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解析

技术需求基本信息

0 / 2000
0 / 1000
万元

技术需求解析

0 / 500

技术研发指南

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es)是由美国的 Larry L.Hench 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出的一类新型无机非晶态生物医用材料,可用于骨、齿及皮肤创面修复,在临床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可同人体硬组织和软组织形成很好的生物结合。这些优异性能源于材料所具有的特殊组成和硅氧网络结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生物活性玻璃在生理环境中一方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矿化沉积形成类骨的碳酸羟基磷灰石(hydroxyl-carbonate-apatite, HCA),促进材料同宿主组织形成骨性结合;另一方面,材料所释放出的SiCaP等元素组分(以离子或离子基团形式)可以通过基因激活作用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促进骨组织再生修复。近期的研究表明,生物活性玻璃所释放的离子或离子基团还具有一定的免疫调控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以及促进巨噬细胞从 M1 型向 M2型极化,降低炎性反应,同时具有一定的促血管生成的作用,这些功能均有利于促进病损组织的再生修复。目前硅元素在促进组织再生修复方面的作用机制已经引起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的兴趣。生物活性玻璃的研制成功引起国际生物医学材料学界的高度关注,而生物活性玻璃作为含硅组织再生修复材料的典型代表,带动了生物活性材料这一重要研究方向的形成及发展,被誉为第三代生物医学材料。所谓生物活性材料是指当材料植入体内后,可在材料表面/界面引起特殊生物或化学反应,促进或影响组织和材料之间的连接、激活细胞活性并促进新组织再生的生物材料。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glassBAG)是一类能对机体组织进行修复、替代与再生、具有能使组织和材料之间形成键合作用的材料。生物活性玻璃在1969年由Hench发现,是由SiO2Na2OCaOP2O5等基本成分组成的硅酸盐玻璃。生物活性玻璃的降解产物能够促进生长因子的生成、促进细胞的繁衍、增强成骨细胞的基因表达和骨组织的生长。它是迄今为止唯一既能够与骨组织成键结合,同时又能与软组织相连接的人工生物材料。

相比较静电纺丝法和熔融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而言,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具有以下优点:(1)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生物活性玻璃的整个过程所需的条件均比较温和,溶胶-凝胶过程基本上是在室温下进行,后续的热处理温度在600~700℃,这要比熔融法(1350℃)制备生物玻璃低得多,实验操作更加简便;最关键的是,该方法使制得的生物玻璃由致密材料变成了多孔材料。(2)材料的纯度和组分均一性得到提高。化学成分的均勾性可达分子级别,比熔融法使用的微米级粉末原料的混合均匀度提高了104-105倍。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因具有纳米级微孔、较高的比表面积及孔隙率、较高的化学活性及吸附特性,使其在制备组织修复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通过表面接枝、复合以及生物组装来实现骨修复有关的蛋白和生长因子的粘附与生长等,使材料具有了更好的组织修复功能。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具有多孔的结构,且密度小,比表面积高,生物活性相对较高。在保持其生物活性的前提下,其化学组成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调整,其形貌,尺寸大小都可通过工艺来控制。并且可以在低温合成,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热膨胀,避免热应力集中导致的裂纹开裂现象。

解析专家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