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民

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润滑材料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9月26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西市,籍贯山东莱西。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1987年、1990年在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润滑材料与技术的研究工作。建立了空间润滑研究平台,揭示了空间润滑材料的作用机制,通过结构设计和组分调控发展了多个系列空间润滑材料,应用于我国的航天工程。研究提出了滑动和关节轴承润滑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突破了高性能润滑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研制的系列化固体润滑材料在多个航空型号工程获得应用。系统阐述了润滑剂作用的摩擦化学和摩擦物理机理,设计制备了低摩擦、抗磨损、高承载的多个种类的合成润滑油脂及添加剂,用于装备制造工业。

查看详情

邬贺铨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

查看详情

雷清泉

哈尔滨理工大学

雷清泉(1938年7月-),汉族,籍贯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绝缘与电缆技术专业,中国工程院院士,绝缘技术专家,哈尔滨电工学院主任、教授,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 1962年,雷清泉任哈尔滨电工学院助教,曾作为德国汉诺威大学访问学者,日本大阪大学访问学者,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发明了共缩聚制备新型省醌黑高聚物粉末材料的新方法,发现了新的导电规律,制成了原始创新性的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解决了国际上半导电高分子粉末材料在传感器领域长期未获应用的多项技术难题,成为此领域的开拓者,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译著6部。他曾获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模范教师、黑龙江特等劳动模范,2009年获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龙江英才”称号,荣获中国电介质物理终身成就奖。[1][2] 雷清泉院士身上体现出‘献身科学、只做第一,终生学习、持之以恒,艰苦朴素、阳光向上’的宝贵精神品质,是哈理工人需要认真学习和传承的宝贵品质。[1]

查看详情
共1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