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炭修复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炭修复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1-04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新技术
行业领域: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成果介绍
农田耕地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要求原位地有效修复,同时不破坏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功能。发展绿色、安全、环境友好的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既能满足这些需求,又能适用于大面积污染农地土壤的治理,具有技术和经济上的双重优势。 本研究开发出了可有效阻控水稻可食部分(稻米)中镉积累的生物炭阻控技术,其主要特征是将水稻秸秆在高温、缺氧条件下加工成生物炭,在水稻种植前期按照一定比例施用在镉超标土壤中即可。该技术目前正处于田间试验阶段,通过控制稻田水分管理模式,和施用生物炭为主的阻控技术,可使稻米镉含量约降低30-40%。该技术稻田超标镉阻控效率高,对于污染面积大,同时要求不破坏土壤肥力和生境的农田土壤修复比较适宜。该方法适用于中轻度镉超标的水稻田,特别是pH<6.0的酸性水稻田污染。但相对于镉超标5倍以上的重度污染土壤并不适用。
成果亮点
1、利用农业废弃物(如植物秸秆、牲畜粪便等)生物质,在一定温度下通过厌氧/缺氧经热解炭化制备成生物炭,将生物炭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入Cd、Pb污染的重金属农田土壤中。 2、生物炭具有多孔性和大比表面积的特点,同时生物炭中含有有机阴离子和碳酸盐等大量碱性物质,能够修复大量土壤中的重金属,实现重金属的固定,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在农作物可食部分的浓度,从而降低食物重金属对人体的毒害作用。 3、生物炭同时可以提高酸性土壤的pH,改善土壤酸化,提高保水率,进一步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团队介绍
实验室现有土壤分子生态学、土壤环境生物学、土壤污染与生物响应、土壤生态过程与生态重建和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五个研究组。固定研究人员26人,其中研究员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副研究员8人,助理研究员12人。博士后8人,博士研究生33人,硕士研究生24人,客座学生9人。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和转化机制;微生物、植物介导的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分布特征,土壤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传播,典型扰动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演替及适应机制;微生物参与的土壤污染物转化消减过程与机制;土壤污染过程模拟;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等。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 (-) 评价时间:2022-12-01

刘静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

干部

综合评价

本研究开发出了可有效阻控水稻可食部分(稻米)中镉积累的生物炭阻控技术,一方面农业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修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该项目技术思路方向很好,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当前政策要求,转化成熟度很高,值得支持推广。建议强化相应产品开发,加大产业链开发力度。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