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一体化推进城乡数字化发展 激活经济增长新动力

发布时间: 2022-07-01 10:08:24

24
1054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延续,大国博弈与局部冲突加剧,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面对日益严峻的内外部发展形势,如何坚持稳中求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必须把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数字产业化引领作用,强化产业数字化驱动效应。”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肖荣美如是说。她强调,尤其要把握广大农村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纵深的重要优势、增强经济韧性与活力的重要着力点,构筑更加畅通、统一的城乡一体数字化发展大循环,创新适农数字化产品与服务供给、挖掘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有效需求、激活农村地区产业数字化潜能,切实助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

重要切口激活新动能

构建城乡一体数字化发展大循环,是促进供需协调同扩大城乡就业岗位供给有机结合的切实措施。肖荣美认为,构筑城乡一体数字化发展大循环是基于“数字视野”,积极利用广阔国内大市场探索实现“新动能助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精准落地的重要切口,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促进供需动态协调。在供给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加速渗透,先进感知与遥感、数据采集与传输、人工智能决策与预警等技术的应用能够不断提升生产、流通与交易环节的智能性、精准性、绿色性,加速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并助力保障粮食安全。在需求端,2021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05万亿元,是2017年的1.6倍,但是总体占比仍有巨大发展空间。全面激活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潜能,能够实现合理有效扩大内需,保障相关市场主体发展空间。此外,农村与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也将进一步扩展国内有效投资空间。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22年,在全国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中,新开工项目25个,带动各方面投资超过1900亿元。其中,西部地区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6倍。可以说,农村与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有可为。

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扩展城乡就业可能性边界。平台经济、直播带货与短视频、乡村文旅民宿以及普惠数字金融等农村信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供给的创新实践,消除了城乡经济机会在地理上分布不均的障碍,加速城乡间产业协同及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全方位提升创业与就业可能性。“近年来,我们在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中也发现,相比于农村地区传统创业实践中开饭店、奶茶店及服装店等低水平重复性供给,农村居民通过互联网开展创业活动,更有可能获得高于当地创业平均盈利水准的超额收益。互联网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使得‘乡愁’可以传递,使得农业生产的自然景观、文化价值等属性可以变现,激活了农村居民的创新创业原动力。”肖荣美说。

三管齐下服务稳增长

如何以城乡一体数字化发展大循环实现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肖荣美表示,这需要基础设施、整体方案、数字技能三管齐下。

首先,要夯实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根基。以农村地区新基建与数字化服务作为拓展投资空间的重点领域,深化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农村地区固定、移动宽带网络建设,加速推进5G、卫星互联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在满足条件的农村地区部署,扩大覆盖范围,提高网络质量;推动对农村地区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加速改造城乡能源、交通等传统基础设施,提升远程实时监测、在线运维以及数据运筹优化能力。

其次,要加快城乡三次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将数字化和信息消费作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实措施,以“提质、增效、扩需”积极应对下行压力。深化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鼓励企业、社会组织进一步提供技术、平台、人力等要素支持,强化品牌建设、网络营销以及现代物流建设,建立更高水平的农村电商体系。支持企业部门积极探索农村信息消费新业态和新模式,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开展“下沉业务”,探索适合农村地区的文旅民宿、在线教育/医疗以及普惠金融等信息消费的创新发展模式。

最后,要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全民数字技能培育与普及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数字技能相关体系架构,研发与完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数字技能政策工具包”,完善从顶层设计到配套政策的制定,打造数字技能培育体系;推动农村地区多层次数字技能教育、培训基础建设;推动数字技能课程在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中普及,创新“家庭”“社区”培训等学习渠道;开展对公共服务人员的专门数字技能培训,发挥其带头作用。加大政策、资金的支撑力度,保障智能终端、学习场所等供给;保障城乡居民能够有效参与数字经济活动。(记者杨赞)

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