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科创中国·院士开讲》第三期:揭秘地质学与登月的紧密关系

发布时间: 2021-11-24

29
1303

《科创中国·院士开讲》是“科创中国”与抖音联合打造的大型视频知识类栏目,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作为主讲嘉宾,栏目在抖音平台首发,“科创中国”微信公众号同步播出。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刘嘉麒作为主讲嘉宾,为我们分享地质工作中的一些经历与感悟。

刘嘉麒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火山与第四纪地质学家,造访和考察过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地质考察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他还率先查明我国火山的时空分布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在火山地质和第四纪地质领域做出了大量系统性和原创性的工作。

1.jpg

创新是科学的本质

在刘嘉麒院士看来,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循规蹈矩,要勇于创新,创新是科学的本质。一个真正搞科研的人都是想方设法地做新东西,做比别人强的东西,这是科学本身的规律和要求。

创新有风险,但有风险也有精彩,跟踪虽然保险,但是很平庸,“一次精彩要比数次平庸要好”,刘嘉麒院士说,在创新的过程当中,要潜心敬业,持之以恒。做科学跟做其他工作不一样,人们说,文学是闲出来的,科学是忙出来的,这有一定的道理。靠8个小时上班搞科学是不行的,从事科学的人必须潜心敬业,孜孜以求,应该把工作当责任,把专业作为事业,对研究对象到了痴迷的程度才能做出非凡的成绩。所以科学家必须得有这种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尤其像我们搞地球科学的,要以天地为己任,山川作课堂,揭宇宙之奥秘,探地球之宝藏。必须进行广泛的地质考察和科学探险,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敢于实践。”刘嘉麒院士说。

2.jpg

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

科学家的精神有很多特点:求真务实、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在刘嘉麒院士看来,更重要的是爱国,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而只有具备科学精神才能承担科学工作。

刘嘉麒院士讲到,“我去过五六十个国家,他们有他们好的地方,但也有好多地方不如我们,而且对比一下,七八十年代去过的国家,现在再去的话,他们除了房子旧了、道路破了,没有多大变化,但是我们国家这些年变化太大,日新月异,我们应该为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而自豪,也要为这个国家做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贡献。”

地质学是“冷门”专业?

在很多人眼中,地质研究是一个“冷门”专业,不过在刘嘉麒院士看来,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是相对且动态变化的,某些时候是热门的专业,可能过一段时间就变成冷门了,冷门专业也可能变热,不管选择什么专业,关键是要明白学完以后有什么用、怎么用。

3.jpg

刘嘉麒院士谈到,地学是非常重要的、既理论又应用的科学,比如登月、登火星,就少不了搞地质的人,从月球拿来的样品需要分析,火星车应该落在哪儿、到哪儿去取样、怎么取,都需要地质学家来指导。

“总的来说,地球科学是养活人类的科学,没有这种科学、没有这项工作,人类甚至是难以生存的,因为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资源、能源、环境等都跟地球科学密切相关,都需要去研究、去探索,然后去推进社会发展”,刘嘉麒院士表示,“知道了这门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就觉得我们能做这件事还是自豪的,所以也应该努力把这件事做好。”

要多跟大自然打交道

刘嘉麒院士介绍,我们国家地质资源丰富,地质现象也特别多,所以能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非常宝贵的资源。搞地质、搞自然科学一定要多跟大自然打交道,好多资料和样品是从现场得到的,而且有些现场资料是拿不到实验室的,只能亲自去看,有了第一手的资料、样品,才能够做出来一些原创的工作。

4.jpg

要把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除了专业知识的分享,刘嘉麒院士还谈了一些人生感悟,他表示,人生会遇到很多抉择,应该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面对抉择时,要理性、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周围环境,不要为一时的安逸、富有、权势所诱惑,也不要为自己缺乏社会资源而气馁,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尽可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怕没机会,就怕没准备,机会往往稍纵即逝,准备却要常备不懈。有了充分准备,终会赢得机遇。

5.jpg

刘嘉麒院士寄语

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青年时代是人生最宝贵、最应有作为的年华;青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要肩负起国家兴旺的责任;青年人要有理想、有担当,早日成为国家之栋梁!

来源:科创中国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