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福建福州基于数字化转型的 产学融合创新路径案例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 2021-11-05

19
3052

福建福州基于数字化转型的

产学融合创新路径案例分析报告

 

一、现状分析

(一)强化政策引领扶持。采取“企业出题、高校接单、政府补助、协同攻关”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福州市出台《关于扶持我市企业技术研发的七条措施》,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需求,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对已实现产业化的联合开发项目且企业支付给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开发合作费用达20万元(含)以上的,按支付金额的50%对企业给予补助,单个企业最高补助50万元。2017年至今,共对汇川物联网/基于振镜扫描的高速智能测距摄像机等89个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予以补助2838万元(其中,40个项目属于数字经济领域),带动企业投入项目研发经费超4亿元,研发的新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30亿元、税收近2亿元,形成的自主知识产权数共478项(其中专利90项),11项产品获评市级优秀软件产品和优秀应用解决方案、15项获评市级优秀工业创新产品,并被纳入《福州市自主创新产品首购目录》予以本地优先推广使用。通过产学研补助、创新产品奖励和政府首购等方式,有力带动了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与应用。 

(二)开展产业领军团队遴选。落实“以产引才、以才促产”的理念,通过支持一批高技术、高成长、强引领的团队,深化“人才+项目+资本”的链条式引才效应,创新激励机制,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020年福州市共有星云电子/动力电池智能装备及智慧能源系统、福光股份/福光精密及超精密光学等8个团队获批第一批省级产业领军团队(其中,7个团队属于数字经济领域),已获得省级奖励资金1550万元,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三)探索创新成果转化模式。结合福州市数字经济领域发展特点,积极推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与福州市在马尾区共建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探索符合科研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创新成果转化模式。实验室成立3年以来已初具规模,共购置设备80余项,建成EMC电波暗室、OTA电波暗室、可靠性实验室、安规实验室等几大测试系统;拟定标准49项(其中已完成23项)、申请专利27项、孵化企业24家、获得各类荣誉资质17项;并吸引了一批物联网高端人才来福州创业发展。实验室与华为等国内知名企业一起成为国家发改委等17部门联合发起的首批“国家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单位,并获批“福建省新型研发机构”和“福建省智能网联商用车(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成为“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州分中心”,取得良好成效。 

(四)成立福建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2021年5月17日,福建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在福州新区仓山功能区管委会揭牌。研究院是以国有企业和龙头企业为主体、科技创新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组建跨学科、综合性、创新型学术思想库,由两院院士、国企、大学、科研机构等共同提议和联合发起的“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研究组织。研究院以城市数据智能产业运营服务商为定位,通过建设产业联合创新中心(闽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与地方政府联合设立未来城市实验室,运营物联网和智慧城市服务及管理应用开发平台等方式,吸引高精尖人才,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研究院将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探索科创转化模式和机制,促进“政、产、研、资、创”等创新要素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形成产学研用结合、上中下游衔接的科技创新格局。同时,通过合作运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工场等创新创业载体,吸引全国高端研发人才落户扎根仓山、落户园区。

(五)加强与中国工程院福建研究院合作。中国工程院福建研究院是福建省政府和中国工程院共建的中国工程院地方研究院,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和发展方向,适时组织院士专家等高端智力资源,深入企业调研、开展视频交流等多种对接方式,破解一批“卡脖子”的核心关键问题和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同时,帮助企业举办高层次的行业峰会、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等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创新资源等。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福州龙头企业与中国工程院福建研究院签订了院企战略合作协议。

(六)加强与清华大学合作。10家福州市标杆企业,与作为清华—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产学研转化平台的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究院”)进行产业数字化转型与赋能专项签约,含战略合作项目8个,技术开发项目1个、共建项目1个。双方将依托清华技术、资源和平台等优势,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迭代。这10家企业包括福建复合网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福州东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宜星大数据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福建亿同世纪软件有限公司、福州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卡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兆元光电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福建航冶纵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研究院还为福州市搭建了集科技、资本、服务为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多方协同服务平台——“水木榕成—清华大学进福州”,旨在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将清华大学技术创新与福州市产业升级需求有机结合,助力福州市数字经济产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

二、存在的问题

福州市产学融合在推动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一些深层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产、学各主体之间仍以点对点的局部性、阶段性合作方式居多,没有形成长期聚合发展态势。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普及化程度不高,合作内容较少,范围较为狭窄,科技供需信息交流沟通不够紧密和及时,信息传输管道也不够通畅,大学对企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率不高。

二是政府在产学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在合作的许多环节还需要加强,比如:产学融合的宣传工作不到位,政府促进产学融合的制度尚不健全,政府尚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社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多渠道筹集合作资金方面作用欠缺等。在新形势下,政府引导产学融合,需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调动全社会的创新积极性。

三是合作主体恪守自身界限,缺乏换位思考,加剧了条块分割,影响多向互动渗透的网络生态形成,最终导致合作实效性不显著。

四是科研边缘化现象尚存,科研与人才培养关联性弱,与生产应用紧密契合点少,科研助推力和创新活力有待充分激发。

三、原因分析

(一)产学双方合作目标存在差异。从短期来看,高校、研发机构与企业的目标存在差异。大部分企业关注的是短期内的经济效益,而高校和研发机构更多地关注基础研究或具有一般意义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追求学术价值,关注技术的先进性,但通常情况下,基础理论研究难以具有直接或短期的应用价值,与部分企业追求短期内的经济效益相违背。一是部分企业针对成熟工艺及技术问题解决的目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针对科学研究问题提取的目标具有不一致性。科技创新意愿不强、关键技术需求不足的中小型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目标,缺乏针对有关企业转型升级及技术创新的长远战略眼光;二是部分企业侧重关注研发成本与高校、研发机构侧重关注技术先进性具有不一致性;三是部分企业关注定制化产品研发与高校、研究机构关注标准化产品研发具有不一致性。

(二)合作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一是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缺位,福州市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数量少,目前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影响力小,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中介服务体系与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还不足以满足产学融合中有效信息对接的需要。二是产学融合线上信息服务平台不完善,企业难以通过线上平台及时有效发布技术需求信息,高校、研发机构难以通过线上平台及时有效发布科研成果等技术供给信息,技术供需信息难以通过线上平台有效沟通、共享和衔接,不利于产学融合合作。

(三)资金投入不足。从基础研究、开发中试、形成新产品、推广到产业化等成果转化各环节所需投入的资金倍增,产学融合发展中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一是部分企业资金投入不足,经济力量薄弱,融资渠道不通,科技贷款的规模和方式未能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新产品实验开发资金缺乏,影响成果的转化和开发。二是科研机构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尚不具备成果转化的资金能力。三是政府支持产学融合的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四)企业通过产学融合培养人才的意识薄弱。大多数企业在“学归学、干归干;说归说、做归做”“培训支持业务差”“培训为别人做嫁衣”“理念在天上飞,行动在地上爬”“员工积极性不高”“学习转化低”等怪圈中艰苦前行;更有部分企业将“培训作为福利”,尚未建立系统的企业学习管理体系。这些培训学习现状,无法有效支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提升,更遑论支持企业战略。面对这种种情况,唯有升级企业培训学习系统,方能有效改进企业培训学习现状,提升人力资源效能。

四、对策建议

结合福州产业发展和产学融合情况,可以考虑以下推进产学融合的做法。

(一)建立健全产学融合长效机制。一是健全资金投入及保障机制,围绕能对福州市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和平台,特别是围绕卡脖子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确保产学融合资金投入稳定,加大产融合作项目研发经费后补助及产学融合项目竞争性前补助力度,鼓励和支持福州市产学融合项目的开展。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产学融合项目降低贷款门槛和融资成本,吸引、培育风投基金,引导各类产业基金与银行融资产品形成投贷联动,实现资本与技术融合。三是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根据福州市关键技术攻关及发展需要,推动各类人才与企业、高校、研发机构直接对接,打造“人才+项目+产业技术”的精准人才引进模式,壮大福州市产学融合的科技人才队伍,促进关键技术的攻关和转化。四是健全产学融合动力机制,推进企业转变观念,深化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发挥企业带头作用,积极通过产学融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能力,尤其是二次创新能力。

(二)打造推动产学融合的协同创新外部环境。一是围绕福州产业发展需求和数字化建设需要,支持、引导骨干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机构聚焦科技资源和研发重点,组建一批产学融合创新联盟,提升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二是通过各种活动推动福州企业与包括福州市在内的全国各地的科研机构、高校的联系对接,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把企业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科研课题,推进科研成果向企业输送和转移,从而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产业化”的链式全程研究开发,实现福州市产学融合协同创新、长效合作的良性循环。

(三)搭建并完善产学融合信息服务与资源共享平台。一是探索建立科技服务电商平台,促进技术供需对接。二是加快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力推进行业协会、科技咨询、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孵化器、科技金融等相关机构向专业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为产学融合提供全方位服务,打破产学融合渠道不畅通的壁垒。

(四)加强与高科技公司研究院的合作。目前很多国内大型高科技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院,这些研究院处于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技术的前沿,实践经验丰富,对数字化应用有深刻理解,可以成为地方政府加强产学融合的合作对象。比如,360集团成立了未来安全研究院,联合江苏大学、苏州金龙、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等单位在车联网攻防对抗靶场、工业互联网安全能力验证平台等方面开展合作探索。

(五)产学双方共享数字化科技资源。企业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科技资源,自身却相对匮乏,技术创新受到较大的影响。为弥补其不足,企业需要与科技资源相对充足的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以解决自身科技资源不足的瓶颈问题。福州市政府或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等可以联合建立相应的科技资源共享数据库,推进企业和学术机构共享科技资源。这种做法不仅让科技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且还几乎不存在合作风险。

(六)推进数字化技术联合开发。福州市可以调研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技术研发需求,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推进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接。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联合攻关或委托高校、科研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施,攻克技术难关。这种做法可以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优势和企业的市场优势、产品化优势有效结合,但开发风险较高,主要由企业承担。这种做法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企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高校、科研机构具有较强的数字化研发实力;二是知识产权归属明晰,利益分配合理,风险共同承担,相关各方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有机结合。

(七)共建数字化实验室或研发机构。在福州市政府或行业协会的组织推动下,企业选择有数字化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条件优势的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实验室或研发机构。这种做法以市场为导向,吸引高校、科研机构以优秀科研人才加盟,企业投入研发经费,有比较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实验室或研发机构独立运作,具有经营自主权,对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均有明确的约定。

(八)以产学融合方式助力数字化高端人才培养。通过前沿学术研究与产业互联网先锋实践的结合,并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进课程共建、案例库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为数字化人才培养打造新内容、新模式,拉近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的距离,并让优质的产业资源和教育资源被更多人所享有。在内容上,产学双方合作可以将产业互联网一线实践引入研究和学科教学,用对鲜活的数字化企业案例的探索,助力前沿的学术探索和教学实践。在模式上,产学双方可以向研究、教育领域开放数字化实践机会,以实战检验知识,通过扎根实践的教学,培养贴近产业的人才,以“两栖化”的方式助力数字化人才的成长。此外,产学双方还可以通过在线化的方式,面向全社会,开放优质的产业互联网课程,助力企业和社会的数字化人才培养。学术机构还可以面向企业界征集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从标杆企业中沉淀数字化转型经验,同时以标杆的力量激励产业互联网的同行者。

(九)加强数字化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企业,特别是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要大力推进面向基层员工和新生代产业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新生代产业工人普遍只停留在接受中等教育的层面上,缺乏职业教育和培训,对职业目标不明确,但他们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强烈。随着城市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对产业工人的知识水平要求也相应提高。为此,有必要建立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虽然他们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用于个人的教育投资,但是由于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他们能承受的教育费用有限,因此,应该完善教育资金的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要引进和筹集社会资金,激励民间资本在教育培训中的投入。例如,安排好用于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的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建立稳定可行的经费管理与保障制度。参照美国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优先策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适当调整职业培训的重点,千方百计地加快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可以优先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切实增强远程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开放自主学习平台和自助学习支持系统,积极响应劳动力市场对技能需求的变化。

(十)借鉴“科技副总”模式,探索推进“数字化副总”模式。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产学融合中,如何解决发展中的人才困境是摆在福州面前的紧迫问题。到底要引进什么样的人才,引进来以后能不能用得上、留得住,这是问题的核心。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采取的“科技副总”的模式虽然是为了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但是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这一做法也是值得借鉴的,可以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引进“数字化副总”,促进福州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来安县各级领导干部走访企业1586人次,在推心置腹的交流中,收集梳理了238个企业需求。在摸清企业真实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来安县找到了滁州学院,经过反复协商,决定在来安成立滁州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来安中心。2020年8月,来安县与滁州学院正式签订了《滁州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来安中心合作共建协议书》。按照合作协议规定,来安县利用滁州学院的师资人才资源,建立“科技副总”模式,即由滁州学院教师挂职来安的企业副总经理或副总工程师,帮助企业科技创新。通过摸底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政府采取“订单式”向企业推荐人才,逐步完善建立起了“企业点单、政府派单、中心买单、企业评单”运行模式。企业在“科技副总”的合作模式中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比如:在安徽华欣药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挂职“科技副总”的邵玉田博士,是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挂职期间,他带队研发的“药用玻璃包装瓶内壁硅化”产品,得到兆科药业等大中型药企的认可,仅此一项产品订单额达800万元,为企业创造了150万元利润。

对人才而言,来安也做了详尽的规定。挂职“科技副总”的教师需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备相关领域突出科研工作经历和能力;科研方向和研究领域与企业研发内容贴近,并已取得一定实质性成果;拥有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等,以确保其服务企业的能力。“科技副总”不仅担负着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攻关任务,还担任着为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和输送的责任。来安县在为企业引进“科技副总”的同时,事实上也在进行着一个让高校教师走出校园转化科技成果、丰富教学实践的有益尝试和探索。通过与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设立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发项目等方式,把高校实验室“搬进”工厂,让企业尝到了甜头。对已签聘“科技副总”的企业,来安县财政给予每年拨付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副总”薪酬保障。同时,来安县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对企业产学研成果转化合作资金支付给滁州学院后,县政府按照最高40%比例奖补企业,进一步加大企业投研投产信心力度。来安县不仅对校企合作给予奖励和项目补助,还规划建设了一个双创园区,设立民营企业孵化器,为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

(十一)加强数字化创新成果线上展示。开设线上展示平台,加强对“福州标准”“福州智造”“福州服务”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示,聚集福州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人工智能、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食品安全、科技农业、生活服务等领域的数字化创新成果,全方位展示福州品牌的独特魅力,并通过提供信息服务,为推进福州的产学融合寻找着力点和合作机会。通过展示福州自主品牌发展成就,扩大福州品牌的影响力与吸引力,促进形成自主品牌消费热潮,同时激发福州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形成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十二)搭建企业数字化赋能与服务平台。当前,实体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挑战,有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技术方面、管理方面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物理系统、数字孪生、5G、云+边缘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数字化转型瓶颈,带来企业升级新动能。在福州市政府指导下,福州相关行业协会或中介服务机构可以聚焦企业数字化需求,联合若干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产业前沿分享、案例需求展示、政策解读、国际产业需求交流等方式,从技术对接、生态资源合作、场景落地等多个角度,为企业搭建精准的科技赋能与服务平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索服务新模式,解决企业面临的迫切需求与痛点。

(十三)建设数字化创新生态圈。一方面,由福州市政府主办或指导,各相关行业协会和高校、科研机构参与协办,举办科技创新成果和数字化应用展示推介活动,或者举办“走进科研院所”“跨界创新工作坊”“走进领军企业”“科研院所领导者跨界创新论坛”等活动,引导福州企业和相关高校、科研机构牢牢把握住当前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瞄准发展方向,找到发展之路,推动科技创新,推进数字技术应用。一是切实增强推动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坚持全球视野,坚定创新信念,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主战场,培育创新能力,发挥专业优势,提升数字化应用能力。二是打造和做强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推介活动品牌,营造科技创新创业氛围,建立服务高校和企业间沟通的渠道和平台,助力数字化创新生态圈建设。三是汇聚各方人才、信息、成果、项目等创新要素,辐射和带动高校和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和数字化建设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数字化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数字化应用从业人员理论与实践、科技与市场融合理念,掌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服务、成果评价、平台建设、方案编撰、对接转促等服务手段,培养一批具有跨界创新能力和数字化应用能力、弘扬跨界创新精神的数字化经理人队伍,打造一个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数字化服务人才互通有无的数字化创新生态圈层,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紧密结合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