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碳中和青年科学家沙龙在京举办

发布时间: 10月22日 发布来源:中国科协

24
10739

10月19日—20日,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碳中和青年科学家沙龙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本次沙龙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未来研究会承担,3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围绕“全球气候变化与一带一路”“气候变化与农业”和“农业碳中和”等议题开展交流研讨。本次沙龙由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赵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马洁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王旭辉共同担任执行主席,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侯天为担任学术秘书。

马洁华以“全球气候变化与一带一路”为题,展示了2000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的时间序列,2023年成为最暖一年。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全球平均温度已经突破巴黎协定中规定的1.5度阈值。全球大部分陆地区域降水变率不断增强,超强台风、飓风、强降水带来的洪涝灾害以及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一直维持在高位。讨论发言中,北京师范大学周沙、北京大学俞妍、复旦大学袁嘉灿等分别从陆面植被变化以及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利用野火天气指数进行火灾风险预警、高空间异质性影响下的全球气候变化评估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农业大学赵闯在“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的影响机制及模拟研究”报告中,解析了气温升高、降水模式变化对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与替代种植、粮食结构调整的应对方案。讨论发言中,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雒文涛、中国海洋大学刘阳等分别从极端干旱下草地生产力的影响机制、气候变化对海洋鱼类资源和渔业生产的深远影响及其机制等方面,分析了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北京大学王旭辉作“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收支:进展和挑战”报告,针对全球变暖排放中二氧化碳约占70%,来自农业的甲烷排放约占30%的普遍认知,提出加上氧化亚氮排放,农业排放约占50%的观点。由于计量农业温室气体收支很复杂,涉及通量项较多,目前我国甲烷排放控排计量基础相当薄弱,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收支现状与挑战很大,在农业减排方面的责任和压力也很大。讨论发言中,南京农业大学江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柏兆海、中国农业科学院蔡岸冬等分别从稻田碳排放控制措施、系统性加强中国畜禽产品直接与间接供应能力、土壤有机碳形成转化和稳定等方面,交流了自己的观点。

与会青年科学家发言踊跃,围绕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交流研究成果,提出各自的观点。大家一致认为,全球气候变化与农业碳中和的定量研究是当前的科学前沿,气候变化与农业碳排放的互馈机制仍存在不足,应融合气候、农业、碳循环等多领域构建“全球变化与农业碳中和大模型”。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政策引导,建立跨学科、多领域、区域间合作的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共享平台。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晓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程萍与青年科学家们进行了对话交流,希望青年科学家们以此次沙龙为契机,加强合作,共同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农业碳中和贡献力量。会后,青年科学家们赴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进行实地考察。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供稿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