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贵阳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需求的专报

发布时间: 2021-11-23

22
1627

贵阳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需求的专报

一、大数据产业发展理论阐述

(一)大数据

大数据是指数据规模量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据处理工具无法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集成共享、交叉复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伴随着新兴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兴服务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产生了类型繁多的数据。同时,云计算为数据的存储提供了基础平台,这一切推动了大数据产业发展时代的快速到来。

(二)大数据产业

大数据产业是一切与支撑大数据组织管理和价值发现相关的企业经济活动。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生产和销售,大数据平台的运维与管理,数字内容、物联网、位置信息、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服务等。

大数据产业是全球竞相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推动新一轮产业竞争格局的形成,促进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贺信中提出,要“共同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共创智慧生活,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总书记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已形成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三类业态。大数据核心业态是围绕数据生命周期、大数据关键技术和大数据核心业务所形成的产业业态,为整个大数据产业链提供支撑,代表着大数据的创新性和带动性,包括大数据的采集、加工、存储、分析、交易、安全、服务和云平台建设运营;大数据关联业态主要包括大数据产业链上下游与大数据核心业态紧密联系的电子信息产业,有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电子材料和元器件、呼叫服务、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软件和服务外包等;大数据衍生业态是大数据在各行业、各领域的融合应用所产生的业态,是大数据与传统经济融合发展的产物,现阶段主要包括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交通和智慧环保等。

二、全球主要国家大数据战略布局

2020年,全球大数据储量约为47ZB,在数据储量不断增长和应用驱动创新的推动下,大数据产业不断丰富商业模式,构建出多层多样的市场格局,2020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约为1959亿美元。为抢占发展机遇,各国都将大数据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截至目前,2021年美国大数据支出超1100亿美元,占全球51%,日本124亿美元占5.7%,中国119亿美元占5.5%;截至2020年末,美国大数据中心数量占全球的比例达39%,中国占比达10%,日本约为6%。主要国家大数据布局主要表现为:

美国大数据技术从商业行为上升到国家科技战略的分水岭在2012年,奥巴马政府宣布推出“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承诺投资2亿美元推动和改善大数据相关的收集、组织和分析工具及技术;2014年5月,美国发布《大数据:把握机遇,守护价值》白皮书,对美国大数据应用与管理的现状、政策框架和改进建议进行了集中阐述,从《白皮书》所带来的价值判断来看,美国政府更为看重大数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创新动力,对于可能与隐私权产生的冲突,则以解决问题的态度来处理;2019年12月23日,美国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发布《联邦数据战略与2020年行动计划》,以2020年为起始,联邦数据战略描述了美国联邦政府未来十年的数据愿景,并初步确定了个政府机构需要采取的关键行动。

英国在大数据发展初期,借鉴美国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本国特点和需求,加大大数据研发投入、强化顶层设计,聚焦部分应用领域进行重点突破;2013年,英国政府加大了对大数据领域研究的资金支持,提出总额1.89亿英镑的资助计划,包括直接投资1000万英镑建立“开放数据研究所”;2020年9月9日,英国数字、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发布《国家数据战略》,设定五项“优先任务”,研究英国如何利用现有优势来促进企业、政府和公民社会对数据的使用,创建一个蓬勃发展、快速增长的数字行业,以帮助该国经济从疫情中复苏。

日本在新一轮IT振兴计划中把发展大数据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新的ICT战略重点关注大数据应用技术;日本总务省推出新的综合战略“ICT日本”,重点关注大数据应用,聚焦大数据应用所需的、社会化媒体等智能技术开发,以及在新医疗技术开发、缓解交通拥堵等公共领域的应用;2019年6月,日本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提出,将致力于推动建立新的国际数据监督体系和G20“大阪路径”,并希望在国际数据治理中拥有话语权。

欧盟为应对未来发展,致力于平衡数据流动和广泛使用,希望通过建立单一的数据市场,确保欧洲在未来的数据经济中占据领先地位。2020年2月19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欧盟数据战略》,以数字经济发展为主要视角,概述了欧委会在数据方面的核心政策措施及未来五年的投资计划,以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目前,欧盟及其成员国其在大数据方面的活动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研究数据价值链战略因素;资助“大数据”和“开放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实施开放数据政策;促进公共资助科研实验成果和数据的使用及再利用。这些规划将为运输、健康或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三、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我国大数据产业迅猛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大数据产业规模持续稳步提升,产业价值不断释放;大数据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产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新型数据中心、5G等大数据相关基础设施部署进程加快;大数据企业快速成长,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大数据要素潜能逐渐释放,政府、企业、消费者数字化意识明显增强;大数据与各产业广泛融合,工业大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金融大数据等日渐成熟,支撑各产业优化升级;政府数据大量开放共享,有效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推动数字政府建设。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718.7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领跑全球大数据市场。

“十四五”规划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到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从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再到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勾画出了未来五年数字中国建设的新图景,并明确指出大数据是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这是国家自《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颁布以来,对大数据发展做出的又一重要战略部署,为以大数据为重点的数字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另外,“数据”一词在规划纲要中出现了53次,国家进一步对大数据发展做出重要部署。这表明以大数据为重点的数字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和机遇。

(一)大数据产业规模加速增长

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历经从无到有,“十三五”初期,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全国各地区纷纷布局大数据产业,大数据在传统经济中的应用场景明显增多,产业规模增幅显著。2016年中国大数据产业总体规模为3600亿元,至2017年底,包括大数据核心软硬件产品和大数据服务在内的产业总体规模已超4700亿元,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据预测,未来2-3年内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的增长率将保持在25-30%。

(二)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应用不断加深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数字化浪潮的带动下,我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应用不断拓展。其中,工业大数据是大数据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重要体现。大数据的发展推动了定制化、协同化、服务化等制造业新模式的日益兴起,各地结合不同行业业务流程的特征和需求,大力推广不同类型的工业大数据应用创新。统计显示,共有北京市、广东省等19个地区围绕工业大数据提出相关举措,其中16个地区提出要推动大数据在工业全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应用。

不仅在工业,大数据在其他行业领域应用也逐步深入,各地政府纷纷在农业、金融、电信、电子商务等领域加大技术应用推动力度,促进跨行业大数据融合创新,推动大数据与各行业领域的融合发展。各地具体的行业应用选择多于自身的优势产业相关,如北京的金融、文化,贵州的旅游等。但总体上,这些行业的选择多有相似和重叠,其中农业是地方政府在行业大数据应用中关注的一大重点。有20个地区在大数据产业政策中提出了在农业领域率先开展大数据应用。此外,金融、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水平较高的领域也是大数据应用的热点。

(三)大数据产业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随着《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陆续发布地和贯彻实施,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产业生态系统日趋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为全面部署“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出台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此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部委陆续出台了各自领域大数据建设的总体方案,针对数据安全、数据产权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在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我国相继开展了大数据技术、交易、开放共享、工业大数据等方面的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并在北京、上海、贵阳设立大数据标准示范试点。在技术开发支撑方面,一批形式多样的产业支撑平台,例如大数据技术研发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平台、产业联盟、投资基金等纷纷建成,投入使用;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全国238所高校获批开设大数据专业。

(四)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愈发健全

目前,中国共设立八个的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分别是两个跨区域类综合试验区(京津冀、珠三角),五个区域示范类综合实验区(贵州、上海、河南、重庆、沈阳),一个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内蒙古)。这八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各具特色,引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四大板块”的大数据产业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地实施。在八大试验区带动下,我国在大数据基础设施搭建、大数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科研院所课题研究、数据开放共享、大数据交易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四、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

(一)数据管理转变为数据服务

政府从2010年就开始了数据的信息化建设,此后整合信息数据,搭建公民信息平台。伴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也可以将掌握的数据资料更好地用于群众服务,加快窗口办事服务效率,更好地利用数据减轻群众的办事复杂程度,从而实现更精准的监管、更便捷的服务。

(二)建立通信生态圈

“5G时代”是当前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商用的背景下,三大运营商拥有着较领先的网络服务能力及扎实的数据平台,相对来说,整合数据的能力、符合数据时代发展的云计算能力都是较为强大的,建立电信数据大平台,实现业务集中,是未来大数据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建立强大的通信生态圈。

(三)医疗数据更为精准

伴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医疗行业所拥有的健康数据是非常庞大的,但数据量的过于庞大而没能及时整合,导致医疗数据存在着拥有数量但并没有质量的问题,庞大的数据却不能拆析出有效的病因、各类疾病发生年龄、地区等实际可用信息。大数据产业的持续发展则可以在未来完善医疗系统实现全国人民健康信息的实时监测,数据带来的医疗数据互通实现家人共享,多维度、多种类地精确整合医疗行业发展。

(四)工业生产更标准

工业生产企业可以依托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实现库存实时监管,智能监管生产线、协调供应链,以解决原产能过剩、产品定位不准等问题,节约生产方案成本,实现智能车间向智能工厂的前进,建立工业数据平台,推进设备生产的数据化。

(五)营销定位更准确

流量是数据快速发展的一大主体话题,互联网也是一个流量当先的时代,营销行业需要话题度去制造流量,甚至会去供应商平台采买流量,但实现营销数据平台后,根据平台数据更精准地定位客户,既可以节约无效成本,控制广告流量预算,也可以为有需求的客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促进营销行业的快速发展。

(六)优化金融数据服务业

对金融行业的秩序规范,降低金融风险,是政府实施金融监管的重点,同时现在金融也涉及个人征信、资产管理等方面,更多行业会需要金融数据的支持。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离不开金融的辅助。小到个人的消费分类,大到企业的信用公示评估,同时生活中政府强力宣传的金融诈骗,伴随着数据的快速发展,也可以有效避免。

(七)教育实施更高效

为培养数据人才,各大高校相继开立数据类专业,如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智能医学工程、数据警务技术等都是符合时下要求的专业课程,未来也将会成立更多的专业分类,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中国的大数据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与此同时,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可以为小初高等教学课堂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实课堂内容,促进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八)数据安全更重视

由于数据的丰富性,数据安全也是数据发展中需要加强重视的版块,传统手段对数据的保障已经无法实现完全防护,只有加强保障,及时响应,以保障国内数据信息的安全完整,才能更好地发展数据经济,未来我国的信息安全一定会进一步得到保障。

五、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优势与机遇

1.优势

贵阳市发展发展大数据产业,具有以下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政策支持。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出台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贵州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支持在贵州打造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正式将大数据产业上升为全省的战略高度;《贵安新区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计划》出炉,将贵安新区建成国内重要的大数据产业示范区。十三五期间,《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数字贵州的意见》《贵州省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贵州省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等系列政策先后出台,为贵阳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给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政策叠加效应日益显现。

二是地理条件优势。其一,贵阳市处于北纬26度,平均气温16.2℃,相对湿度79%,全年风速以微风为主,无明显沙尘天气,空气质量常年优良,得天独厚的气候能让数据中心运行节电10%至30%;其二,贵阳地质结构稳定,远离地震带,能最大限度保证大数据中心远离地质灾害;其三,贵州拥有丰富的水、煤资源,能源优势突出,工业用电平均价格明显低于国内其他地区,能够为大数据企业提供低廉、稳定的清洁能源,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三是产业要素保障能力强。一方面,贵阳位于我国中部与西部结合地带,连接成渝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经济走廊。随着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为核心的“一干十三支”民航系统建设,以及黔桂、成贵、贵广、沪昆等高铁为代表的铁路运输网络成熟,贵阳市物流逐步通畅,交通日益便捷。另一方面,贵阳生活生产配套环境相对优越,拥有相对较好的生产、生活和产业配套环境,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法律、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

四是产业支撑基础好。其一,运营商大数据中心奠定产业发展基础,随着三大运营商、华为、苹果等数据中心的建成,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已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数据聚集地之一;其二,以综合保税区、高新区、经开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等作为统筹全市产业和园区发展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以应用为重点的大数据全产业链格局;其三,六盘水、安顺、毕节、遵义等地根据各自需求开展相应的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应用产业园区建设,全省各地正在形成以云为基础、辐射周边的产业园区集群,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系统、有序发展的局面。

五是产业配套不断完善。其一,富士康第四代产业园已落户贵安新区,贵州富士康示范工厂在贵阳高新区已建成投产,电子信息产业链不断完善,配套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其二,以011、061、083三大军工基地为核心,形成了航空、航天、电子三大产业体系,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完备,随着贵阳贵安国家级或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贵阳跻身中国13大互联网顶层节点,具备优质宽带和网速;其三,电子材料配套能力逐步提升。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银粉浆料、钯粉等电子浆料和电子级磷化工产品,金属镓等半导体材料和稀土磁性材料已具备很好的基础。

2.机遇

贵阳市谋划大数据以来,围绕信息技术业态抢占先机,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在先行先试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紧跟国际国内发展趋势,抢抓机遇和创造机遇,在政策保障、战略融合、应用推广等方面获得更多机会。

一是政策保障。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关于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相关政策文件陆续出台,数据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明显提升。数据要素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成为未来大数据发展的重要趋势。贵阳发展数据中心,汇集了海量数据,建有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率先开展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探索。紧抓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机遇,发挥贵阳数据资源集聚优势,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数据要素集聚开发基地及数据流通市场,将进一步拓展贵阳大数据发展空间。

二是战略融合。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内需、加强区域协作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发展趋势,将充分带动地区间产业融合、要素流动。贵阳作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积累的大数据先行优势和资源优势将为数字经济“走出去”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贵州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三是应用推广。贵阳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改革发展转型、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任务艰巨,需要强化创新驱动和推动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把握和发挥大数据在决策、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由此将带来各行业、各领域数据量的爆发性增长和大数据应用需求的急速增大,带动政府部门、社会机构、企业及个人的大数据应用热潮。旺盛的应用需求将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更好地促进数据资源、应用资源的产生和聚集,实现产用衔接、互动共进。

(二)不足与挑战

1.不足

虽然贵阳在自然条件、产业基础、配套支撑、政策扶持等方面有优势,但仍存在一些劣势,主要表现在大数据企业规模偏小、数据资源开放程度不高、大数据产业人才紧缺等。

一是产业规模偏小。一方面,除了一些基础较好的制造企业和云平台企业外,大多数应用企业的规模都偏小,缺乏自有技术和核心业务,融资渠道和融资手段相对单一,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发育程度不高、产业链条较短,尚未形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二是大数据融合赋能尚待深化。虽然大数据与三次产业正在加快融合,但融合水平仍然较低,融合效益不高,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服务供给体系仍待强化,从事数字化转型服务的企业支撑能力偏弱。

三是不同层次人才紧缺。其一,人才总量匮乏,高端人才数量偏少;其二,人才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其三,人才专业化程度不高,总体水平偏低,高校教师缺乏科研积累和工程实践经验,而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存在专业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其四,人才培养资源不足,产学研合作不充分,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有限。

2.挑战

大数据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发展大数据,全国各地的大数据产业发展也是方兴未艾。贵阳在谋划和发展大数据的过程中,在抢抓机遇和创造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来自法律法规不健全、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等方面的挑战。

一是数据安全挑战。新技术、新业务对数据安全带来的风险及影响不断渗透和扩散,数据安全防护难度不断提升,随着数据成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数据安全影响范围更加广泛,新形势下的数据安全防护工作更加艰巨。贵阳数据中心作为中国南部区域最为重要的数据资源汇聚节点,随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深入推进,贵阳数据中心将汇聚全国更多数据资源,承受更大数据安全防护压力。

二是发展优势弱化。沿海发达区域及相邻省市加速大数据发展布局,产业基础、市场空间、资本、人才等累积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大数据快速发展动力,广东、浙江、重庆、四川等区域分别获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对大数据发展资源要素的虹吸效应近一步加强,因而,贵阳大数据先发优势及对优质资源的吸引力或将弱化。

三是数字技术加速更迭带来的产业风险。作为大数据发展的一大核心优势,贵阳数据中心集聚区凭借其低成本、低排放、低PUE值、低自然灾害风险等优势享誉全国,贵阳数据中心产业生态日趋完善。但随着边缘计算、全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等技术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将逐步转向贴近用户侧的小型边缘算力中心和新型全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以传统节能型为主的贵阳数据中心及数据中心产业将面临被替代风险。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