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埋场未填埋区积存渗滤液的雨污分流需求
价格 双方协商
地区: 湖南省 长沙市 市辖区
需求方: 湖南***公司
行业领域
能源与环境
需求背景
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作业面与未填埋区域未做分隔,填埋区内所有降雨均汇入库区底部,尤其是暴雨情况下雨水将溢流至库区被污染形成渗滤液,增加渗滤液外溢风险及处理成本。渗滤液大量积存导致填埋作业无法正常进行,且库区积液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极大的加重了后续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负担,存在安全风险,增加了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费用。
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
1. 填埋区与未填埋区域未分隔 生活垃圾填埋场作业面填埋区与未填埋区域未做分隔,导致降雨时雨水汇入库区底部,尤其在暴雨情况下雨水溢流至库区被污染。 2. 渗滤液大量积存 由于填埋作业无法正常进行,渗滤液大量积存,导致库区积液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并增加了后续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3. 渗滤液外溢风险增加 填埋区与未填埋区域未分隔导致渗滤液外溢风险增加,特别是在暴雨天气下,渗滤液溢流至库区外部,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4. 渗滤液处理系统负担加重 渗滤液大量积存导致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负担显著增加,不仅增加了处理费用,还可能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处理效率。 5. 安全隐患加大 渗滤液积存和外溢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存在安全隐患,如沼气的产生和扩散,对周围居民和植物的生存有较大影响。
期望实现的主要技术目标
1.填埋区与未填埋区域有效分隔
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 50869-2013,填埋场应设置防渗系统和雨污分流系统。通过设置有效的物理屏障或隔离措施,防止雨水进入填埋区,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如,防渗层渗透系数应小于1×10^-7 cm/s,确保雨水无法渗透到填埋区。
2.雨水收集与导流系统
填埋场应设计防洪与雨污分流系统。建立高效的雨水收集和导流系统,将降雨引导至指定区域进行处理,避免雨水直接汇入库区底部。如,雨水收集系统的排水能力应能应对当地年均降雨量、年均最大3d/7d降雨量、年均最大月降雨量等,导流管道的直径和坡度需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3.渗滤液处理能力提升
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HJ 564—2010,渗滤液处理工程的总体要求包括工艺设计、检测控制、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如,处理系统的设计处理能力应至少为每日产生的渗滤液量的1.5倍,以确保在暴雨期间也能高效处理。
4.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
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 50869-2013,填埋场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隐患排查。例如,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库区积液检测,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5.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
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HJ 564—2010,环境监测项目包括渗滤液水质、地下水水质、大气质量等。例如,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渗滤液中的COD、BOD、氨氮等关键指标,一旦超标立即报警。
6.成本控制与资源优化
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 50869-2013,填埋工程技术应科学设计和规范施工,使填埋工程技术可靠、经济合理。例如,采用先进的生物处理技术(如MBR膜生物反应器)和资源回收技术(如沼气发电),降低处理成本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
处理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