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混凝土桥梁隐蔽病害精细诊治技术及应用

混凝土桥梁隐蔽病害精细诊治技术及应用

发布时间: 2022-10-21

来源: 试点城市(园区)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新技术
行业领域:
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成果介绍
混凝土桥梁占我国85万余座公路桥梁的90%以上,在不利环境和超载等因素影响下,高墩高塔开裂、结构内部力筋锈蚀、压浆不密实、预应力损失等隐蔽病害日益突出,若未及时诊治,将严重危及桥梁服役安全。为此,本团队研发了系列创新成果,包括混凝土桥梁隐蔽病害智能精细诊断技术及装备、复杂不确定影响下混凝土桥梁安全性评价方法、预应力调控补偿的混凝土桥梁隐蔽病害处治技术。成果已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广州丫髻沙大桥、武汉军山长江大桥等100余座桥梁中成功应用,被国际权威专家誉为“开创性工作”,被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教授、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侯金龙教授级高工为首的专家组评价为“总体达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亮点
本创新成果应用前景广阔。我国混凝土桥梁占现有 85万余座公路桥梁的 90%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陆续进入老龄阶段,多将面临本项目所针对的病害困扰。本创新成果通过多学科交叉,发明了隐蔽病害智能诊断技术、混凝土桥梁安全性评价方法、预应力调控补偿的隐蔽病害处治技术。成果可为服役混凝土桥梁的隐蔽病害诊断、安全性评定、维修养护提供科学依据,能有效缩短维护周期,节约养护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环保性。成果已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广东丫髻沙大桥等100余座桥梁以及多家公司中成功应用。部分成果纳入了《钢管混凝土拱桥技术规范》(GB 50923-2013)、《桥梁拆除技术规范》(DB42/T 1253-2017)和《斜拉索更换技术规程》(DB42/T 1252-2017),产生经济效益2.58亿元,有力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赢得了国内外业界专家的高度认可,有助于开启桥梁现代化管养新模式,有效保障了路网安全,社会效益显著,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应用前景广阔。
团队介绍
戴理朝,男,1989年2月生,湖南邵阳人,工学博士,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10余项;在《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和《中国公路学报》等发表论文25篇;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公路学会会员;担任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Structure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审稿人;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长沙市知识产权转化奖。
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