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完善标准规范,促进预制菜产业向万亿级别产业发展壮大

发布时间: 2022-12-09

24
1396

近日,农产品品质提升与食物营养专业科技服务团专家刘锐博士、聂莹博士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发表关于预制菜产业发展方面的观点、看法。随着预制菜概念的火爆,近两年不少企业竞相入局,发力预制菜产业赛道。有机构预测,未来3年至5年,我国预制菜产业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产业。可与所有处于发展初期的产业一样,预制菜产业也面临着不少痛点,诸如菜品品质不可控、同质化现象严重等质疑短期内不可避免。针对记者关于预制菜产业如何发展的疑问,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锐认为,发展预制菜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新途径,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不过,预制菜全产业链长,产品和消费渠道多元,目前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难度大。在整个产业链条上,预制菜企业需要大量优质食材,农业生产端则为预制菜企业提供优质农产品,但二者对于优质的定义和认知有时却是不一致的,从而导致一方面预制菜企业苦于采购不到品质稳定的优质食材来保证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农业端大量优质农产品销售不出去,或是只能贱卖。很多农产品在市场上不能实现优质优价,在工厂和厨房里不能物尽其用,致使我国农产品出现结构性、区域性供需不平衡。刘锐告诉记者,传统农业生产重点关注规模、成本、产量及农产品的外观品质,往往忽略了食品加工、餐饮、流通等二三产业对农产品的加工品质、食用品质、营养品质等的内在要求。服务团专家、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绿色农业与食物营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聂莹博士认为,理想状态下,预制菜涉及的一二三产业各环节之间信息畅通,终端消费需求能及时反映给产业链前、中端各环节主体,主体则通过及时调整转换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准确反馈到消费市场,形成产业内相互配合、产业间耦合联动的发展局面。

刘锐博士、聂莹博士相关观点与建议,经《经济日报》记者整理发表。资讯图片与内容来自11月15日《经济日报》网页,由中国经济日报记者刘潇潇、李东阳整理报道。

附件:
预制菜 下一个万亿元级产业.pdf 预览 下载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