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李永锋:把青春和热血献给国防事业

发布时间: 2021-12-14

29
1157

人物介绍:李永锋,男,1977年生,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带头人,担任两型国家重点高新工程型号项目副总设计师,多次获省部级奖励,拥有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先后获评湘潭市第八届青年科技奖、湘潭市专业技术骨干、湘潭市优秀专家。

听李永锋讲他成长、成才的故事,很容易让人想到一句话——天时地利人和。

作为目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最年轻的科技带头人,李永锋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他在日后学习、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也为今天的成就铺下了基石。

10月14日,我们与李永锋面对面畅聊。他的成长、成才,既有客观因素——拥有一个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举贤任能的社会氛围以及企业“压担子”式的培养方式,也有一些个人特质——如,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既定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善于在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

萌  芽

李永锋是“军工二代”。受父母影响,他从小就对国防军工怀有深厚的感情。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每当李永锋问起父母的具体工作时,他们总是三缄其口。有时问多、问急了,父母就用“你好好读书,长大了有机会到这里工作”搪塞。

父母欲言又止的行为,就像一个“魔力球”,吸引着李永锋去探寻背后的答案。于是,他暗暗许下心愿:“将来我也要当一名军工人,为祖国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李永锋的天赋,在他上小学时就展现了出来。那是小学五年级,他利用老师在劳动技能课上教的手工制作基础,自创了一台手持小电风扇。画图纸、找材料……他忙得不亦乐乎。当李永锋把做好的小电风扇带到学校,立即引起众人围观。同学们围到他的课桌前,争相看一看、摸一摸,无不羡慕他“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这是李永锋第一次尝到发明的乐趣。而它就像一粒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根、发芽,为他日后实现做科学家的梦想埋下伏笔。

成  长

2002年,从华北工学院毕业后,李永锋毫不犹豫地回到父辈奋斗了一辈子的地方,继续一名军工人的时代担当和报国情怀。

参加工作不久,因各方面条件出众,李永锋被企业当作重点培养对象,送到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深造。学成归来后,他跟着师傅从基础技术开始学习,一点一滴积累操作经验。这些看似“无用”的基层经历,却在他日后的研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年仅31岁的李永锋被委以重任——担任国家某重点型号项目副总设计师。该项目是国家“十一五”重大国防科研工程的配套分系统之一,也是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个重大项目,研发难度很大,涉及多个学科,其中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在国内尚属空白。

在旁人看来,把这副担子压在年纪轻轻的李永锋身上似乎有些重了,但他没有丝毫退缩。接到任务后,李永锋迅速投入项目前期准备中。“四处搜集资料,虚心向前辈请教,连走路、吃饭都想着项目的结构和参数设计。”李永锋回忆说。

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加上后天刻苦钻研,李永锋仅用一年时间就将相关技术融合成熟。尤为可贵的是,他结合我国海军现状及实际需求,在国内首次制定和完善其中关键技术的湖、海上测试系统及方法。随后几年,李永锋和团队又陆续攻克多项“卡脖子”难题。2012年,该武器系统成功完成设计定型并正式生产装备部队。

“它打破了海军某行业30年来无新产品的历史。”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订购管理部部长李笑说。

奋  斗

采访当天,正赶上李永锋试验回来。

和一般的试验不同,李永锋开展的“试验”多在海上或野外进行。这是他工作中的“必修课”,有时要持续数月。

“选择了军工人这份职业,就意味着奉献和付出。”李永锋说,生在军工之家,长在军工大院,自己对军工人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

“手机铃响了,人就像出膛的子弹。不管是沙漠戈壁还是深海湖泊,我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哪里有需要,就战斗在哪里。”他介绍,有时试验遇到频繁的大气活动,站都站不稳,只能靠意志力与风浪搏击,和生理极限叫板。

这些他和团队拿命拼来的数据,帮助企业攻下一道道技术难题,也为祖国国防事业建设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凭借一系列杰出的科研成果和卓越贡献,李永锋先后荣获“湘潭市第八届青年科技奖”“湘潭市专业技术骨干”“湘潭市优秀专家”称号,并被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破格聘为正高级工程师。

“创新不是让‘0’一下变成‘100’,而是从‘0’积累到‘100’。”李永锋感慨,虽然科研的过程充满艰辛和挑战,但每一次科研成功的意义和价值,都会令他对经历过的苦难甘之如饴。“也许这就是科研的魅力。”

记者手记——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李永锋庆幸自己能够生活在这个时代,并且能够有机会为祖国国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研人员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对此,李永锋铭记于心。多年来,他带着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投身多项军工科研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军工人的责任担当。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诚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李永锋在科技实践的征途上,只有比别人吃更多的苦、流更多的汗,才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