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解析

技术需求基本信息

0 / 2000
0 / 1000
万元

技术需求解析

0 / 500

技术研发指南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具有耐干旱、耐盐碱、耐贫瘠等优异性状,是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与粮食作物生态位互补的重要经济作物。我国的向日葵种植面积保持在100万公顷左右, 居世界第六,以食葵种植为主(约占总面积的95%以上),而欧美国家以油葵为主。中国的食葵种植面积占世界的一半,是食葵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的向日葵生产区,面积占全国的50%以上,是我国向日葵种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随着向日葵的大面积连续(重茬)种植,向日葵菌核病等顽固性病害蔓延严重,导致许多主产区停种或无规模化种植。菌核病是最具破坏性的一种真菌病害,由数量多基因控制,现有的栽培向日葵中至今尚未发现高抗或免疫资源,抗性育种难度大。若短期内仍无法有效控制菌核病,向日葵产业在我国东北部主产区很可能会在3-5年内退出主导地位。抗菌核病品种选育是恢复东北部主产区以及确保中国食葵大国地位的根本保障。因此,如何从大量的种质资源尤其是野生资源中挖掘耐菌核病等有利基因,选育出耐菌核病向日葵新品种,是当前向日葵产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1)建立菌核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

建立科学的菌核病表型鉴定技术和标准流程,建立准确的、操作性强的菌核病抗性室内鉴定方法,是挖掘菌核病抗性基因的关键。

(2)筛选抗(耐)菌核病资源,鉴定抗性基因。从现有的野生种、地方品种及其他栽培品种,筛选抗(耐)菌核病资源;鉴定抗性基因,开发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实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建立准确的、操作性强的菌核病抗性人工鉴定方法;

2、筛选耐菌核病核心资源3-5份;

3、开发与菌核病抗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2-3个;

       4、转育抗(耐)菌核病核心自交系2-3份。

解析专家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