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谷子白发病

发布时间: 2021-11-04

27
1499

谷子白发病是系统侵染病害,从种子萌发到植株抽穗后,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陆续表现出多种不同症状:(1)烂芽(2)灰背(3)白尖、枪杆、白发(4)刺猬头、看谷佬(5)局部病斑。

图片所呈现的症状为刺猬头、枪杆、灰背,下面依次对其三种症状进行介绍:

1.  刺猬头:这种症状的病株能够抽穗,但穗子短缩肥肿,全部或部分畸形,叶片伸长变形,呈尖刺状,向外伸张,呈刺猬状,称为“刺猬头”。

2.      白尖、枪杆、白发。抽穗前,灰背病株继续发展或植株新发病,病株上部2~3片叶片不能展开,卷简直立向上,叶片前端变为黄白色,称为“白尖”。经过7~10天后,白尖逐步变成深褐色,枯死,直立于田间,形成“枪杆”。以后芯叶薄壁组织解体纵裂,散出大量褐色粉末状物,即病原菌的卵孢子。残留的黄白色或灰白色丝状物(维管束),卷曲如头发,称为“白发",病株不能抽穗。

3.  灰背:从2叶期到抽穗前发病,病株轻者叶片变黄绿色,略肥厚和卷曲,叶片正面产生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状斑纹;重者叶片变短,叶色苍绿色,芯叶停止生长,形成僵苗。叶背在空气潮湿时密生灰白色霉层,为病原菌的孢囊梗和游动孢子囊。这一症状被称为“灰背”。苗期白发病的鉴别,以有无“灰背”为主要依据。

 在接下来介绍一下烂芽和局部病斑

1. 幼芽出土前发病,芽尖扭转弯曲,变褐坏死,不能出土而死亡为烂芽。烂芽在菌量大、环境条件特别有利于病菌

2.局部病斑。苗期病叶“灰背”上产生的病原菌游动孢子囊,随气流传播到健株叶片上,局部侵染形成叶斑。叶斑为不规则形或长圆形,初淡绿至淡黄色,后变为黄褐色或紫褐色,病斑背面密生灰白色霉层。老熟叶片被侵染后,形成褐色小圆斑,霉层不明显。

目前,谷子白发病是困扰咱们谷子发展的重要障碍,学校和各科研机构对白发病正在加速研究,但是我们要做到最大可能的防治,不然会影响咱的产量,下面通过五个方向对大家进行介绍

1.      选择抗病品种。咱们不同品种的抗性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抗病品种。

2.      栽培防病。咱们选择不同的栽培方式,促使幼苗早出土,减少病菌侵机会。

3.      轮作。谷子病菌可在土壤存活2年以上,种植时可实行3年以上轮作。

4.      种子处理。采用种子药剂包衣是预防谷子白发病最直接、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

5.      粪肥和堆肥要腐熟

      对于白发病的研究还在继续,但是咱们如果发现谷子地里出现白发病病株,尽早拔出,可以更好的减少病害,减少其孢子菌的传播。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