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科技助力让备春耕更“智慧”

发布时间: 2022-03-30 15:53:29

29
1170

随着第一车化肥运抵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

基层各生产队麦场

掀起了备春耕生产热潮

卸化肥、扛袋、码放

怀揣梦想的职工们

铆足干劲忙碌着

一曲充满希望的

“新春之曲”已悄然奏响

        沃野复苏,不负农时。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紧盯农时,2月份以来,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甘河农牧场分公司第三生产队职工正在积极检修大马力拖拉机,呈现一派忙碌景象。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同样的热情洋溢,同样的热火朝天。“我们队麦场职工分为4个卸化肥小组,轮班卸车、换班休假。”呼伦贝尔农垦上库力农牧场公司第四生产队党支部书记张亚良说道。

微信图片_20220330154859.jpg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耕”,种子检验、测土配方、农艺推广……随着土地冰雪消融,一批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让春耕备耕生产更加科学高效。连日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紧盯农时,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有序推进春耕备耕工作。

微信图片_20220330154902.jpg

各基层单位还充分利用

小麦种子发芽率实验

根据不同种子品种

在春季备耕前

提前实操看种子出芽情况

优选出芽率高

种子大小一致的精品种子

从而播种时在源头降本增效

还在不同地块

设立农作物生长试验田

根据土壤类型

种子品种的不同

以土壤测试和肥料应用为基础

总结作物需肥规律

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

微信图片_20220330154906.jpg

大田还安装了高清摄像头

地里埋藏传感器

机车安装智能终端

这一系列融入互联网+

机械化、智能化等

现代技术的手段

让有着近70年历史的

农垦人惊叹不已

微信图片_20220330154910.jpg

        由中科院计算所牵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东北地理所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在呼伦贝尔农垦大河湾农牧场公司开展的“黑土粮仓”项目,2021年4月份正式实施,大河湾黑土地保护项目已经初步打通了多源数据采集、融合,分析决策到智能农机装备无人化精准化执行的全环节与全流程。项目简称后将探索构建“数字化智能决策+无人化精准执行”的黑土地保护“大河湾模式”,并面向五大黑土典型区域大兴安岭东南麓8000万亩黑土地进行复制推广。

微信图片_20220330154921.jpg

        即将进入春播关键期,上库力农牧场公司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给机车安装作业智能终端。“播种质量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职工李雪刚说,“安装了智能终端后,在驾驶室内就可以实时了解作业和油耗情况。有了这个智能终端,播行直、接茬准,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提高了播种质量。而且各项数据的统计汇总,也解决了手工统计数据耗时耗力、不及时不精准等问题。”

微信图片_20220330154925.jpg

微信图片_20220330154928.jpg

充分利用遥感、无人机

传感器以及人工取样等多种手段

结合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与农艺技术勾勒本底数据图谱

给农垦企业开辟出一条

科技稳粮丰粮的新途径

微信图片_20220330154932.jpg

        上库力农牧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英君说:“相比传统方式,无人机30分钟就可以采集2000亩土地的基础数据,实时监测叶片氮含量、病虫草害情况、地表有机物覆盖率,相关数据与实验室化验结果完全相符。不得不承认,科技赋能农业之后,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

科学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精准农业用药等植保作业

智能实施节水灌溉

探索出减肥减药

保护生态、绿色增产的新模式

既保证粮食安全 更保证粮食品质

据了解,今年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制定全年种植计划,2022年计划种植面积576.07万亩,包括小麦、油菜、大麦、玉米、大豆、水飞蓟、马铃薯、甜菜、莜麦、牧草、中草药等。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结合种植计划,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及所属单位切实做好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采购计划,科学合理做好各项物资运输储备工作,为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图文来源:《呼伦贝尔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