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全面实施永川“一三五”总体发展思路,未来五年永川科技创新这么干!

发布时间: 2023-09-10

29
544

  为贯彻落实永川区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全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精神,全面实施“一三五”总体发展思路,永川区将围绕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区首位战略,构建科技创新“1356”工作体系,统筹布局科技创新资源,坚持创新制胜,使科技创新成为我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科技和人才支持。

图片图片图片

1

锚定“1”个总体目标

       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区研发投入强度2.2 %,高新技术企业229家,科技型企业1568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06件;入选“重庆英才”50人,位居区县前列。拥有创新靶向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中心等33个国家和市级科技创新基地。累计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25项,其中一等奖3项。今年我区启动实施创新主体“663”行动计划,1—6月新增科技型企业365家、已通过审核的高新技术企业79家,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01.67%、69.91%。

图片

       据悉,为充分解决创新主体实体不强,创新平台能级不够、分布不合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弱等短板和问题,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全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科技创新“1356”工作体系,设定工作目标,针对性制定了政策举措。

       其中,未来五年,全区科技创新将锚定“1”个总体目标,即:建设区域创新高地。

3

明确“3”个发展定位

       加快建设成渝中线科创走廊主阵地成渝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人才中心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纵深承载地。

5

聚焦“5”个主要目标

图片

       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通过创新主体培育、科技平台建设和科技人才引育等体系化建设,到2027年,全区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进入全市第一梯队。

       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成势。建设系列区级科技平台,提质市级研发平台,谋划布局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级创新平台,力争到2027年每个主导产业都有高能级科技平台支撑,创新平台集聚效应凸显。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到2027年,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数量实现双倍增,分别突破600家和3000家,力争达到650家和35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上工业的36%和22%。

        高素质科技人才支撑有力。聚集更多战略科学家、一流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到2027年,人才资源总量超过28万人,人才密度超过21%,研发人员实现倍增,重点领域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

        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制度性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开放创新生态基本形成,各类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5%,力争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

6

实施“6”大重点工程

       一是战略科技力量“引领工程”。具体要构建“412”科技创新战略布局,“4”是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区域科创高地;“12”是12个重要战略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及物联网、元宇宙、大数据、创新药物、生物制造、智慧农业、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先进光电与量子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绿色制造、再生资源利用等,并进行动态调整、迭代升级。提升现有创新主体科技创新实力,积极引育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区域创新的战略科技力量。

       二是企业创新主体“提升工程”。大力实施“663”行动计划,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力争规上企业研发平台建有率达到55%以上。建设创新联合体,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化有组织创新,探索工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化“揭榜挂帅”攻关机制,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战略性产品。

       三是科技创新平台“重塑工程”。加快建设以国家高新区为引领的核心承载区,打造科技创新集聚区,建好“永川科技创新中心”。紧密对接“2515”现代制造业集群,构建国家级、市级、区级科技平台体系,整合现有平台,积极谋划建设新的平台,以更大的平台优势形成更大的发展胜势。

图片

       四是产学研用深度“融通工程”。坚持开放合作,对接长三角、粤港澳等发达地区,联动西部科学城、成都高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主动承接成果溢出和产业转移,以支持小试中试和示范推广为切入点,开展一批重大成果转移转化。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科技金融支持,开展科技保险试点,推动成果与资本无缝对接。

       五是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工程”。持续深化“双招双引”,扎实推进人才开放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培育壮大重点人才队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六是一流创新生态“优化工程”。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做好全周期、全要素科技创新人才服务。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数字赋能。提升多跨协同、高效联动的创新项目组织能力。持续释放创新活力,提质建设“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积极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来源  永科技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