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1-07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新技术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农业
成果介绍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复杂,污染风险依赖于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如何对区域农田重金属污染源进行快速识别与综合解析,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兼顾经济与技术可行性,制定区域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综合治理方案,从根本上减轻乃至消除农田重金属污染,是当前技术难点。 本技术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区域农田重金属污染源识别、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农田土壤重金属(镉,铅等)污染防治等。(1)因地制宜,防治结合。在定量识别区域土壤重金属来源和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体系。(2)分区分类治理。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农作物超标程度,进行技术组合和空间配置。(3)经济高效可推广。系统甄别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成因,依据种植模式(水稻、蔬菜),科学配制综合调理剂,降低土壤重金属活性80%以上,效果持续三年以上。(4)无二次污染,农作物达标率90%以上。
成果亮点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复杂,污染风险依赖于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如何对区域农田重金属污染源进行快速识别与综合解析,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兼顾经济与技术可行性,制定区域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综合治理方案,从根本上减轻乃至消除农田重金属污染,是当前技术难点。 本技术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区域农田重金属污染源识别、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农田土壤重金属(镉,铅等)污染防治等。(1)因地制宜,防治结合。在定量识别区域土壤重金属来源和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体系。(2)分区分类治理。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农作物超标程度,进行技术组合和空间配置。(3)经济高效可推广。系统甄别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成因,依据种植模式(水稻、蔬菜),科学配制综合调理剂,降低土壤重金属活性80%以上,效果持续三年以上。(4)无二次污染,农作物达标率90%以上。
团队介绍
实验室现有土壤分子生态学、土壤环境生物学、土壤污染与生物响应、土壤生态过程与生态重建和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五个研究组。固定研究人员26人,其中研究员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副研究员8人,助理研究员12人。博士后8人,博士研究生33人,硕士研究生24人,客座学生9人。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和转化机制;微生物、植物介导的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分布特征,土壤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传播,典型扰动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演替及适应机制;微生物参与的土壤污染物转化消减过程与机制;土壤污染过程模拟;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等。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 (-) 评价时间:2022-12-01

刘静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

干部

综合评价

本技术可以对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很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强化相应产品开发,加大产业链开发力度。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