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抗寒旱免埋土酿酒葡萄新品种及配套技术

抗寒旱免埋土酿酒葡萄新品种及配套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0-27

来源: 科技服务团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商标权,新品种,外观设计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农业
成果介绍
我国酿酒葡萄主产区属于极端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和早春严寒干燥,现主栽的起源于地中海式气候条件下的欧亚种葡萄品种(‘赤霞珠’‘美乐’等),在我国冬季需埋土防寒,夏季需要喷施大量化学农药进行病虫防控,劳动力需求量大,生产成本高,导致葡萄酒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竞争力弱,已成为目前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关键限制因素。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利用我国原产的抗寒旱能力极强的山葡萄与抗寒旱性差但品质优良的欧亚种栽培品种杂交,选育出‘北红’‘北玫’‘北玺’‘北馨’等高抗寒旱、优质的“北”字系列酿酒葡萄新品种。品种高抗寒旱,在我国所有酿酒葡萄主栽区域不需埋土防寒能安全越冬;抗病,减少植保用量;酿制的葡萄酒,品质优,风味独特。目前推广应用面积超过2.0万亩,以‘北红’和‘北玫’为原料酿造的红葡萄酒已获得24项国内外大奖。
成果亮点
高抗优质的“北”字系列酿造葡萄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实施,可减少劳动力用工40%以上,减少农药用量30%以上,解决我国葡萄酒成本高与同质化等产业发展的瓶颈,可提高我国葡萄酒产业的竞争力。 品种适应性强,可“上山下滩”,充分利用山地、沙荒地、盐碱地等边际土地,不与粮棉争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改善种植地的生态条件,可获得良好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团队介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葡萄与葡萄酒研发团队于1954年开始葡萄科学研究,是我国葡萄科学研究历时最长的研究单元。紧扣国家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重点开展葡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果实品质与抗逆性遗传规律和调控机制,葡萄大数据与基因编辑,育种理论与方法,高抗优质新品种选育等研究。2011年获批“葡萄科学与酿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8年与法国农科院波尔多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共建“葡萄与葡萄酒中法联合实验室”(LIA Innogrape)。目前团队在职人员有研究员5人、副研1人,高工1人、助研2人,博士后2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人,包含了国家杰青、千人、中科院百人、青促会会员等在内的一批优秀人才,以抗性、优质为核心,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抗优质葡萄新品种并开展产业化应用,引领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
成果综合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科创中国”葡萄酒产业科技服务团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评价时间:2022-11-22

王应宽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研究员

综合评价

成果针对目前葡萄品种劳动力需求量大,生产成本高,而且品种和酿造工艺雷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该成果综合考虑了中国既定的气候条件和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培育出抗寒旱免埋土酿造葡萄品种,实现了高抗寒旱、不需埋土防寒能安全越冬、、抗病性能强、品质优,风味独特、品种适应性强等目标,能够应用到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等地。该品种的培育符合我国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方向,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总体而言,该成果技术思路方向好,创新明显,建议下一步可完善葡萄酒产品结构,满足葡萄酒消费市场的个性需求,并进行大范围推广,为促进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对我国葡萄生产大国迈向生产强国做出贡献。
查看更多>

评价单位:- (-) 评价时间:2022-10-27

王诗文

宁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联合会

秘书长

综合评价

该项目主体内容为利用我国原产的抗寒旱能力极强的山葡萄与抗寒旱性差但品质优良的欧亚种栽培品种杂交,选育出‘北红’‘北玫’‘北玺’‘北馨’等高抗寒旱、优质的“北”字系列酿酒葡萄新品种。解决了我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存在的生产成本高与同质化等产业发展的瓶颈,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促进当地行业技术进步、扩大就业、增加地方税收,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项目所采用的工艺路线成熟可靠,项目产品潜在市场容量较大,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该项目的实施预计会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查看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