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高技术纤维与现代纺织科技服务团:资源融通 重心下沉 服务行业

发布时间: 2021-02-25

26
3478

    为持续深入推进“科创中国”建设,及时发现、凝炼、推广各地方、各学会及各有关单位开展“科创中国”建设的典型经验,中国科协经济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征集遴选了32个具有示范价值的典型案例,包括试点建设、组织创新、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等三个方面内容。“科协改革进行时”将为您陆续推出这些典型案例,敬请关注。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按照“科创中国”建设部署,率先成立的由五位院士领衔,跨行业多领域专家共同参与的“高技术纤维与现代纺织”科技服务团,成为服务“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的主要参与学会之一,截至目前已有百余位知名专家加入了科技服务团。

  借助公共服务平台,将科技成果转化直接面向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从面向特定技术的“定制型”技术服务转变为面向产业发展的“公共型”技术服务。技术创新不是一个研发活动,而是一个经济活动,研发只是创新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国际创新理论和经验表明,研发靠近市场、靠近产业才能获得成功。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通过在产业集群建立的多个公共服务平台,了解集群需求,了解企业需求,针对产业发展提供系列化的“公共型”服务。

  比如在广东西樵产业集群,依托西樵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联合苏州中纺学面料产业研究院帮助当地企业解决牛仔印染过程中的臭气废水共性问题,联合江南大学共建博士工作站,同时联合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共同开发环保类新产品,与政府联合共同主办全国纺织科技成果转化与合作大会,引导整个产业集群向着高质量发展。

  对产业共性技术的开发过程组织产学研合作,不能“拉郎配”,应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利益的扭合、市场的融合。这种深层次的精密契合是合作开发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合作过程中坚持产学研各主体定位清晰,坚持企业主导研发过程,才能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才能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过去纺织行业技术创新,缺乏整体性,主要的原因是创新主体主要由高校或者科研单位来推动,大都是某一个环节的技术创新,是点式创新,环节的技术创新。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福建泉州和江苏苏州建立的两个产业研究院也是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协同创新平台,发挥市场对自主创新活动的牵引作用,由市场来检验科研院所应用导向的研究。目前,产业研究院与企业合作的舒弹丝、环保牛仔、亲肤面料等几十个项目都直接对接企业市场,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效果初显。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自2008年开始与行业内优秀的研发型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目前已拓展了纺织产业链上的企业100多家,这些研发中心成为我会系统服务中小企业的示范工程,推动企业创新的点式突破。与此同时,也逐渐推进服务团从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外生型”服务转变为深度参与企业创新的“内生型”服务转变。通过提供包括产品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评估、学术交流、质量检测、标准制定、专业培训等一系列的套餐服务,使100多个中小型成长企业散布在行业的各个领域,成为某一领域的隐形冠军。

  服务团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图像识别技术在纺织检测中的运用,印花技术的墨水改进技术,无水少水染色技术、植物染色技术等都是服务团挖掘科学家资源来推动创新型企业点式突破的案例。

  科技与经济融合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如何用好人才、培养好人才是重中之重。利益获得需要把科技工作者的个人利益获得与科技社团的发展在一起,以企业的需求为抓手、以技术转化为手段、以促进学术界行业内的科技人员互融互通为目的,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互惠互利,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帮助科技工作者用知识获得利益。

  服务团通过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百名博士进企业等工程形成工作机制,让青年人才走向企业,与企业结对发展,为行业贡献知识力量,同时也为青年人才确立符合产业发展的研究课题和获得经费支持。通过设立纺织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使一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获得荣誉称号,打通利益和名誉之间的隔膜,形成相互促进和相互融通的螺旋上升的良好氛围,使科技工作者对科技社团有更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一是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取得新进展。服务团大力支持位于“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泉州的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建设。该研究院人才队伍持续充实,多人入选泉州市“港湾计划”,被授予“泉州市人才之家”;运营了“技术对接及服饰文化展示平台”“面辅料展示平台”“产品研发实验室”、“科普及人才技术交流平台”,建成了“可控式环境气候仓”;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已与十余家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创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已带动相关企业营业额增长近3亿元,2020年获评“泉州市新型研发机构”。

  二是根据科技服务团专家的建议向中国科协提交了《抗疫时期关于释放医用防护服产能的建议》《将防护用品检测设备列入防疫重点物资的建议》两份专报;另外,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技服务团相关专家及各大纺织专业院校和纺织服装企业的支持下,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主编的《纺织面料实物大全》在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三是结合“科创中国”试点城市需求,分别与上海题桥纺织染纱有限公司签约成立“筒子纱染色技术研发中心”;与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签约成立“特种防护用品检测仪器研发中心”;与泰安鲁怡针织印染有限公司签约成立“童装针织面料技术研发中心”;与菲诺染料化工(无锡)有限公司签约成立“新型特种液态色浆技术研发中心”;与平湖市科协签约授牌成立“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技专家服务团”嘉兴平湖服务站。

  四是形成纺织行业技术成果转化活动的系列品牌,在江苏无锡市成功召开了“第十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在浙江嘉兴召开了“中国科技峰会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高端论坛——长三角现代纺织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召开了“科创中国”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技服务团服务站工作交流会,重点纺织产业集群地代表出席;在广东西樵召开2020全国纺织科技成果转化与合作大会”,设置全国纺织先进科技成果展示,重点推荐全国范围内成熟的、适合及时转化与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科技成果。

  “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走向经济主战场的一个号角,是推动科技成果走向经济转化的一个国家战略计划,也是中国科协联系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融入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行动,将推进一批尖端技术和量大面广产业转型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技术纤维与现代纺织”科技服务团的主要经验包括:

  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产业研究院和科技服务团服务站作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初期得到政府支持成为研究院和服务站培育与存活的必要条件。在嘉兴、泉州、宁波、苏州等地,纺织产业均属于地方千亿产业集群之一,是地方政府的传统支柱产业,当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当地纺织产业发展。石狮和苏州产业研究院均有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和用地,宁波产业研究院得到地方政府政策支持。这些给产业研究院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

  作为公共服务机构,主要发挥平台作用,将由一对一的项目技术服务,逐步向多主体参与的平台服务延伸,吸引更多的供给侧、需求侧、服务侧的优质资源加入运营主体中,发现供给与需求的内在联系,形成各个服务平台之间互联、互动、互补的运行机制、模式和“程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精准对接需求、高效解决问题。

  在科技社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中,理顺合作关系,构建利益共同体,可为长效合作提供保障,促成政府、高校、企业、科技社团等方面的优势共享,科技社团应重视与当地政府合作,将学会、产业研究院的优质学术、人才资源下沉到地方,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决策咨询与建议,从而为科技社团与政府、高校、企业的深层次合作探明方向、打好基础。

       来源:泗县信息港

       http://www.sixianren.net/html/soft/265876.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
收起