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山东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 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 2021-05-02

21
2364

       一、国家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战略背景与思路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发了全球经济结构重塑,正深度调整全球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大科学时代背景下,牵头或参与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不仅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利用国际专家的技术和才能,提高我国科学研究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和锻炼我国的科研队伍,带动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018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的通知》。“方案”要求聚焦国际科技界普遍关注、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影响深远的研究领域,积极牵头组织实施大科学计划,着力提升战略前沿领域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方案”明确了“三步走”的目标。

二、山东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情况

(一)山东省实施基础良好

山东省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与优势,2019年GDP居于全国第三;产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类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8.8:52.9:38.3调整为7.2:39.8:53.0。核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显著,青岛、济南、临沂/菏泽分别带动胶东、省会、鲁南三个经济圈,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近年来山东省确定了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的“十强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综试区、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叠加发力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大形势下,十强产业发展基础雄厚,潜力巨大。

(二)山东省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取得良好进展

《山东省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8-2022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规划》围绕海洋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生态环境、材料科学、能源科学、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8项大科学计划、12项目科学工程,建设提升30个科学实验室,不断强化源头创新和前沿技术供给。同时着力强化打造高端人才队伍、拓展多元投入渠道、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整合优质创新资源、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开放合作模式等六大支撑保障。

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成立山东省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工作专班的通知》等文件,成立工作专班,不断优化创新机制体制和资源配置,努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主要进展为:一是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实施提供了平台支撑;二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实施提供了技术储备;三是深化高层次科技合作,为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实施凝聚创新资源。

 三、山东省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主要难点和问题

 1.在围绕国家大科学战略要求、更好地适应山东省的科技创新发展,紧密联系山东省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重点不够突出。有些领域不具有明显的地方优势或领域特长,较难在短时间内上升到国家大科学研究层面;同时山东作为化工大省,产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化的需求迫切,但该领域并未纳入省大科学计划。

2.基础研究存在短板,顶尖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科技团队有待强化。近几年集中打造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但成立时间短,累积不足,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且在聚焦前沿交叉学科、布局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有待加强。在引进、培养及使用高端技术人才方面,需进一步摸索灵活有效的方式。

3.科技创新资源分散,统筹协调凝聚不足,科技协同凝聚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存在科技资源分散、多头投入的情况,尚未建立全省或全市整合起来的产学研平台。

四、提出对山东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对策建议的原则

1.高度原则:体现大科学内涵,符合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及国家总体战略要求,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重点解决涉及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卡脖子”问题。

2.优势原则:立足山东,服务国家战略,突出发挥在海洋科学、高端制造、超级计算、医养健康等领域的优势特色,争取上升为国家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3.带动原则:以大科学带动,利用大科学概念、理念和创新动力,全面引发战略性新动能,培育和打造新兴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五、山东省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对策建议

(一)应对新的世界格局,突出国家战略,集中优势力量,聚焦特色优势,梯次布局,统筹阶段性目标。

面向新的世界格局和我国发展形势,前瞻性地提出未来竞争优势的攸关领域和重点布局。集中优势力量,整合科技资源,在高端制造、海洋科学、超级计算、医养健康、农业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拥有较好的科技和产业基础的领域优先组织实施,打造创新高地,带动创新水平整体跃升。

(二)将高端制造、海洋科学、超级计算、医养健康等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大科学计划战略。

1.高端制造

围绕高速列车、海工装备、制冷设备、冲压设备、重型金属切削机床、内燃机等高端制造重点方向,布局和建设若干研发和实验机构,建设一批重大实验设施;围绕高端制造重点产业群,建设一批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解决重点产业群需要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之忧。

2.海洋科学

牵头整合全国海洋科技相关创新资源,酝酿发起大科学计划,进一步强化山东省在国内的海洋科技创新优势。重点发展:一是“透明海洋”计划,形成对以“两洋一海”与极区海域为核心的全球海洋系统感知、预测和保障能力;二是深海能源资源平台与数据库,研发基于下一代超算平台的深水油气数据库系统和三维深水地质模型等大科学平台;三是“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构建中国海洋药物资源信息系统,产出一批海洋创新药物。

3.超级计算

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与人工智能的良性互动与融合创新,推进新兴和传统产业集群提升发展;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促进根植山东、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超算互联网建设,构建“E级超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大科学装置集群;突破超级计算“卡脖子”技术,打造超算产业链和与之配套的自主可控超算软件生态,实现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4.医养健康

以数字化为引擎做大做强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围绕重大疾病、常见病领域开展药物原始创新,推动化学药、中成药和海洋药物的新药创制;推进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持续健康发展,研发新型疫苗、自主创新类抗体药物和重组蛋白药物等,并推动生命科学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3D 打印技术深度融合;着力发展新型、数字化医疗器械,打造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和产业化基地;加强互联网与医养健康产业的深度结合,推动智慧医养和预防医疗项目建设,促进数字医疗和互联网医疗综合服务和增值服务平台创新发展。

(三)建立和利用大科学装置和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为大科学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大科学装置,优先发展超级计算、海洋钻探、超高速电磁驱动系统、空间探测等大科学装置;发挥大科学装置和重要科学基础设施平台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建立先进的研发、制造和试验平台,提高创新速度;加强大科学装置在科研成果产业化及产业升级中的应用,开展材料表征和结构解析、材料的服役行为和规律研究,用原创思维和革命性手段,推动跨越式技术进步。

(四)优化重大创新资源布局,实施多元化人才战略,创新科技发展体制机制,为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实施提供更好的基础支撑。

优化重大创新资源布局,建设高质量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并建成多目标评价体系;实施“引智”战略,创新高端人才使用机制,搭建高水平智库平台,建立开放竞争、“引进+培养+使用”并重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制度创新,突出协同发展。面向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完善政策激励体系,统筹衔接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产业政策。

(五)化学化工是高新科技的重要发端和支撑,建议紧密联系国家需求与山东省实际,将高端绿色化工列入山东大科学工程

山东省是我国化工第一大省,是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势。一是煤炭、石油、原盐以及其它无机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化学工业的基础条件;二是石油化工是山东的支柱产业,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石化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8万亿元,虽然同比下滑46%(2018年3.48万亿元),但经营规模仍然居全国第一位,化工经济总量已连续28年位居全国首位。三是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在国际和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化工企业,研发平台和研发手段日臻完善,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四是地方及民营企业发展充满活力。

当前山东省石化产业发展还存在问题。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炼油、轮胎、聚氯乙烯、烧碱等重点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自给率低,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产品、电子化学品等生产缺乏。二是行业创新能力不足。三是化工产业布局散乱,全省拥有各类化工园区201家,入园企业2978家,入园率33%;入园标准不高,园区产业链延伸度不够。四是安全环保压力大。山东省化工产业的发展遇到了难以逾越的瓶颈,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要借大科学工程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高竞争能力。

化学化工是国家产业创新体系中最为关键的链条之一,是高新科技的重要发端和支撑,是信息、生命、制造、能源、材料等领域汇聚融合、颠覆式创新的先导,是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建议山东省将高端化工产业列入大科学工程,充分发挥产业创新体系中的关键链条作用,为提升转型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议加强导向性基础研究,鼓励化学化工的深度交叉协同,注重源头治理,推进本质安全及绿色化工工艺技术和装备的开发和应用;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建立覆盖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的感知、传输、数据分析、决策管理体系,提升安全环保治理能力和智能制造水平。

建议打造智能化产品工程,形成精细化工大数据、智能化化学结构设计和智能化制造的国际领先格局,在基因测序、精准治疗、光电显示等关键领域,寻求变革性化学品的设计新原理、新思路。在生物医学传感领域,开展医学荧光靶向探针、肿瘤光/声驱动治疗增敏剂等智能化分子体系及其器件系统研究,助力精准成像和靶向给药;在新能源和柔性光学显示材料领域,开展智能微电池、OLED发光材料、有机光阻、光刻、偏光材料等的原始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

        调研团队名单

       彭孝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  教授

      华    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教授级高工

      纪洪波   山东省科协 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王玉庆  中国石化集团科技部原副主任     教授级高工

      刘辛军 清华大学精密超精密制造装备及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端制造专家    教授

      董海峰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博士、研究员

      陆安慧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教授

      许中强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大科学装置专家

教授级高工

      杨学萍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战略信息处主任

高级工程师

      蒋克华  山东省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 教授

      孟庆涛  齐鲁工业大学国际商务系主任  副教授

      刘宝胜  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秘书长    研究员

      宫艳玲  中国化工学会副秘书长        高级工程师

      王    中国化工学会办公室主任      工程师

      郑启磊  山东省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人才研究所负责人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