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宁夏:绿色科技助力 又见一湖春水

发布时间: 2022-07-04 10:51:24

关键词: 科创宁夏 科技 绿色 发展
24
947

  前几天,“2022年中国有约”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宁夏沙湖自然保护区。

  湖内碧波荡漾、湖外金沙环绕、湖上沙鸥翔集、湖底锦鳞游泳,一众外媒记者、中外网络达人目光所及,处处有景、处处皆趣。

  “真想在这儿住上一个月,好好欣赏一下沙水相依的绝美景色。”俄罗斯自媒体作者Sabina Makarova直言。和她一样,游览沙湖后,惊喜、意外成了不少采访团成员对沙湖的印象。

  可如果几年前这些外来友人看到沙湖,恐怕就难有如此赞誉。

  沙湖这块让宁夏人骄傲多年的“碧玉”,曾在几年前蒙上灰尘,遭遇了自己生命的低谷——“十二五”以来,随着气候变化、旅游发展以及周围农业灌溉退水方式变化等影响,沙湖水质下降,水生态系统退化,呈中度富营养状态。

  沉疴积弊在2016年最为严重,那一年,沙湖的水体水质降为劣V类,生态问题被中央环保督察点名要求整改。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走绿色发展之路,科学推进生态保护策略,创新绿色科技必不可少。

  一场由自治区党委政府牵头制定顶层方案,我区科技、生态、水利、农垦及地市等多方单位联动,乃至在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环境保护科学研究专项支持下,采用东西部科技合作模式,由区内外环保、水利等方面大院大所联合把脉会诊、对症下药的生态诊疗开始了。

  “沙湖水体碳、氮、磷及有机质污染解析及防治技术研究”“沙湖水质综合分析项目—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高浓度成因解析研究”“沙湖水质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一项项课题先后展开,各方均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借助对沙湖的全方位诊疗机会,深度开展一场生态科研活动。

  一次次实地调研、一场场头脑风暴,在各方专家的努力下,逐渐厘清了沙湖水环境水生态退化成因,并针对性提出治理对策——“外部隔离、内部循环、沉砂净化、污水外迁、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

  修建防渗隔离沟、清淤治理排水沟、建设隔离沟植被缓冲带等一系列破题先手,将沙湖周边污水、废水、农田退水拒之湖外,减少外源污染。

  接着先后分两期实施了湖水内部循环工程,建成投用6000亩氧化塘。湖水经泵站提升至氧化塘,经过三级氧化后再次入湖,增加沙湖水域的流动性。

  建成320亩新沉砂池,对220亩老沉砂池实施清淤扩容,让沉砂池充分发挥“净水器”的作用,同时利用农田灌溉间隙对沙湖补水,大大改善沙湖水质。

  又重新完善沙湖南岸污水管网铺设,完成北岸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扩建;新建一座日处理量24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将沙湖南北岸周边生活污水全部纳入管网集中处理。

  如果说以上措施像是对沙湖动手术,那么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就更像是给沙湖安排术后康复。

  沙湖周边2.3万亩范围内的鱼塘、耕地全部实施退渔还湖、退耕还湿,全面禁止人工养殖和耕种。还连续两年在湖中种植2500余亩芦苇,以芦苇种植代替生物浮岛,美化净化水体。一系列生物措施,削减了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等污染因子。

  关停沙湖景区垃圾填埋场、整体拆迁房屋圈舍、搬迁乃至拆除清理部分旅游设施、对鸟岛区域限流游人……种种举措谋的是未来长远,为的是让沙湖青春常驻。

  在沙湖治理过程中,科技的力量从未缺位。这项治理工程先后开展科技攻关项目8项,为沙湖水质目标确定、水生态修复、水华防控预警、水华应急处置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沙湖的美丽容颜就在这样科学、系统、全面的治理中重焕生气。

  2018年,沙湖水质消除劣Ⅴ类,达到Ⅴ类;2019年水质提高到Ⅳ类;2020年至2021年达到Ⅲ类。沉水植物面积较2018年增加了30%,水生植物达到15种,鸟类品种由2011年的178种增加到目前的210多种。

  2019年,沙湖被科技部、生态环境部认定为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2021年,入选全国美丽河湖提名案例。而今年,沙湖又入选全国首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

  良好的生态在回归,沙湖的生命力在经过低潮徘徊后重现蓬勃。又见一湖春水,不仅带来人们愿望成真的喜悦,也凝结成一种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启示。(宁夏日报  记者 和牧川 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