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自治区科协关于申报2023年科普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2-12-05

17
2136

  各市、县(区)科协,各全区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和《宁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关于推进全域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科普供给侧改革,提升科普公共服务水平,助推我区公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自治区科协决定开展2023年有关科普项目集中申报工作,现将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示范农技协建设

  项目内容:聚焦乡村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发挥组织优势,开展科技培训、产业指导、技术咨询、科学普及等活动。注册建立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发动协会成员注册为科普中国信息员,广泛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

  申报主体:基层农技协(联合会)。

  申报条件:

  1.组织机构健全、产权明晰、遵纪守法、管理规范。

  2.成立3年以上,并获得县级以上(含县级)各部门农村科普工作奖励。

  3.农技协单位会员农户在100户以上,拥有一项或多项实用技术,在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协会管理方面能起示范带动作用。

  4.农技协“科普中国”APP科普信息员注册人数不少于200人,要附注册名单,没有“僵尸型”科普信息员。

  5.农技协应有“一牌一栏一室”,每年举办科普信息员培训及科普活动不少于2次,技能培训不少于2次。“一牌”:协会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在办公场所或生产经营场所等显著位置树立协会匾牌;“一栏”:在办公场所建设科普宣传栏,且定时更新有关内容;“一室”:建设有技能培训教室和必备的教学器材。

  6.2019年(含2019年)之前获得过“基层行动计划”奖补的农技协,可进行申报;2022年获得宁夏“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示范农技协建设项目支持的单位可申报连续支持项目。

  7.要积极组织参加科普日活动,每年在科普日平台上登记发布开展的活动不少于5场次,活动要有主题、开展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活动的照片和总结。

  项目数量:新建4个,连续支持2个,县(市、区)科协限报1项(除连续申报的单位外)。

  项目额度:新确定项目10万元/项,连续支持项目5万元/项。

  二、科普示范社区建设

  项目内容:建设社区科普馆,配备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强的科普展品,要有效融入新时代文明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为医院院长、学校校长、科技志愿者组织和科技志愿者搭建科普服务平台,针对社区居民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常态化的科普活动,并形成社区科普创新模式。

  申报主体:和谐社区

  申报条件:

  1.申报社区重视科普工作,有较高的积极性,有较好的科普基础,社区居住人口不低于一千人,配备有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

  2.申报社区应注册建立有科技志愿者组织,人数不少于10人,并且能经常性开展主题鲜明、贴近居民需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3.社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科学文化氛围好,近3年内无愚昧迷信活动。

  4.已经获得2019-2022年宁夏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支持的社区不在此次申报范围。

  5.申报社区所在的县区科协应具备较高的协调统筹能力,能每半年组织辖区内社区科普资源换展一次,并能及时总结上报活动信息和工作经验。

  项目数量:8项,县(市、区)科协限报1项。

  项目额度:25万元/项。

  三、全域科普试点项目

  以县域为全域科普工作推进重点,支持县级科协推进全域科普行动,开展全域科普工作示范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项目内容:

  (一)科普信息员组织动员体系建设试点。试点县(区)推动辖区内社区网格员成为科普信息员,建设网格化科普信息员组织动员体系,为整体推进形成响应迅速、联动高效的科普组织动员体系提供示范、借鉴。

  主要任务:

  1.探索建立网格员成为科普信息员工作推进、管理、激励机制,形成响应迅速、联动高效的科普组织动员网络体系;

  2.区域内村(社区)科普组织健全,90%以上的村(社区)网格员注册成为“科普中国”信息员;“科普中国”信息员注册量人口占比达到9%以上;年度信息传播量达到人均200次以上。

  3.能承担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先行先试任务;

  4.引领科普信息员开展“双碳”“智慧助老”、防灾减灾、食品安全、卫生健康等主题性科普活动;

  5.组织开展科普信息员学习培训活动。

  (二)县域融合科普示范建设试点。试点县(区)结合地域经济发展实际,围绕我区“六大提升行动”,探索“科普+”和“+科普”等科普服务新模式,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为实现全领域行动提供示范、借鉴。

  主要任务:

  1.探索建立科普工作与县域有关行业领域融合发展协作机制;

  2.打造领域融合特色科普示范点2-3个;

  3.围绕“双碳”“双减”“智慧助老”等专题,组织开展“科普+”或“+科普”特色活动和服务项目;

  4.组建各领域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平台新增注册科技志愿者达到500人;

  5.联合本县(市、区)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各成员单位、企业、学校及其它相关单位推进实施全域科普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三)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站建设试点。试点县(区)依托本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站,县科协主席兼任站长,为整体推进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站建设提供示范、借鉴。

  主要任务:

  1.探索建立科技志愿服务与新时代文明中心建设的协作融合机制;

  2.承担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先行先试任务;

  3.深入辖区内的社区、农村,调查了解本地群众对科技志愿服务的需求,做好梳理、派单和精准服务;

  4.招募科技志愿者并按专业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年度新增注册科技志愿者达到500人;

  5.围绕全民健康水平提升、文明素养提升、助力乡村振兴等内容,策划、实施科技志愿服务重点活动和服务项目,培育科技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品牌活动、示范点等3-5个;

  6.组织科技志愿者骨干学习培训;

  7.以科技志愿者服务为引领,为实现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工作新局面提供经验借鉴。

  (四)全媒体传播示范试点。试点县(区)加强同辖区内所有媒体的深度合作,将科普融入各类载体和平台,建立完善科普传播媒体矩阵,拓展科普传播渠道,为整体推进全域科普工作实现全媒体传播提供示范、借鉴。

  主要任务:

  1.探索建立与媒体、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办公室成员单位、企事业单位共同推进、拓展科普传播渠道的协作联动机制;

  2.利用广播、电台、电视、报纸等媒体开设科普栏目,运用科普公众号,探索运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拓展科普传播渠道;

  3.在科普中国平台注册科普号,创作本地特色科普资源;

  4.组建相关专业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平台新增注册科技志愿者达到500人;

  5.制作全域科普地图,并宣传推广;

  6.承担科普中国落地应用先行先试任务。

  申报主体:县(市、区)科协

  项目数量:4项试点各支持1~2项,共6项。

  项目额度:20万元/项。

  四、移民地区科普智惠行动

  申报内容:以移民村为重点,以培育乡村人才为突破点,以农民增收致富为关键点,以提升农民和青少年科学素质为落脚点,通过培育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科技精准服务、开展“村两委”科技赋能等活动,打造助力乡村振兴“样板间”。

  申报主体:县(市、区)科协

  申报条件:

  1.申报移民村重视科普工作,有较高的积极性,有较好的科普基础,配备有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

  2.移民村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科学文化氛围好,近3年内无愚昧迷信活动。

  3.申报移民村应注册建立有科技志愿者组织,人数不少于20人,并且能经常性开展主题鲜明、贴近居民需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4.制订有目标明确、区市县(区)协同、措施有力、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坚持科技赋能、深化智志双扶,助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5.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经验和模式。

  项目数量:1项

  项目额度:45万元/项。

  五、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引领项目

  项目内容: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特色与优势,围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精心策划科普活动,不断提升科普教育基地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示范性,服务行业产业发展,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申报主体: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申报条件:

  1.有较高工作积极性,科普基础条件好,机构完善,有切实可行、目标明确的年度科普工作计划,有科普教育基地的专职工作人员。

  2.申报单位有科普品牌或正在创建科普品牌,能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3.申报单位积极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在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上年度新增注册科技志愿者不少于20人;年度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5场次。

  4.申报单位能组织职工在“科普中国”APP上注册为科普信息员,人数不少于20人,并持续传播科普知识资源。

  5.申报单位能积极参加科普日活动,每年在科普日期间开展有特色、有亮点的科普活动不少于5场次。

  6.在科普中国平台注册科普号,每年发布基地特色科普资源不少于10项。

  项目数量:5项

  项目额度:6万元/项。

  六、科技志愿服务示范项目

  (一)科技志愿服务“智惠行动”项目。

  项目内容:支持注册成立科技志愿者组织的学会和社会机构发挥资源、人才优势,参与科技志愿服务,突出专业化、多领域、学科融合特色,打造品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推动我区科技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

  申报主体:注册成立科技志愿者组织的各全区学会和具有独立法人机构的相关单位。

  主要任务:

  1.在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上注册有名称规范、专业清晰科技志愿者组织,人数在30人以上。

  2.以社区、农村为主要活动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围绕全民健康、助力“双减”和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重点,开展科技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申报时须明确拟打造的科技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名称。

  3.活动设计要兼顾覆盖广度和深度,从活动次数、服务人数、帮扶深度、辐射范围等方面综合体现活动效果。活动应形成发挥专业优势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总结分析报告1篇。

  4.全年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5场,每场活动不少于1小时。活动发布、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审核、志愿者签到签退、活动评价、活动信息(字数不少于500字)、相应图片等要求。

  5.每年开展的科技志愿服务总时长(参与活动的科技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的累积)不低于30小时。

  6.每次开展活动需及时报送活动信息,字数不少于500字,附相应图片。

  7.2023年9月底前形成科技志愿服务典型材料一篇,字数不少于1000字。媒体相关报道不少于2次。

  项目数量:共5项。

  项目额度:5万元/项。

  (二)基层“三长”科技志愿服务示范项目。

  项目内容:支持县区科协培育基层“三长”科技志愿服务引领示范品牌,带领专业队伍,吸纳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并参与科技志愿服务,推动全区科技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

  申报主体:县(市、区)科协

  主要任务:

  1.以“三长”牵头在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上注册成立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引领本辖区行业内科技工作者注册成为科技志愿者,并加入队伍。项目执行期内队伍新增注册人数不少于30人。

  2.以社区、农村为主要活动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围绕全民健康、助力“双减”和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重点,开展科技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申报时须明确拟培育的“三长”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和拟开展的科技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名称。

  3.全年科技志愿服务不少于10场,每场活动不少于1小时。每次开展活动要满足“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全流程管理的活动发布、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审核、志愿者签到签退、活动评价等要求。

  4.开展的科技志愿服务总时长(参与活动的科技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的累积)不低于20小时。

  5.每次开展活动需及时报送信息,字数不少于500字,附相应图片。

  6.2023年9月底前形成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材料一份,字数不少于1000字。媒体相关报道不少于2次。

  项目数量:共12项。

  项目额度:3万元/项。

  七、宁夏科普大讲堂

  项目内容:组织专家学者开展针对性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准备充分的科普讲座活动。

  申报主体:自治区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有相关专家团队的独立法人单位。

  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应该具有相关领域的专家资源,讲堂针对群众需求、面向基层,组织专家学者、行业代表或具有丰富基层实践经验的“土专家”、“田秀才”等,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农村等地组织开展精准的科普讲座。  

  2.围绕助力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生态保护、防灾减灾、食品安全、卫生健康、科学生活、实用技术等内容,每个申报单位全年开展宁夏科普大讲堂不少于10场次,每场不少于1小时,每场参与公众人数不少于50人。

  3.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录制小视频(需有讲座地点、讲课专家和听众等场景,不超过1分钟),讲座结束后要及时报送简报,于所有讲座场次结束后统一报送结题材料(视频、照片、活动信息等)。

  项目数量:5-8项,每个申报主体限报1项。

  项目额度:6万元/项。

  八、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项目

  项目内容:围绕乡村人才、产业振兴,着力培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业农村科技类人才,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瞄准乡村振兴中的短板弱项,将资源下沉、服务下延,开展科技培训、产业指导、技术咨询、科学普及等精准性服务。

  (一)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集中服务活动

  申报主体:市级科协 

  申报条件:申报单位有较高的积极性,统筹能力强,能成立专业团队对辖区内在乡村振兴中的痛点、难点问题逐个摸底,并能整理出重点突出、目标清晰、需求精准、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

  项目数量:1项

  项目额度:25万元/项。

  (二)“会县合作”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项目

  申报主体:自治区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

  申报条件:(1)项目申报单位能深入合作县(区)围绕乡村二三产业发展、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咨询、公共服务等开展调查摸底,找准需求,有专业团队。

  (2)项目申报单位应制定实施方案,方案要有专家团队、聚焦的问题、针对的群体、预期目标等要素。

  (3)项目申报单位组织健全、运营良好,无受到民政部门和自治区科协处罚和限制事项。

  (4)项目结束要形成有高度、可借鉴、能推广的经验材料。

  (5)需“结对”县的书面支持意见函。

  项目数量:3-4项,每个学会限报1项。

  项目额度:5.64万元/项。

  九、区级学会科普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项目内容:落实《中国科协关于加强新时代学会科普工作的意见》,强化学会科普职责,彰显科普价值引领,打造特色科普品牌,搭建科普工作平台,发展科普工作队伍,建设科普阵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学会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

  申报主体:自治区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

  申报条件:

  1.学会网站设立有科普专栏,成立科普专家服务团队,形成常态化科普工作机制;

  2.在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注册有名称规范的科技志愿者服务组织,队伍新增志愿者不少于30人;

  3.打造特色科普品牌或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形成典型案例;

  4.发挥学科优势,围绕科学精神、前沿科技、卫生健康、食品安全、低碳环保、应急避险、信息素养等内容策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讲活动不少于5场次,线上线下受众不少于2000人次;

  5.在科普中国平台注册科普号,创作并发布科普资源不少于10个;

  6.积极参加科普日以及行业纪念日等主题性科普活动;

  7.项目结束形成有质量的总结报告。

  项目数量:5项

  项目额度:7万元/项

  十、科普信息化融合发展试点项目

  项目内容:支持社会力量调动科协、媒体等多方资源,推动开展本地科普信息化建设、科普活动推广和优秀科普作品创作等工作。根据科普中国落地应用相关工作需求,原创并汇聚一定数量的科普资源,结合地方特色,打造原创科普内容,举办特色科普活动,提升科普团队科普公共服务能力。

  申报主体:具备条件的媒体单位。

  申报要求:项目申报单位应为区内主流媒体,具有丰富的科学传播领域经验,具有开展专业科普报道和大型科普活动的实践经验和能力。相关负责人和团队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策划水平,具备组织协调、项目指导和管理经验,具备丰富的科普活动组织实施经验以及邀请各领域知名专家的能力。

  主要任务:

  1.原创科普内容。完成原创新媒体报道不少于5篇;完成科普短视频不少于10个,总视频时长不少于30分钟;科普长图片或科普H5作品不少于5条。宁夏科协与项目单位共享版权。

  2.汇聚科普资源。汇聚科普图文不少于100篇;汇聚科普视频不少于20个,总时长不少于100分钟。汇聚资源在科普中国平台、电视端、手机端、电脑端、移动电视、公共场所屏幕等进行广泛推广传播,且不受任何有关地域、期限或文字等限制。

  3.制作科普专栏。在主流媒体渠道设置科普专栏,策划制作不少于3次科普专题并传播推广,专栏页面显示科普中国品牌及项目单位品牌视觉形象。

  4.邀请专家入库。项目引入副高级(含)以上职称专家不少于5名,按要求加入宁夏科协专家库,引导注册科普中国科普号不少于3个。

  5.组织开展科普中国信息员培训工作,参与人数不少于2000人次。

  项目数量:1项

  项目额度:19万元/项

  十一、五项学科竞赛

  项目内容:支持我区相关所属学会承办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并选拔参加全国决赛的代表队,不断吸引我区更多青少年参加五项学科竞赛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申报主体:相关学会

  项目数量:5项

  项目额度:每项2万元,共10万元。

  十二、年度重点科普宣教活动

  (一)2023年全国科普日宁夏活动。

  项目内容:2023年全国科普日宁夏活动,主要包括启动仪式及主场活动、全区范围的科普系列活动、网络线上科普活动三大板块。围绕“全国科普日”主题和工作要求,搭建集中宣传平台,组织策划并实施主题鲜明、具有地方特色、参与性强的主题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营造我要参与、人人爱参与的良好社会科普氛围。

  申报主体:市级科协,自治区科协所属全区学会或具有承担大型活动策划、实施工作经验,且有相关支撑团队和条件的独立法人单位。

  项目数量:1项

  项目额度:25万元/项

  (二)“双碳”科普进社区(村)系列活动。

  项目内容:面向农民、社区居民等各类人群,广泛开展“双碳”知识进农村、进社区等活动,组织开展“双碳”主题科普系列宣传活动。

  申报主体:自治区科协所属全区学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相关单位等

  主要任务:在不少于4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通过科普课堂、科普展览、科普互动等方式,开展“双碳”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理念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活动线上线下累计受众不少于2000人次,覆盖不少于5个县(市、区)。

  项目数量:1项

  项目额度:5万元/项

  (三)“智慧助老”科普系列活动。

  项目内容:收集“智慧助老”相关科普资源,面向社区、农村老年人,广泛开展“老年人手机应用培训”“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等系列主题科普活动。

  申报主体:自治区科协所属全区学会或具备较强沟通能力,有爱心、有耐心、有经验的独立法人单位。

  主要任务:开展“智慧助老”科普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网点、进商圈等活动,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服务人数不少于2000人,覆盖不少于5个县(市、区)。

  项目数量:1项

  项目额度:5万元/项

  十三、社区科普宣传

  项目内容:针对社区居民围绕价值引领、科学精神、前沿科技,开展卫生健康、食品安全、低碳环保、应急避险、信息素养等内容的科普宣传,打造科普阵地。

  申报主体:有丰富的阵地资源,具备科普宣传的设计能力,我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相关单位。

  申报条件:

  1.申报单位运营规范,机构完善,科普宣传阵地资源不少于50个社区。

  2.能紧跟形势所需,及时掌握社区居民所盼,加强同项目单位沟通,整合资源并设计印刷,能每半年更换一次科普内容。

  项目数量:1项

  项目额度:5万元

  十四、科普传播效果分析研究

  项目内容:对科普中国·宁夏全媒体传播云平台科普传播情况进行调研,基于平台相关数据,结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用户画像,对科普传播效果进行分析,提出提升传播效果的策略和方法。

  申报主体:具备专业能力的相关全区学会、高校科研院所。

  主要任务:

  1.运用数据挖掘、问卷调查等工具和手段调查分析宁夏全媒体传播云平台科普传播情况,给出各类科普作品的传播特征及区域特点,分析用户收看行为,形成研究报告不少于1万字;

  2.提出适合区内开展科普全媒体传播的有效措施行动,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对策建议。形成建议报告1份(不少于3000字)并报送研究成果1个。

  项目数量:1项

  项目额度:5万元

  十五、其他事项

  (一)各申报单位要对申报的项目高度重视、认真负责、严格把关,申报书严格按照申报要求填写,做到客观真实、要素齐全、形式规范,不得弄虚作假、重复申报、一题多报,申报书支持附过往成功经验或案例。

  (二)申报书一式二份,请于2022年12月12日前报送至自治区科协科普部,逾期不予受理。纸质材料一经收取,恕不退还。申报书电子版请同时发送至邮箱,邮件主题为“某某单位—某某项目申报书”。申报书请登录宁夏科协网(http://www.nxkx.org/)通知公告栏中下载。

  (三)获得立项资助的项目需填写项目任务书和绩效目标表,严格按照项目书和绩效表组织执行并规范使用项目资金,项目执行截止日期为2023年10月31日。所有获得立项支持的项目,均须接受项目绩效评估,积极做好相关配合工作,项目结束后按要求提交项目总结和成果材料。

  (四)对上年度此项目没按要求完成或完成质量差的承担单位,在当年申报时予以限制。

  联 系 人:自治区科协科普部 

  全域科普试点、科技志愿服务、区级学会科普能力提升、科普信息化融合发展试点、年度重点科普宣教活动、科普传播效果分析研究:周艳梅 0951-5085182

  示范农技协、科普示范社区、移民地区科普智慧行动、科技专家助力乡村振兴、社区科普宣传、五项学科竞赛:李红军  0951-5085180

  科普教育基地、宁夏科普大讲堂  马  艳0951-5085182

  邮寄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广场西路自治区科协办公楼402

  邮    编:750011

  电子邮箱:nxkxkpb@163.com

  附件:宁夏科协2023年度科普项目申报书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2022年12月1日

附件:
宁夏科协2023年度科普项目申报书.doc 下载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