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基于RFID仓储解决方案

基于RFID仓储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 2023-10-18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咨询
成果类型: 新技术
行业领域:
高技术服务业
成果介绍
基于RFID的仓储解决方案在提高仓储管理效率、准确性和可视化程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流程、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并为智能化仓储和物流管理奠定了基础。 基于RFID仓储解决方案提高库存准确性,传统的手动库存管理容易出现错误和盲点。通过使用RFID仓储解决方案,企业可以实时追踪和记录库存信息,准确掌握库存量、位置和状态。这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库存盈亏、防止商品滞销和过期等问题,提高库存的准确性和可视化程度。 基于RFID仓储解决方案提高物料追踪效率,在供应链和物流管理中,RFID仓储解决方案提供了强大的物料追踪能力。通过装载RFID标签的物料、包裹或运输设备,企业可以实时监控其位置、运输进度和状态。这使得物流调度更加准确和高效,减少了货物丢失和延误的可能性。
成果亮点
1.实时库存可视化:RFID技术可以实时追踪和记录物料、产品的位置和数量,通过与仓储管理系统的集成,实现对库存的实时可视化。企业可以准确了解库存的状况,包括库存量、存放位置、出入库记录等,从而提高库存管理的精确性和可控性。 2.自动化仓储操作:RFID标签可以快速扫描和读取,与仓储设备(如货架、输送带等)集成使用,实现自动化的物料识别、入库、出库等操作。这种自动化能够提高仓储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为错误的可能性,减少人工干预的需求。 3.高效的物料追踪和定位: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料、货物的实时追踪和定位。通过在物料上粘贴或嵌入RFID标签,可以准确追踪物料的运输路径和位置,以及监测其状态和生命周期。这使得供应链管理更加高效,能够快速响应需求和解决问题。 4.提供准确的供应链数据:RFID仓储解决方案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供应链数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实时、可信赖的信息支持。从供应商到零售商,整个供应链的物料流动、库存状态和交货时间等关键信息都可以通过RFID技术进行跟踪和记录,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运作、提升效率。
团队介绍
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 “工业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工业物联网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智能仪器仪表网络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得首批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称号和“重庆市杰出青年群体”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64人,其中90%的研究人员具有博士学位,拥有国家级人才4名、省部级人才19名。近5年,实验室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得各类省部级奖励18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川渝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承担40余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牵头制定传感网测试国际标准和物联网网络层标准技术报告,牵头制定国际国家标准49项(牵头制定国际3项,国家标准10项)。发明专利授权250项(PCT专利12项、美国专利授权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4篇。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工业物联网科技服务团 (重庆邮电大学) 评价时间:2023-10-26

黄庆卿

重庆邮电大学

副高级

综合评价

RFID仓储解决方案在仓储管理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优势,得到专家的广泛认可。专家们认为,该解决方案能够显著提高仓储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帮助企业实现实时的库存管理和物料追踪。通过自动识别和追踪物料的位置和状态,RFID技术大大简化了仓储过程,并减少了人为错误的风险。 另外,专家指出RFID仓储解决方案提供了全面的物流可见性,这是其关键优势之一。企业能够实时监控物料的运输情况,了解库存状况和物料流动,有助于改善供应链管理和订单履约的能力。这种高度的可见性使企业能够更好地优化运营和决策,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快速的服务。 专家们还强调RFID技术在物料安全性和防损方面的价值。通过标签的身份认证和追踪功能,企业能够减少盗窃和损失,并提升物料的安全性。对于高价值物料或易变质产品的企业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 尽管RFID仓储解决方案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但也存在一些挑战。专家们指出,初次实施这样的解决方案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并需要在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调试和优化。此外,RFID技术的传输范围和距离限制可能会对解决方案的综合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于大型仓库或跨国供应链来说需要更多设备和中继器的支持。 总的来说,专家综合意见认为基于RFID仓储解决方案是一种高效、可靠的仓储管理解决方案。它提供了自动化、实时追踪和物流可见性的优势,改善了仓储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提高了物料安全性。然而,企业在实施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性能因素,并根据自身需求做出明智的决策。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