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成果库 生鲜乳产量与品质提升营养工程

生鲜乳产量与品质提升营养工程

发布时间: 2022-10-12

来源: 试点城市(园区)

基本信息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
行业领域:
农、林、牧、渔业,畜牧业
成果介绍
针对我国引进和地方奶牛饲草料产品饲用品质低下导致生鲜乳质量下降的技术瓶颈,项目团队研发了以优化结构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发酵为核心的营养配置技术、以提高后肠道能量供给为核心过瘤胃保护技术、以及以植物提取物为核心生鲜乳功能成分靶向调控技术,填补了我国不同来源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同步发酵的空白,显著改善了奶牛日粮碳氮营养效率,有效缓解围产期奶牛的产奶量下降,实现了奶牛乳质量的稳步提升。当饲用苎麻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时,其适宜占比为20%~40%可取得较好的青贮效果;苎麻和稻草混合同步发酵饲料替代日粮中10%的苜蓿干草和玉米青贮可以通过增加乳脂率和乳总固形物改善生鲜乳质量。添加过瘤胃葡萄糖可使围产期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提高11.8%,血液炎性因子IL-8降低32.6%。迷迭香复合提取物的饲喂剂量为20g/天时,三河牛平均产奶量提高2.04kg/头/天,乳脂率提高12%。创建了以提升生鲜乳产量和品质为目标的饲-草-料一体化营养工程技术应用与示范新模式,授权发明专利5件,在湖南、内蒙古、江苏等省份的15家草业、奶业、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企业得到应用推广,新增效益1.5亿元,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成果亮点
率先研发了苜蓿鲜草和半干苜蓿青贮型日粮配制技术,实现了地方苜蓿有效替代进口苜蓿干草的饲养方案,建立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非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发酵日粮优化配置技术,研发了营养更加平衡的苎麻与全株玉米同步发酵草产品,形成了优质高生物量饲草料和非常规饲料一体化营养工程技术,显著改善了奶牛日粮碳氮营养效率;基于功能性和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研发了可减缓奶牛热应激、提高乳产量和质量的营养工程技术,增加了奶牛养殖企业经济效益。
团队介绍
该成果主要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农牧复合草食家畜健康高效养殖与生态服务团队完成,研发团队人数7人,全部为高级职称,经验丰富,分工明确。团队负责人谭支良研究员,科技部“畜禽消化道健康与养殖生态安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副理事长。已发表相关国际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成果资料
产业化落地方案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