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试点城市(园区)> 新闻详情
点赞

“中国造”生物材料有多厉害,看完一定会自豪

发布时间: 2021-11-30 19:11:40

27
1240

看到生物材料四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是人造骨,假牙,还是人工瓣膜?

图片1.png

这些生物材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大量的患者送去了福音。

通俗来说,生物材料就是能够在人体中使用的材料。

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的生物材料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

由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主办,上海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承办、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1年中国生物材料大会在上海举行。

图片2.png

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兵教授,他介绍了中国生物材料领域的一些颠覆性突破。

图片3.png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前沿的成果吧!

原发恶性骨肿瘤以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为多见。

图片4.png

这是一种让人色变的可怕的疾病。

在过去的治疗中,选择截肢的比较多,但是一些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即使截肢,也难免发生转移。

中国科学家发现了羟基磷灰石这个材料的神奇作用。

羟基磷灰石其实是人体和动物骨骼的主要无机成分。

图片5.png

恶性骨肿瘤切除后,人体骨骼经常会有缺损,需要填充,科学家们发现如果把羟基磷灰石放在缺损位置填充,三年临床随访数据显示,80%术后填充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恶性骨肿瘤患者未复发。这对于骨肿瘤患者来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接下来,我们来说下胶原蛋白。

图片6.png

说起胶原蛋白,你会想到什么?很多女士会想起猪蹄和猪皮,因为这些食物能补充人体体内的胶原蛋白。

但是很多中老年人看到胶原蛋白也会有所担心。因为这是一种促凝血材料,它极易引起血液凝固,在血管内部会引发血栓,引起脑梗和心梗。

但是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和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努力,在世界上首次开发出人源化胶原蛋白这种全新的生物材料,其氨基酸序列的重复单元与人类自身胶原蛋白氨基酸序列特定功能区100%相同。

这种人造胶原蛋白实现了功能的神奇逆转,它们从促凝血材料变为极其优异的抗凝血材料,从血管“拥堵制造者”化身为“自我修复专家”。

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把它们涂在血管支架上,获得了非常好的内皮再生功能,促进血管的良好修复,这种技术有望催生国际领先的下一代血管支架产品。

图片7.png

而在妇科治疗中,这种人工胶原蛋白可以高质量地修复子宫内膜损伤。

图片8.png

接下来,再来说说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突破。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出生缺陷。

图片9.png

图片10.png

婴儿出生前在母体内,母亲的脐带血会将带氧气的血液源源不断地传递到胎儿体内。此时,胎儿心脏内各大心室是连通的,可以为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但当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离开母体,脐带被剪断后,他们心脏内部的心室之间无法实现彻底关闭,会导致有氧气的血液和没有氧气的血液混合在一起,流入心脏各个心室,这种缺损严重影响幼儿的正常生活。

上世纪90年代,一项开创性的微创手术诞生了,医生们将一个由镍钛合金丝材编制定型而成的封堵器经股动脉送入心脏进行封堵治疗。30分钟内就可以完成一台心脏修补手术。

图片11.png

封堵术封堵心脏的心室

虽然这种手术效果很好,但是存在远期风险。

因为其无法自然分解。植入人体的金属封堵器的固定尺寸可能会带来远期风险,如心脏传导阻滞等。

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通力合作,历经近10年的不懈努力,共同研发出了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完全可降解心脏封堵器产品,可以在完成心脏缺损的修补功能后逐步降解并被人体组织安全吸收。

这种创新型的完全可降解封堵器的降解周期是以人体组织修复周期设计而成,封堵器如同一座桥梁帮助自体组织攀爬修复,在前6个月成功完成封堵功能,然后开始逐步降解,一年后实现“介入无植入,植入无残留”的健康理念,还给孩子一颗健康柔软的心脏,让先心病患儿和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中国造”生物材料在心衰治疗方面的重大突破。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状态。

图片12.png

心衰的死亡率很高,病情较重的心力衰竭患者,其一年的存活率只有50%,而病情较轻的,其四到五年的存活率,大约也是50%。可以说这种疾病相当凶险。

严重的心衰患者,在临床上往往需要心脏移植手术才能治疗,风险极高。

图片13.png

但是心脏移植的供心数量还是非常有限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心衰患者最多的国家。

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杭州德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西京医院通力合作研发了一系列新型生物材料,运用经导管微创介入的方法将其植入到患者心脏内部,获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这类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极佳,不仅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还能潜在地改善心脏内部的微环境,促进心脏功能的长期有效恢复。

王云兵举例说,西安的一位患者,患病后基本上需长期卧床。今年3月,他在西安的西京医院进行仅40分钟左右的微创手术,将这种新型生物材料植入体内。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1个月后,这位患者的心脏功能显著改善。今天他已经能像普通游客一样在西安城内四处观光旅游,基本回到了正常生活。

科学家们还在努力,希望研发更多优质的生物材料,更多地造福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