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科创中国·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发布时间: 2023-04-20

19
1099

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日前出席中国科协主办,中国通信学会、“科创中国”金融科技产业服务团等单位承办的“科创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论坛暨(2022)第六届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大会时发表题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主旨演讲。他表示,科学把握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肖钢指出我国在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方面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积极进展与成效,但三者循环畅通还面临不少堵点和难点。

一是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1817亿元,占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比重的6.5%,投入规模及占比持续上升,但与发达国家普遍15%以上占比相比差距仍较大。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基础研究投入就更少。2021年我国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中基础研究占比仅为0.5%,明显低于欧美国家5%以上的企业基础研究投入水平。以半导体行业为例,2021年全球研发支出805亿美元,其中美国公司占56%,韩国公司占11.9%,欧洲公司占8.1%,中国大陆公司占3.1%。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且近年来有扩大趋势,2021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351亿美元,同期美国、德国、日本分别为顺差779.8亿美元、376.3亿美元、186.4亿美元。

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成果转化主要分为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率和专利产业化率。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率,在农业领域为1.2%,美国为6.5%;在材料领域我国为1.9%,美国为17.8%;在能源领域我国为1.7%,美国为19.5%;在网络信息、制造与工程领域转化率更低。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1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5.4%,其中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分别为46.8%、3.0%、15.8%。我国高校、科研单位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明显低于发达经济体,比如,美国高校专利转化率为50%左右。

二是产业竞争能力有待增强,价值链地位有待提升。以2022年8月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为例,我国企业实力大幅提升,上榜145家(内地133家、香港3家、台湾9家),连续四年超过美国,而且资产总额占比、营业收入占比、净资产占比、人员占比均超过美国,但净利润占比19.32%,低于美国的40.22%。我国内地企业平均收入利润率为5.02%,低于500强企业平均8.2%和美国企业11.11%;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14%,低于平均1.94%和美国企业3.23%;平均净资产利润率为9.19%,低于平均14.77%和美国企业21.9%。

据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底全球工业上市公司数量7754家,其中,我国1416家,排第一位,大大超过美国的529家,但我国工业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69万亿美元,低于美国的4.19万亿美元;净利润1128亿美元,低于美国的1250亿美元。

三是金融供给结构不合理,支持科技与产业力度有待加强。长期以来,房地产占用了过多的金融资源,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支持不足。银行信贷追求收益确定性与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存在矛盾,制造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供求不匹配,金融服务能力不适应,制约了金融作用的发挥。据银保监会统计,2021年新增制造业贷款2.8万亿元,取得较大突破,但仍只占当年新增各项贷款的1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贷款新增5807亿元,仅占当年新增贷款的2.9%。

为进一步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优化企业研发投入结构,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肖钢建议:

第一,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加大基础科学研发投入,强化政府在采购、军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聚焦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健全鼓励科技创新制度,建立多元考核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为科研提供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文化环境。构建连接科技与产业、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政产学研用”等各方资源,探索形成龙头企业、配套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人才跨界认知水平,重视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

第二,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大产业研发强度,向价值链高端进阶。促进高技术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融合,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支持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健全产权与专利保护机制,让企业能投敢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围绕关键技术领域开展科技项目攻关,促进关键技术、人才、资本等多种要素的相互驱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高耗能企业绿色改造、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延伸,实现优势产业的内涵集约发展。

第三,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强大的科技金融体系。一是进一步健全银行信贷政策风险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增加科技贷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特别是优惠长期贷款和资本性工具,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估值认证、交易流通体系,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知识产权证券化。二是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创新的枢纽作用,健全长期资金投资机制,更好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和国有企业风投基金的引领、示范作用。三是创新运用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科创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四是积极发展科创保险,坚持“政府支持+商业运作”的模式。对科技创新的风险进行分散、转移和消化。五是实时总结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实践,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扩大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六是进一步健全国家级和城市级的产融合作平台,探索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的模式。

 

来源:CIC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专家委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