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解析

技术需求基本信息

0 / 2000
0 / 1000
万元

技术需求解析

0 / 500

技术研发指南

阜平红枣产业及其对县域经济的重要性:红枣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及药用价值,素有“木本粮食,滋补佳品”美誉,是集药、食、补三大功能为一体的保健果品。民间也有“日食三枣,长生不老”之说,历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阜平县是全国著名的大枣之乡,枣产业是阜平县最大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阜平重点产枣区有阜平镇、平阳镇、城南庄镇、北果园乡、台峪乡、王林口乡、大台乡、史家寨乡等8个乡镇135个行政村,涉及约3万户13万人口。全县枣树种植面积25万亩,年产鲜枣10万吨,产量约占河北省10%。枣产业收入占全县农业总收入25%左右,占产枣区农业总收入30%-50%,高的达80%。二、当前阜平红枣产业提质增效面临的植保问题:1.枣缩果病长期为害,导致优质果率降低。导致枣缩果病原因复杂,长期以来难以有效解决,发病较重园区病果率超50%,严重降低优质果率,经济效益锐减。2.枣病虫绿色高效防控技术短缺。枣树病虫发生种类多样,山区环境导致不同园区发生早晚不同,但缺乏准确高效的测报技术,导致农药施用不精准,病虫防控效果较差,用药量偏多;阜平大枣基本为山地枣园,年轻管理人员短缺,多为年龄较大的农村留守人员,传统的病虫防控方式效率低且安全风险较大。开展阜平大枣顽固性病害枣缩果病的重点研究和形成大枣病虫的绿色高效轻简化防控技术,是亟需解决的产业实践问题,对于提升阜平大枣的稳定生产、提高优质果率从而提高价格收益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相关难题的克服,可保障当地枣企业的红枣产量、红枣品质,提高产品档次、扩大销售、促进生产规模,扩大红枣生产区农产品的收购消化,带动本地红枣产业的振兴。

1、当前阜平红枣产业提质增效面临的植保问题:1.枣缩果病长期为害,导致优质果率降低。导致枣缩果病原因复杂,长期以来难以有效解决,发病较重园区病果率超50%,严重降低优质果率,经济效益锐减。2.枣病虫绿色高效防控技术短缺。枣树病虫发生种类多样,山区环境导致不同园区发生早晚不同,但缺乏准确高效的测报技术,导致农药施用不精准,病虫防控效果较差,用药量偏多;阜平大枣基本为山地枣园,年轻管理人员短缺,多为年龄较大的农村留守人员,传统的病虫防控方式效率低且安全风险较大。开展阜平大枣顽固性病害枣缩果病的重点研究和形成大枣病虫的绿色高效轻简化防控技术,是亟需解决的产业实践问题,对于提升阜平大枣的稳定生产、提高优质果率从而提高价格收益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相关难题的克服,可保障当地枣企业的红枣产量、红枣品质,提高产品档次、扩大销售、促进生产规模,扩大红枣生产区农产品的收购消化,带动本地红枣产业的振兴。

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为害的植物保护措施。做到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发展前提下,科学控制植物有害生物为害、保护植物健康生长、满足人们对农产品高产、优质、安全要求。

该项目要求明确枣缩果病优势菌原和主要病虫种类,调研明确主要病虫的流行规律,确定其监测方法和防控指标;(2)试验筛选针对主要病虫的高效药剂3-5个;(3)明确无人机弥雾防控的技术参;(4)制定以栽培管理为基础,以病虫精准测报、高效药剂适时施用、无人机高效弥雾等为综合防控措施的枣缩果病和枣病虫绿色高效防控的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2个。

解析专家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