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原始创新策源力 向生物医药全国强区迈进

发布时间: 2022-09-30 17:26:47

24
1210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天津打造“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的重点之一。

作为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经开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优化顶层设计、升级产业结构、激发科技创新动能,下大力气涵养产业生态,努力把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十年来,创新技术领跑全国、创新企业层出不穷、研发实力飞速跃升、产业人才加速聚集……从依赖外资投入,到形成以自主研发为主的产业氛围,从医疗器械一枝独秀,到六大板块全速推进,天津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走出了一条以原始创新策源力撬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如今,天津经开区以占天津市3%的面积,创造出天津生物医药产业51.6%的产值,牢牢扎稳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和底盘,正以风生水起之势向全国生物医药强区迈进。

全链扩容 十年诞生国家级产业聚集区

就在两个月前,航天泰心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HeartCon型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火箭心”,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正式上市。这款国内最早开展研究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人工心脏,其采用的磁液悬浮技术,关键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等水平。它的上市,将打破高昂的进口费用壁垒,造福广大晚期心衰患者。

同样是自主研发,世纪康泰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去年获批上市的高次亲水非球面可折叠人工晶状体打破了白内障治疗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其中一款镂空襻可折叠人工晶状体还是国内首款能够实现悬吊功能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获得欧盟CE认证。

在国产自主创新产品崛起的背后,是天津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条清晰轨迹。厚积三十年,回望上世纪90年代,以诺和诺德、施维雅、葛兰素史克、哈娜好等为代表的世界医药巨头进入国内,不仅是天津经开区,甚至也是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始点。本世纪初,随着天津市产业战略东移,金耀药业、中新药业的落户为经开区注入了国有企业的雄厚实力和现代中药的创新种子。而天津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是在2010年代之后。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经开区锚定天津市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中心区的定位,战略前瞻、谋篇布局、奋楫争先,在生物医药领域着力引育创新型企业,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十年间,天津经开区生物医药产值增长2.3倍以上,诞生了康希诺、凯莱英、康龙化成、瑞奇外科、赛诺医疗、海河生物等一批明星企业,产业链“长尾”不断延伸,产业发展呈现出“滚雪球效应”。目前,天津经开区已形成涵盖化学制剂、生物制剂、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医药研发服务外包(CRO)、互联网智慧医疗等六大方面10余个细分领域的全链产业集群。

截至2021年底,天津经开区生物医药类企业达到400余家,占全天津市的80%,集研发、技术转化、生产制造、场景应用的产业链条已颇具规模,全年产值实现404.6亿元,同比增长46.9%,跑出了明显的“加速度”。天津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先后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发改委“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色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方名单”、“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一个具有优势竞争力的产业聚集区正在中国北方崛起。

自主创新 诸多单项领域领跑全国

2009年,4个人的团队从一间实验室起步,康希诺刚刚在天津经开区注册成立的时候,还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带着“创新不止,世界无疫”愿景和韧劲,创始人宇学峰带着技术和团队,一头扎进疫苗自主研发和生产转化的事业中。2014年埃博拉疫情爆发,这家创新企业站到了世界创新疫苗研发舞台的中央; 2021年4月,国内唯一一针剂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获批;2022年7月,四价流脑结合疫苗曼海欣首批产品成功发运;最近康希诺又获得了新冠肺炎疫苗“全球通行证”,全球首个可吸入式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克威莎®雾优®获批作为加强针纳入紧急使用。一步一个脚印,康希诺凭借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今已成为拥有五大核心技术平台,掌握多项疫苗核心知识产权及专有技术,建立20余项创新疫苗产品研发管线,并实现与全球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创新研发,全球多地联合生产的大企业。同时也成为中国科创板开板以来首支“A+H”疫苗股。

拥有几乎相同创业经历的凯莱英医药集团,是另一个孵化于天津经开区并发展壮大的自主创新企业典型代表。作为一家纯技术驱动型的CDMO一站式综合服务商,从籍籍无名到完成“A+H”两地上市,跃升全国第一、世界第五,凯莱英仅仅用了12年。

从跟踪仿制向自主创新的转变是我国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的原生动能。在天津经开区,“康希诺”、“凯莱英”们的故事接茬上演。如今,在生物医药这条新赛道上,天津经开区创新不断,多点开花,诸多单项领域领跑全国。

天津第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赛诺医疗,在全球拥有19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及独占许可,今年,其研发的HT Supreme™支架首次在爱尔兰成功完成商业植入,标志着中国原创高端药物支架正式布局全球市场。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间充质干细胞库,申报了国内第一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药物的昂赛细胞基因公司,在我国已批准的14项干细胞药物临床试验中独占4项,领跑国内细胞药物研发。

输血医学细分领域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天津德祥生物,其自主研发的微流控血型检测技术相关发明专利已获得13项授权,目前进入上市辅导期。

在天津经开区生物医药版图中,有排名全国医药服务外包行业前三的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和凯莱英,也有来自诺和诺德的国内规模最大胰岛素生产基地,来自诺维信国内规模最大的工业酶制剂生产基地。还有国内首家微创外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奇外科,PO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自主开发商微纳芯,体外快速诊断平台研发企业中新科矩……这些企业的研发成果和产品都具有行业领先水平并能够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近年来,随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天津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氛围浓厚,高质量发展态势凸显。数据显示,目前经开区70%以上的生物医药企业进入发展稳定期,实现业务扩张和稳定盈利。区内已产生高新技术企业109家,领军企业11家。

行业“黑马”加速领跑,“种子”企业蓄势待发,天津经开区生物医药企业正蕴含着强大的潜能优势。

增势赋能 “三驾马车”涵养产业生态

一个个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除了“种子”本身的强劲力量和产业集群式发展的“阳光”,产业生态的“土壤”同样是最重要的生命之源。十年来,天津经开区着眼科技赋能、产融结合和研发转化,下大力气培植企业发展和产业扩容的“沃土”。如今,正是这“三驾马车”成就了天津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的不竭动力。

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密密匝匝的红色小楼中,分布着数十家互联网医院,患者只需要一部手机,在家动动手指,就能享受到线上问诊、复诊配药、药品快递到家等全流程医疗服务。不久前,来自全国的8家医疗健康产业领军企业将其前沿创新业务——数字疗法板块落地天津经开区,进一步拓宽了互联网医疗的想象空间,释放出发展新气象。

目前,天津经开区已聚集了以零氪科技为代表的数字辅助诊疗,以高济医疗、科瑞泰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以橙意人家为代表的数字化社区医疗服务,以及泛生子、恒瑞医朵云、京东健康等智慧医疗领域头部企业50家。互联网医疗与实体医药产业互融互生的“泰达模式”初现雏形。

康希诺与京东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创“互联网+疾病预防”数字化解决方案;零氪医疗与默沙东、诺华、阿斯利康等签署全面合作协议,积极拓展智慧药房、智慧诊疗、健康管理和创新商业保险等新领域;橙意人家通过“便携医疗设备+远程云平台+健康大数据”深耕慢病健康管理和预防医学;依托国家超算中心,区内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生产流程优化和“互联网+医疗服务”可获得算法、算力和医疗数据共享支持……在天津经开区,数字科技赋能实体产业,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对于科技型创新企业来说,资金同样是存活和发展的命脉。

日前,天津经开区天大科技园里孵化出的本土企业天津全和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获得2800万A+轮融资,投资方由滨海创投、中科海河基金、滨海知识产权基金共同组成,资金将用于加速企业mRNA和小核酸药物核心原料业务的投产转化。全和诚在关键原材料方面突破技术和工艺壁垒,实现了国产化替代,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年收入破亿,融资撬动新动力后,预计到2025年内收入破10亿,并完成IPO上市。

在关键时刻,为给像全和诚这样的企业“帮上一把”,这样的事情天津经开区着实没少做。通过联合中信建投证券、天津OTC、北交所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进行全方位上市辅导;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取消实物抵押、减免费率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企业授信,解决融资问题;通过撬动本土VC/PE,动作频频,不断布局哺育本土企业……天津经开区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仅今年上半年,区内一批重点科技企业就已累计获得十几亿元风险投资。

辖区内的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是天津经开区科技创新企业的孵化摇篮。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已逐步构建起“专业平台+众创空间+孵化器”的新机制,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做好药物研发、企业培育孵化、创新平台建设,亮出了全新名片。截至目前,研究院累计为滨海新区,乃至天津市培育企业350家,包括新培育上市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9家、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2家、天津市雏鹰企业33家。

包括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在内,天津经开区还有天大科技园、亚历山大孵化器、生物医药研发大厦等15家孵化载体,服务着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孵化面积达到22万平米;生物医药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机构30余家,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技术工程中心8家,天津市企业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23家;有效授权发明专利700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00件。

今年3月15日,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便利化水平,让生物医药企业就近享受高端技术服务支持,在天津经开区的推动下,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市药监局在滨海新区设立“1+3”模式药监滨城技术服务窗口,将药品检验、医疗器械检测、化妆品监管等重点领域的审评查验、检验、药物警戒等专业技术服务延伸到企业 “家门口”,节省企业因频繁往返办理此类业务而产生的成本,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大大增强了生物医药企业对区域产业发展的信心。如今,依托天津市生物医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经开区由10余位院士及一批顶尖专家学者领衔,汇集了生物医药领域从业人员20000余人,其中科研人员2000余人,104人次获国家和天津市级人才称号, 40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正在经开区扎根创业。

“十四五”已开局。去年,京津冀特色细胞谷试验区在天津经开区挂牌。天津经开区将以“细胞谷”建设为全新契机和突破点,继续扩大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围绕“研发核心区”和“转化核心区”,重点建成以疫苗和小核酸药物为代表的生物医学新技术生产基地、打造建成细胞治疗中心和生产基地,建成集研发、转化、应用、生产于一体的细胞产业聚集区,成为滨海新区乃至天津细胞产业的前沿技术策源地、质控标准引领区和生物产业聚集区。

在生物医药这个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赛道上,天津经开区一路向前,奔向更辉煌的未来。

 

来源:天津经开区-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