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是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关键要素。近年来,吴忠市人民医院牢固树立“大人才观”,认真落实“智汇吴忠1345行动”部署要求,坚持“人才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以三甲医院评审为契机,以推进重点专科建设为抓手,以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和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为目标,多措并举开展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用医院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人才支撑。
“引”字为先广纳贤才让“金凤凰”常来常有为
2024年4月20日,中央博士服务团成员、吴忠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郝盼盼领衔的医学创新团队与山东大学合作解决了SGLT2抑制剂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的难题,填补了吴忠市医疗卫生领域的此项科研空白。“研究成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为其临床诊疗指南的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郝盼盼说。
中央博士服务团在吴忠落地开花是吴忠市人民医院大力引进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夯实医疗基础的生动缩影。去年以来,吴忠市人民医院以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跨省高水平医疗合作。其中,该院心血管内科成立“郝盼盼医学创新工作室”,外聘专家贾绍斌被评为“吴忠市特聘专家”,申报的“心血管危重症救治中心专业技术能力提升项目”获批2024年第一批吴忠市级人才项目。并借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折剑青博士工作室合作协议、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贾绍斌教授工作室合作协议以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学博士的医学创新专业能力,持续推进心血管内科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在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和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方面成效明显。
筑巢引凤、广纳贤才。吴忠市人民医院深化柔性引才计划,不断拓宽渠道,切实抓好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推动引才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发力,加强人才引育“带土移植”,打造人才“磁场”,让更多的专家和人才为该院所用,让吴忠市医疗卫生发展硬核升级。
“周主任,该孕妇贫血,肺部感染严重,心肌酶、凝血功能等检查结果均明显异常,多脏器功能损害,血压持续低,呼吸过快,初步考虑为脓毒血症……”
2024年8月,接到消息后,吴忠市人民医院产科立即启动危重孕产妇救治方案,组织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具体的诊疗方案,进行相关检查。随即,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帮扶专家周娟成功实施剖宫产手术,孕妇顺利分娩。终止妊娠后,周娟还带领科室医师不断调整治疗手段,密切关注产妇的生命体征,经过9天全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产妇生命体征平稳,身体恢复良好,复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近5年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选派32名副高及以上技术骨干、医学博士担任吴忠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产科、普外科执行主任,实行双主任管理机制,全面负责科室的医疗、科研、教学及行政管理工作,为吴忠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我将一如既往地发挥技术优势、专业优势、科研教学优势,在临床诊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传帮带’作用,在学科建设、科室管理、医院发展上传经送宝、建言献策,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周娟说。
在“沪宁”“京宁”“闽宁”合作背景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马晓生博士团队、中日友好医院郭万首教授、北京友谊医院主任医师牛应林、李钧等24名区外医学专家定期来吴忠市人民医院开展学科指导,通过手术带教、学术讲座、疑难会诊等方式为消化内科、普外科、骨科等科室系统培训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同时,该院还持续强化区内大三甲医院的战略帮扶合作,与62名区内专家签订协议,点对点交流指导,在“传帮带”中提升医疗人才队伍整体能力素质,真正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在自治区、吴忠市预引进人才政策的支持下,吴忠市人民医院高质量推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预引进力度,制定《吴忠市人民医院预引进在读博士和在读“双一流”院校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试行)》,通过引才公告宣传自治区、吴忠市以及医院预引进人才政策,对符合医院学科发展规划的优秀在校医学博士和“双一流”院校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德能勤绩廉综合考察。据了解,预引进优秀在读大学生工作开展以来,该院先后签约了8名优秀在读人才,吸引了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兰州大学医学院、广州医科大学等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到医院发展。
住房安居、科研项目、生活补助、职称评聘……随着一项项引才政策的落地,为医院打造区域医疗服务中心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医院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近5年来,该院共计招聘研究生45人,线下完成“政策进校园”预引进人才政策宣传10余次,各项人才培养经费支出近3000万元,发放高层次人才安家费500余万元。
厚植沃土“育”出菁英让“人才棋”走活走出色
人才重“引”,也贵在“育”。吴忠市人民医院放眼长远,抓实人才培养,变“输血”为“造血”,让人才队伍实现可持续发展。
吴忠市人民医院青年医生马薇薇的成长轨迹就颇具代表性。2024年8月,她顺利完成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取得医学博士学位,成为医院首位自主培养的医学博士。
马薇薇从一名医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固然与个人努力分不开,但更离不开医院的大力支持。3年前,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专业技术和科研能力,她积极响应医院“学历提升和人才培养”政策,报考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并被录取,完成学业期间,参与国家级项目课题3项,在SCI和中文普刊上发表论文5篇。
回忆起漫漫求学路,马薇薇难掩激动:“特别感谢医院的大力支持与培养,让我顺利完成博士课程,作为医院的新生力量,我将带着激情、学识、信心和责任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以更好的能力、更精湛的技术为百姓服务。”此后,她的求学事迹一经发布,就引发了该院职工学历提升和持续学习的高涨热情,49名职工报名宁夏医科大学在职硕士学历提升班。
吴忠市人民医院系统谋划人才培养路径,构建新进人员、青年骨干、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四级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实施百名医疗骨干培养工程,通过专题培训、外出研修、学术交流、名师带徒等形式,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诊疗水平。选派316名医护人员赴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知名大型三甲医院进修学习,974名骨干参加了区内外的短期学术交流和研讨培训活动,一大批医疗人才“走出去”开展学习实践,有力提升了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该院先后有4人荣获国务院、市政府特殊津贴,1人荣获自治区“塞上名医”,11人荣获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4人荣获自治区青年托举人才,2人荣获自治区先进工作者,1人荣获“吴忠英才”,6人荣获吴忠市“优秀人才”,40人被认定为吴忠市高层次人才,获批市级人才工作室4个,吴忠市特聘专家1人,获批市级人才培养项目19项,批复资金393万元。
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人才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支撑,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医疗人才队伍,是提升医院服务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有效且必然的途径。吴忠市人民医院以“识才之眼、育才之方、容才之量、聚才之能、用才之智”的举措,积极推进人才培养,让一批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让“温情港”越建越暖心
“引”“育”人 才是前提,“留” “用”人才是关键。为了让人才安心扎根,吴忠市人民医院持续打好“温情牌”、搭好“英雄台”,积极发挥区、市两级人才培养项目和人才政策优势,从发展前景、福利待遇、人文关怀等方面出发,给予人才生活上有周到的保障、工作上有施展的舞台,努力营造有温度、有前景的良好环境,用情用力让人才既愿来又愿留,让人才队伍在医院稳定下来。
2024年10月24日,吴忠市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团队受邀参加中华医学会第三十二次医学影像技术学学术大会,与国内外众多影像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相关从业人员齐聚一堂,互相交流。大会上,该院青年医师张帅以“AR患者主动脉根部参数在心动周期中动态变化的MDCT评估”为题作了发言。
张帅是该院签约引进的“双一流”院校优秀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去年通过自主公开招聘考试入院工作。总结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他最大的感触是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进入了“加速度”阶段。“初入医院,和蔼可亲的领导、热情的同事都让我对放射影像科这个大家庭充满期待。一年的时间里,我已经熟练掌握该科室相关技能操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珍惜每一个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病人提供更加周到和高效的服务。”张帅说。
仔细询问病情、查看病历资料,对疑难病例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与科室医护人员共同探讨诊疗方案。这是吴忠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师王静的工作常态。
与张帅一样,毕业于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王静到医院工作快两年了。王静坦言,是吴忠市人民医院优越的环境、丰厚的资源、良好的人文环境、优质的引才政策让她更加坚定了留在吴忠的决心。“王静到我们医院工作后,除了享受市人才办发放的20万元一次性入职补助外,我们还将为其发放15万元安家费。”吴忠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钧说。
乡愁“落地生根”医疗人才“开花结果”。
2024年9月28日,“才惠家乡·‘医’心为民”系列活动在吴忠市人民医院举办。多位宁夏籍专家围绕针刺疗法防止脑中风的新思路、脊柱硬膜外脂肪增多症的诊治、颞叶癫痫的研究进展、急诊介入治疗病例分享等多方面内容,带来精彩的学术讲座。
同时,各位专家教授分别深入中医科、泌尿外科、放射影像科等科室,为科室医务人员提出了详细的诊疗意见,同时分享了最新的诊疗方法。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博士、湖南中核肿瘤医院总经理兼长沙中核康复医院院长李富军教授说:“大家虽长年在外省工作,但始终情系家乡的变化与发展,只要家乡需要,将发挥自身专业所长,不遗余力为吴忠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两个月后,“才惠家乡”系列活动暨中央来宁博士服务团吴忠行活动走进该院,中组部第24批博士服务团秘书长刘爱华博士携手5位博士团成员通过健康义诊和学术交流,为近200名群众进行了健康义诊、宣教科普等服务。
8岁的苗苗(化名)在前期病理检查中被诊断为“左侧眉部皮肤肿物”,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在得知专家博士团要来吴忠,苗苗的母亲立即在该院皮肤科进行了预约,并让孩子接受了手术治疗。“听说都是区外三甲医院的博士团专家来义诊,所以我一早就带着孩子过来了,本来想到外面医院去做这个手术,但是今天博士团专家说在这就能做,帮我们节省了很多麻烦呢。”苗苗的母亲说。
近年来,吴忠市人民医院除了打好“政策牌”“服务牌”“待遇牌”之外,更在打好“乡愁牌”“感情牌”上下功夫,发挥亲情、友情、乡情的情感纽带作用,活用血缘、地缘、业缘的社会联结功能,以引才的诚意、聚才的智慧、育才的良方激活人才的乡愁记忆,让各类人才反哺家乡建设,赋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如今,高层次人才在推动医院学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了解,吴忠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被遴选为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成功创建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16个、专病门诊33个,全院34个专科设置97个亚专业。成功备案宁夏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吴忠分中心、宁夏骨与关节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吴忠分中心等5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柔性引进专家来院服务532人次,开展疑难手术397例,门诊服务3234个单元,学术讲座126场,接诊患者4.6万人次。开展高难手术和新技术新业务53项,极低体重新生儿救治、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复位术、单孔腹腔镜技术、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ERCP等多项手术填补了技术空白。多次邀请专家就科研项目申报相关内容进行培训指导,2024年,获批32项课题,创医院历史新高,其中,郝盼盼申报获批的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和卫健委重点攻关A类项目均是医院首次获批同级别科研项目。
张钧说:“我们将全面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打好人才‘引育用服’组合拳,有效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和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全力提高人民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吴忠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