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解码创新深圳补齐发展短板

发布时间: 2022-12-09 15:52:12

21
1032

□本报记者薛婧李爱民

哈尔滨市科技局副局长董继文在深圳市科技创新委挂职近半年,零距离接触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圳模式”,谈到收获,他表示将学习借鉴深圳创新理念、创新政策、创新生态、创新氛围,扬鹏城之长,补冰城之短,在深化深哈科技合作中走出新路。

记者:40年前,深圳仅是一个边陲小镇;今天,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在创新能力的提升上哈尔滨市可以向深圳学习什么?

董继文:深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正是以创新为引领,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优势,发挥政策链、服务链和资金链“三链”齐驱合力,构建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体系,持续打造一流的创新人才、创新载体、创新企业、创新生态,为深圳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之都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科研机构稀少,一度被视为深圳科技创新的“短板”。为补足这一短板,深圳不断加大投入,采取超常规手段打造全链条创新载体,形成了一批集“大科学装置、基础研究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海外创新中心、双创孵化基地”于一体的全链条创新载体,依托各类创新载体,全力加快源头创新,在很多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以华大基因研究院、光启高等研究院为代表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发一体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在成果转化方面彰显体制机制优势。与深圳相比,哈市基础研究实力雄厚,但体制机制不优不活的短板突出,导致哈市科技优势始终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这些都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并加以应用。

记者: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人才是关键,企业是主体。在引进人才和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方面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董继文:走出深圳机场,映入眼帘的“深爱人才、圳等你来”的广告语,体现了深圳对人才的渴求。当其他城市正集中精力“招商引资”时,深圳已将重心转移到了“招才引智”上。一系列创新政策、举措的出台,都紧紧围绕着促进人才引得进、留得下、干得好而展开。深圳还编制了各领域全球最顶尖的目标人才团队引进清单,建立全球“猎头机制”,实施“一人一策”的定向精准招才计划,形成“孔雀东南飞”、人才“量”、“质”齐升良好态势。与深圳相比,哈尔滨大学大所众多、大型国企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资源丰富是哈尔滨的“长板”,但如何真正在全社会营造起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改变人才外流的现状,是当前哈市亟待补足的短板。

深圳的发展历程决定了创新的核心力量在企业。通过实施“独角兽企业培养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深入挖掘一批核心技术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领军企业,通过“靶向”精准政策扶持,促进科技企业提质增效,涌现出一批各自领域“隐形冠军”企业,为深圳经济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奠定基础。与深圳相比,哈市科技企业数量、质量和创新能力都有待提高,应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计划”,不断壮大高企集群,为哈市振兴发展积蓄新动能。

记者:观念是行动的指南,观念破冰,行动才能突破重围。在观念上我们还需要向深圳学习什么,从而为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体系提供思想上的引领?

董继文:深圳不仅是创新之都,更是一个“观念的孵化器”。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是深圳创新文化的精髓。针对企业,深圳建立了试错保险、试错担保和政府补贴机制,最大程度降低创业失败损失。针对党政机关,深圳市委建立了容错、纠错机制,按照“三个区分”原则,对于一心为公、勇于担当的干部,只要不是主观故意,行为上没有谋私,即使在改革创新中出现了问题,也会予以最大限度的宽容。当前,哈市正处于振兴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改革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亟须尽早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宽容、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打消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顾虑。

在创新生态体系中,政府角色定位于为创新活动提供有效的市场环境,降低企业创新门槛。政不扰企,企不媚政,各守其责,各出其力。政府严格履责,到位不越位,缺位就补位;企业专心经营,遇事“找市场不找市长”,不需要费心与政府搞关系。政府从重视招商、GDP增速等显性效率转向重视打造软环境等隐性效率,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体系。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该转载内容及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接洽;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