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有机阻燃剂新兴污染物的环境健康风险

发布时间: 2021-12-02

18
1649

有机阻燃剂新兴污染物的环境健康风险

付杰*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


关键词: 

有机阻燃剂;多溴联苯醚;有机磷酸酯;新型卤代阻燃剂;发育毒性;肝毒性

 

摘要:

阻燃剂是一种可以阻止或者减缓火势蔓延的材料或物质,主要应用于建筑材料、电子产品、家具、纺织品以及塑料包装材料中[1]。阻燃剂分为无机阻燃剂和有机阻燃剂。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有机阻燃剂主要有三大类:第 1 类是氯系阻燃剂,主要包括氯化石蜡、五氯硬脂酸甲酯;第 2 类是溴系阻燃剂,主要有四溴双酚A、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和六溴环十二烷等;第 3 类是有机磷阻燃剂,主要包括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 OPEs)及磷杂环化合物等。近年来,一些新型卤代阻燃剂也在不断开发和使用,比如得克隆(dechlorane plus, DP)和十溴二苯乙烷(decabromodiphenyl ethane, DBDPE)[2]。

我国生产和消费的阻燃剂以有机阻燃剂为主,阻燃剂的年产量约为 30 万吨,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交通便捷、经济发达地区[3]。近年来,大量的环境样品中检测到有机阻燃剂,包括空气、水体、沉积物、土壤和生物体等多种环境介质,伴随着物质能量循环过程,其污染范围已遍布全球[4]。随着众多环境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有机阻燃剂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生态毒性,并且具有神经、免疫、生殖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性等[5,6]。因此,有机阻燃剂新兴污染物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1)环境中的有机阻燃剂及其生态风险;(2)新型有机阻燃剂的毒性和健康风险。

环境中的有机阻燃剂及其生态风 我们选取了有机阻燃剂污染严重的珠江三角洲作为研究区域,系统调查了电子垃圾回收地贵屿镇[7]、深圳福田红树林、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2]等多种介质(土壤、沉积物、污水、污泥等)中,卤代阻燃剂(包括PBDEs 和新型卤代阻燃剂)的分布特征、与其他污染物(重金属等)相互作用、对土壤微生物的潜在影响、在污水处理厂的去除规律等。结果显示电子垃圾回收造成了严重的卤代阻燃剂土壤污染,其中十溴联苯醚(BDE209)和 DBDPE为主要的卤代阻燃剂,并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然修复功能(包括迁移扩散和微生物降解)作用有限,因此需要人为修复来降低卤代阻燃剂的风险。 红树林沉积物中检测到较高浓度PBDEs,并且发现作为一个重要环境因子,显著改变了红树林微生物的物种结构。在广州污水厂进水的固体悬浮物中检测到 DP 和DBDPE 新型卤代阻燃剂,这说明大量的新型有机阻燃剂在当地已经在大量使用。

新型有机阻燃剂的毒性和健康风险 我们系统研究了有机磷酸酯(包括TDCPP、TBEP等)、DBDPE等新型有机阻燃剂的毒性和健康风险。我们利用斑马鱼胚胎作为动物模型,采用基因芯片、定量蛋白组等技术,揭示了TDCPP和TBEP等有机磷酸酯对脊椎动物的发育毒性,指出暴露TDCPP可以改变胚胎形成有关基因的表达,导致胚胎畸形和死亡,暴露TBEP可抑制斑马鱼胚胎从母体降解和利用营养物质,从而导致凋亡[8,9]。利用赤子爱胜蚓作为土壤模型动物,揭示 TDCPP、TCEP等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急性毒性和生殖毒性,指出TDCPP和TCEP的LC50分别达到30.99 mg/kg和57.79 mg/kg,并且在浓度10 mg/kg时,两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均显著抑制了蚯蚓的生殖。我们深入研究了新型溴代阻燃剂DBDPE及其代谢产物的肝毒性,利用细胞实验研究了DBDPE 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的细胞毒性、细胞色素P450亚酶CYP1A1(EROD)活性、芳香受体活性  等,并通过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了阻燃剂化学结构对化合物毒性的影响机制,利用暴露动物实验,通过转录组和蛋白组,在个体水平验证了DBDPE及其代谢产物的肝毒性。


 

[1] 李素珍,付卫强,冯承莲,等.环境工程,2018,36(9):180-184

[2] Wu Q, Li H, Hu X, et al. Chin Chem Lett, 2020, 31: 2825-2830

[3] 黄铸颖,李海燕,吴启航,等.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31(11):1026-1032

[4] Hou R, Lin L, Li H, et al. Water Research, 2021, 198: 117168.

[5] Yang Y, Chen P, Ma S, et al. Crit Rev Environ Sci Tech, 2021, doi:10.1080/10643389.2020.1859307.

[6] Lu Q, Cai Z, Fu J, et al. Ecotox Environ Safe, 2014, 101: 83-89.

[7] Wu Q, Du Y, Huang Z, et al. Sci Total Environ, 2019, 669: 1001-1010.

[8] Fu J, Han J, Zhou B, et al. Environ Sci Technol, 2013, 47: 10574-10582.

[9] Han Z, Wang Q, Fu J, et al. Aquat Toxicol, 2014, 150: 175-181.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