模块建设。依托财务模块,实现对企业资产负债、盈利及现金流情况的动态掌握;依托融资管理模块,实现对企业融资从计划到执行、到期偿还的全过程管控。同时,计划2022年在国资层面建成涵盖财务数据、融资管理、“三重一大”、投资管理等内容的12个应用模块,同步推进企业端财务、投资、融资及资金管理四大核心业务模块建设,形成上下数据互联互通的国资在线监管平台,以数据收集汇总分析提高风险研判及预警预报的及时性,以平台应用倒逼企业流程再造、规范内控管理,全面提升国资国企风险管控的效率及质量。

持续注入优质资源,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西海岸新区围绕以高质量发展“化解存量、优化增量”的思路,全面梳理新区闲置资产、地下空间、可开发利用土地等经营性优质资源,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持续注入企业,助推企业不断优化资产质量,提高融资能力。仅2021年,便将107处房产等优质资源(估值约68.28亿元)资产划转至企业,梳理推动26宗3483亩地下空间、22宗1071亩批而未供及已收储未供土地依法依规供给企业,完成5宗地下空间组卷。同时,通过注资、补贴等方式给予企业资金支持近6亿元。

加快推动市场化转型,以发展化解潜在风险

对平台类企业历史形成的存量债务,按成因进行分类,对带有公益属性项目形成的债务,通过收益项目平衡、资产划转、资本金注入、特许经营权授予、财政贴息、预算弥补等方式逐步消化,减少企业市场化转型包袱;对经营性项目形成的债务,通过资产证券化提高资产流动性或引入社会资本,增强企业市场化创收能力,减少债务规模。同时,以市场化为导向,以聚焦主业发展为核心,以“混”促“改”,积极稳妥推进新区国企与各类优势非国有资本的混合,培育壮大核心主业。截至目前,新区国企已完成49个混改项目。其中,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控股集团不断强化自身科技硬实力,先后并购浙江万马集团、诚志科融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布局高端线缆产业链、补强新区光电显示产业链上游环节,构建光电半导体产业生态集群,助力西海岸新区打造北方光电显示产业聚集区和发展高地;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先后并购蓬莱中柏京鲁船业公司、石大胜华化工集团,将优势资源要素有效整合,匹配新区国家发展战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news/details_290284.html

来源:贤集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