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山西吕梁农业发展报告(2020)

发布时间: 2021-03-23

26
3486

山西吕梁农业发展报告(2020)

  

中国作物学会

科创中国-沁农作物科技服务团

2020年11月

目  次

摘   要

第一篇 总报告

一、吕梁农业发展基本态势

二、吕梁农业发展的优势与成效

三、吕梁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二篇 特色农业+多功能农业发展篇

一、多功能农业的视角下,吕梁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

二、在多功能农业视角下,吕梁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三、在多功能农业的视角下,吕梁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发展药茶产业,拓展多功能农业的表现形式

2、以多功能农业的发展角度,加强对农业产业链的新认识

3、突出农业文化,以多样化为中心保护民间艺术的传统特色

第三篇 有机旱作农业+功能农业创新发展篇

一、走有机旱作农业之路,发展有吕梁特色的功能农业(农产品)

二、走有机旱作农业之路,发展功能农业(农产品)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2、立足“功能+绿色”同步走,实现营养、安全、健康的加性效应

3、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推动标准化生产建设,树立功能农产品的高端品牌

第四篇 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探索发展篇

一、吕梁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三、吕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对策及建议

1、强化政策推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投融资力度

2、强化生态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研究,着力提升循环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3、完善生态循环农业专业化组织服务体系建设,确保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发展

摘   要

吕梁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的总体态势是,传统的优势有所弱化,新的优势正在形成。《吕梁农业发展报告(2020)》是由王创云主持编撰的关于吕梁农业发展的最新年度报告,分析了当前吕梁农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亮点,全面呈现吕梁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报告分为总报告、特色农业+多功能农业发展篇、有机旱作农业+功能农业创新发展篇、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探索发展篇、等四部分。报告全面解读吕梁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吕梁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面临的新挑战,探索新时期吕梁农业发展的路径,为吕梁农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山西吕梁 农业 发展 研究报告 2020


第一篇 总报告

作者:中国作物学会 王创云 李亚莉

摘要:吕梁位于山西省中西部的地级市,占山西全省面积的13.5%,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1.8%,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具有全面深入发展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三产产业的禀赋和优势,主要有玉米、小麦、谷子等优特农产品,特别是白酒、红枣、核桃、小杂粮生产基地全国著名,汾酒、竹叶青两大白酒品牌驰名中外。但是,吕梁山区立地条件差导致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缓慢、农业产业链条不健全等多方面发展不足制约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吕梁农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应该努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优势,补足短板,以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开创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山西吕梁; 种植基地; 农业产业链; 标准化; 品牌化; 农业产业化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农业总产值位居全省第五,吕梁属晋西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地处晋陕大峡谷,因吕梁山脉吕梁山脉吕梁山脉纵贯全境而得名,是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

一、吕梁农业发展基本态势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主要农林产品有玉米、小麦、谷子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特别是白酒、红枣、核桃、小杂粮生产基地全国著名,素有“杂粮王国”、“核桃之乡”、“红枣之都”、“沙棘之府”的美誉,“汾州小米”和“兴县小米”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产品称号,“汾州核桃”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汾酒、竹叶青两大白酒品牌驰名中外,是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

二、吕梁农业发展的优势与成效

全市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结合“一县一业”,不断调优农业生产力布局,形成了红枣、核桃、畜牧养殖、小杂粮、马铃薯、中药材、沙棘、食用菌等八大农产品主产区,辐射带动了全市农业发展,有力拉动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总量提升。汾阳核桃、临县红枣等“一县一业”特色产业优势凸显。休闲农业蓬勃发展,依托盛产汾酒、竹叶青酒的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开展集工业旅游、酒文化旅游、休闲观光旅游一体的旅游景区。

三、吕梁农业发展未来的趋势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

从发展环境看,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有望延续,吕梁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空间进一步拓展。在乡村发展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由増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是必然要求。

从政策机遇看,不仅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写入党章,而且省委省政府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

从市情农情看,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创新发展思路,调优产业结构,以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标准化生产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抓住国家重点推动振兴乡村产业的“三农”工作关键和重点的机遇,成功推动吕梁转型发展,实现强农、富农的战略目标,现阶段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优势,补足短板,以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开创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第二篇 特色农业+多功能农业发展篇

作者:中国作物学会 王创云 李亚莉

摘要:多功能农业的产业链,将以农业生产导向的发展模式转化为以市场导向(或消费)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引导转化农民的生产重心。通过整合农业技术、信息及文化资源等特色,使农业由传统的第一产业转型为与第二、第三产业相互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成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本篇章以特色作物种植、加工、设施农业、生态和休闲农业为例,探讨在多功能农业的视角下,吕梁特色农业的发展路径,为未来吕梁农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多功能农业; 产业链; 特色农业; 产业融合; 新型产业

 

农业功能由提供粮食和纤维制品的功能不断的提升、拓展、兼顾农业传承传统文化、保持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提供农民就业途径、休闲旅游以及保护动物等其他非经济品产出的功能,真正做到生态、人文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协调发展。

、多功能农业的视角下,吕梁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

吕梁是一个资源大市,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市。近年来,吕梁按照“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要求,坚持“传统产业上档次、特色产业上规模、产业化经营上水平”的农业总体发展战略,全面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市场体系建设,形成了核桃、马铃薯、食用菌、中药材、药茶、小杂粮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体系;逐步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科技化、标准化、市场化的格局正在形成,由过去单纯的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传统的经营方式向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各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推动特色农业向着多种农业功能的方向发展。

二、在多功能农业视角下,吕梁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吕梁现有的特色作物种植基地,基本停留在作物种植和农产品加工等传统农业领域中,酿酒玫瑰、食用百合等除了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之外,还具有观赏价值,但是相关的休闲、观光价值尚未被开发,更没有和上下游相关农产品衔接,汾阳贾家庄、碛口古渡田园综合体、杏花村田园综合体等休闲旅游品牌和农业结合不紧密,产业链断裂导致农旅项目的发展基本停滞,在政策上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推动机制,大部分特色农业项目的产业链面临着“双柠檬市场”、低水平均衡、主体力量不对等、市场和政府双失灵等困境,要想实现“一县带一业、一乡一园区、一村一基地”的目标,培育一百个高标准“一村一品”示范村,在开发特色农产品的生态、文化功能,健全农业产业链,高效协调各环节并完善其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还有诸多困难。

三、在多功能农业的视角下,吕梁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发展药茶产业,拓展多功能农业的表现形式

在多功能农业框架下发展吕梁农业产业链的目的就是同时得到农业多种功能的共同实现。2020年1月我省规划纲要中提出:今年,我省将重中之重培育壮大药茶这一产业新动能,将药茶打造成为中国第七大茶系,成为山西农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我省地理环境独特,中药材资源丰富,药茶应用历史悠久,在全省发展药茶产业具有资源优势,不仅为延伸中药材全产业链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而且为推进药食同源功能产品开发,加速农业产业由生产型向市场型转变,特别是一些观赏价值高的茶菊、玫瑰、百合等,还可以同时结合休闲农业,进一步挖掘社会、生态等效益,整合到观光、休闲农业的产业链中,提升新型“农产品”的价值,延伸“药茶”类作物的农业产业链,发展特色“药茶”产业,将农业产业整合到文化、旅游产业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推动我省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以多功能农业的发展角度,加强对农业产业链的新认识

目前吕梁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大部分精力仍旧集中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拓展,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当强化对多功能农业各环节产品共同开发的意识,加强对农业产业链第三产业网络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多种功能的共同实现,将种植、加工、流通等传统领域和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结合,在引导乡村新型产业的发展和延伸农业产业链的同时激活农村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农业产业链条发展成为“以城带乡”的重要纽带和通道。

3、突出农业文化,以多样化为中心保护民间艺术的传统特色

农业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黄河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吕梁的民间艺术和文化产业结合比较紧密,一些富有山西民间特色的歌舞类型的节目喜闻乐见,艺术形式的表达内容多来源于农村生活,但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和农业产业的结合比较松散,如剪纸、皮影、高粱秆工艺等几乎都和农业、农村息息相关,但是农业产业在其中的参与程度很小。因此,借助农业的多功能性,将农业产业融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中,进一步拓展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在文旅产业中的价值。

第三篇 有机旱作农业+功能农业创新发展篇

作者:张丽君 秦丽霞 王创云

摘要:天然野生沙棘、红枣分布区、核桃主产区,这些药食同源植物集营养和保健功能于一体,可以开发一系列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本报告由吕梁走有机旱作农业之路,发展功能农业(农产品)的必要性、优势和成效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和对策等方面探讨有机旱作对提升功能农产品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有机旱作技术; 有机农业;特色作物; 功能(农业)农产品

 

有机旱作农业是以生产有机食品为主的农业耕种模式,它不依赖于人工灌溉,而通过天然降水以及增施有机肥料的方式,实现提产、增效的目的。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农产品、食品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解决温饱、确保安全的阶段,而是有了更高要求,希望其集功能化、营养化、健康化于一体。挖掘功能农产品,吕梁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展势头在全省位居前列。

一、走有机旱作农业之路,吕梁特色功能农业(农产品)的发展现状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省时做出的重要指示,“山西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为山西省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自此掀开了山西省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历史新篇章。

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决定了吕梁市生产的小杂粮质佳味香,先后培育了汾州香小米、山花烂漫杂粮等一批地方特色品牌,用吕梁杂粮酿造而成的汾酒、竹叶青两大白酒品牌驰名中外,清泉、老传统等醋销往各省市;吕梁作为核桃之乡红枣之都沙棘之府,“吕梁山猪”等,并开发出多种精加工产品。

二、走有机旱作农业之路,发展功能农业(农产品)的对策及建议

通常情况下,有机旱作农业的耕种模式以深耕深翻,蓄水保墒、增施有机肥、修建梯田、秸秆还田等方式改善土壤活性,保持墒情,合理间作,提高产量,地膜覆盖,增产增收,基本不用或者尽量少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作物生长调节剂。

1、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成立有机旱作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各县区建立健全领导机构,以农业农村局为主体,吸收财政、国土、水务、科技、农机等多部门参与,保持政策的科学性和延续性,彻底改革科技经济两张皮的旧体制,通过真正的科企融合、研用融合,建立用市场需求侧倒逼创新供给侧的体制机制。

2、立足“功能+绿色”同步走,实现营养、安全、健康的加性效应

不论功能农业(农产品)还是绿色农业,均应放置在有机旱作的大框架下考量,使其作为有机旱作农业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支撑。目前发展功能农业不是在绿色农业基础上的顺序发展,而是温饱农业基础上的跨跃式发展,绿色的基础还很薄弱,二者要同步走,不能片面追求功能而忽视绿色,走有机旱作的路子,保绿色、促功能,同时通过“绿色+功能”即“安全+健康”的高效益来反哺有机旱作,最终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绿色和功能,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3、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推动标准化生产建设,树立功能农产品的高端品牌

坚持以“绿色”为基础,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地膜回收、畜粪归田以及可降解膜的试验示范,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减少面源污染,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借鉴省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针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质量检测、市场监管等各环节制定严格的标准规范,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易于推广的有机旱作生产地方标准。

第四篇 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探索发展篇

作者:史向远 贾亚敏 王创云

摘要:本文通过系统阐述吕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存在问题,并对未来适宜吕梁市发展的五大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为了保证全市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四条发展意见:即强化政策推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投融资力度;强化生态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研究,着力提升循环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完善生态循环农业专业化组织服务体系建设,确保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 循环农业; 产业化

 

一、吕梁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为了实现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全部脱贫摘帽的目标,吕梁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转型发展,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全市循环农业发展。涌现出吕梁东谷仓特色农产品科创园、岚县顺会乡祥泰草畜开发有限公司种养加循环示范园区等一批发展较好的循环农业园区。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秸秆还田、有机肥(未腐熟的菌渣)、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农副产品附加低、加工副产物再利用率低等。

二、吕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对策及建议

1、强化政策推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投融资力度

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观为指导,转变发展理念,把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研究制定适宜吕梁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采取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取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态循环农业,培养典型,建立集“种、养、加、服为一体,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创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品牌,为发展农村循环农业经济,引好路,踩好点,助推农村经济上档次,上台阶。

2、强化生态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研究,着力提升循环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生态循环循环农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推广,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建立起促进循环农业高新技术、增效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考核体系,让科技人才及其先进科技成果扎根于广大农村,使农民真正掌握农业科技,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3、完善生态循环农业专业化组织服务体系建设,确保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发展

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的现状导致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业发展。为强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须在保持龙头企业数量的前提下,重点提高壮大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完善“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一体化组织形式,加强产业链中各主体的协作与联合,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和带动能力。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